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例 3.4.1 已知:VCC = VEE = 24 V,RL = 8 , 忽略 UCE(sat) 求 Pom 以及此时的 PDC、PC1,并选管。
[解] V 2CC 242 Pom 36 ( W) 2 RL 2 8 PDC= 2V2CC / RL
V1
+ ui

PCM > 0.2 Pom dPC1U VCC > Uom (BR)CEO 2VCC 0 dU om RL / R L I > V 2R
CM
+ ui

RL V2
+ uo

则: o m U
CC L 2VCC 时管耗最大,即:

PC1m
V CC VEE 2 RL
2
Pom
2 1 V 2CC PC1 m 2 Po m 0.2 Pom 2 RL

R V3 V4 V5
+VCC V1 RL
t
+ uo
V2 VEE
当 ui = 0 时,V1、V2 微导通。
当 ui < 0 ( 至 ),V1 微导通 充分导通 微导通; V2 微导通 截止 微导通。
当 ui > 0 ( 至 ),V2 微导通 充分导通 微导通; V1 微导通 截止 微导通。
+VCC + uo

RL V2
VEE = 2 242 // ( 8) = 45.9 (W) 1 PC1 ( PDC Po ) = 0.5 (45.9 36) = 4.9 (W) 2 PC1m 0.2 36 7.2 ( W) P = 10 15 W
CM
U(BR)CEO > 48 V
C1 RB
+
交流负载线中点
iC Q uCE VCC Ucem
RL
+VCC
iC Icm IC t O
uce = uo
O
S PDC iC VCC I CVCC 4 S max Pomax / PDC 25%
Pomax Ic Uce
1 I cmU cem 2
rbe= rbe1+ (1 + 1) rbe2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V1 V2
V1
V2
NPN + NPN
V2 V1
NPN
PNP + PNP
V1 V2
PNP
NPN + PNP NPN PNP + NPN PNP 构成复合管的规则: 1) B1 为 B,C1 或 E1 接 B2 , C2、E2 为 C 或 E; 2) 应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3) 复合管类型与第一只管子相同。
RB +VCC
V1 V4
RB1 + V5 RE E + C V2 RL + CE – VEE
电容 C 的作用:
1)充当 VCC / 2 电源
+ ui RB2
+ 2)耦合交流信号 uo 当 ui = 0 时, U E VCC / 2
U C VCC / 2
当 ui > 0 时: V2 导通,C 放电, V2 的等效电源电压 0.5VCC。 当 ui < 0 时: V1导通,C 充电, V1 的等效电源电压 + 0.5VCC。
RL
V2 VEE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4. 管耗
1 1 2UomVCC U 2om PC1每只管子最大管耗为 ( om PC2 ( PDC Po ) 0.2P ) 2 2 RL 2 RL U om VCC U om +VCC 5. 选管原则 ( V1 ) RL 4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类型与效率
三、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iC ICQ
O
Icm
iC
iC Icm 2
ICQ
O
2 t 甲类( 2 ) iC
t
乙类( ) iC Q Q
2 t 甲乙类( < < 2 )
O
ICQ
Icm
O
t O
Q
uCE
甲类工作状态失真小,静态电流大,管耗大,效率低。 乙类工作状态失真大,静态电流为零 ,管耗小,效率高。 甲乙类工作状态失真大, 静态电流小 ,管耗小,效率较高。
RB1 —引入负反馈,提高稳定性。
IC8
UB3

UE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镜像恒流源, 差分放大电 路的有源负载
NPN
克服 交越 失真
因 PNP 管 PNP 小,采用三只 管子复合而成
差分对管,构成前置放大级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OTL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三、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 OTL电路(Output Transformerless )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练习:
V1 V2

接有泻放电阻的复合管:
V1
ICEO1
R 泻放 电阻 V2
2 ICEO1 减小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2. 复合管互补对称电路举例 +VCC R1 IC8 V3 UB3 V1 RP R3 V5 RE1 V6 R4 + E + RB1 V7 RL uo V4 + + U V8 V2 B8 + ui RB2 R2 R5 RE2

V4
V2
RL
+ uo

V5
VEE
VEE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二、复合管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复合管(达林顿管) 目的:实现管子参数的配对
(1 + 2 + 12) ib1 1 ib1 ib1 V1
ic ib ie
2(1+1) ib1
V2
(1 + 1) ib1
1 2
(1 + 1) (1 + 2) ib1 = (1 + 1 + 2+ 12) ib1
+ ui

V2
iC1
RL
+ uo

交越失真
VEE
问题: 当输入电压小于死区电压时, 三极管截止,引起 交越失真。 输入信号幅度越小失真越明显。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二、功率和效率 1. 输出功率 1 Po Uo I c Uom 最大输出功率
V1 + ui

+VCC + uo

I cm RL 2 0 2 2 (VCC UCE(sat) ) 1 (VCC ) 3. 效率 最大输出功率 + om V = 2I V = 2V U R/R PDC = IC1VCC P IC2 EE 2C1 CC RL CC omL L 2 2% maxo 78.5 om P =2Vom / R U P U 2CC L 最大输出功率时: DC η 4 PDC 4 VCC I cm RL 4 VCC 实际约为 60% 1 2 Po 2 U om / RL , PDC = 2VCCIcm / I C1 iC1 IR sin = 2V 2t ) / 最大输出功率时:LPDCCCd(RLCC Icmm Uomm / cm V t /
ICM > 24 / 8 = 3 (A)
可选: U(BR)CEO = 60 100 V ICM = 5 A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交越失真
3.4.2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一、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克服交越失真思路:
iC ICQ1
0 ICQ2
电路:
给 V1、V2 提 供静态电压 + ui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克服交越失真的电路
V3 V4 V1 V2
B1
V1 V2
Rt
B2
R1 R2
V1
V3
V2
T Rt UB1B2 U CE3
+VCC R3
实际 电路
U BE3 ( R1 R2 ) R2
+VCC
R
V3
V4
V1
RL + uo

V3 R*1 R2 R4 V1
V2 + ui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3.4.1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 (OCL — Output Capacitorless)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VCC
V1 iC1
ui = 0 V1 、 V2 截止 ui > 0 V1 导通 V2 截止 io = iE1 = iC1, uO = iC1RL ui < 0 V2 导通 V1 截止 io = iE2 = iC2, uO = iC2RL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3.4 互补对称 功率放大电路
引 言 3.4.1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4.2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3章
放大电路基础

一、功率放大的 特殊要求

Pomax 大,三极管尽限工作 = Pomax / PDC 要高 失真要小 设“Q”设置在
二、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效率问题
V1、V3 — NPN
V2、V4 — PNP R3 、R5 — 穿透电流泄放电阻 取值 0.1 0.5 V5 V7、RP — 克服交越失真 R4 — 使 V3、V4 输入电阻平衡 V8 — 构成前置电压放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