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普通运动场建设项目1.1.2 建设单位:1.1.3 项目性质:新建1.1.4 建设地点:1.1.5 用地规模:13000平方米1.1.6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1.1.9 项目资金来源项目资金来源:中央专项资金。
1.2 项目单位情况1.2.1基本概况1、教育机构名称:峨眉山市第七中学2、地址:峨眉山市3、所有制形式:全民1.2.2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峨眉山市第七中学位于峨眉山市东大门,乐峨旅游通道旁,学校始建于2009年3月,于2009年8月10竣工交付使用。
属于“5 .12”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工程,学校的前身为峨眉山市符溪镇小学和符溪职业中学,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23.4亩,建筑面积9235平方米。
学校共有46个教学班(其中平城完小5个班),学生2223人,其中中学部1054人,小学部1169人,现有教职工149人。
大学本科学历58人,大学专科学历89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有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33人,中学一级教师19人,小学一级教师47人,其中有1人(伍政)被评为乐山市级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优秀校长。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12人,配备齐备,最大年龄54岁,最年青的32岁,平均年龄39岁,年龄结构合理,其中6人为本科学历,1人双专,其余为大专学历,具有知识化、年轻化、经验丰富的特点,是一支合格的干部队伍。
书记1人,校长1人,副校长3人,都有《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并按规定参加了校长提高培训。
学校现有电脑30台,电视机4台,建有校园自动广播系统,理化生实验室和音乐室各一间,微机室4间,图书室、阅览室各一间,学校被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乐山市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先进集体”,获“乐山市教科文卫系统创争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被乐山教育局命名为“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先后建成峨眉山市文明学校、峨眉山市先进卫生单位、校风示范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德育先进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级学校;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校园礼仪文化教育研究》立项并着手开展工作;今年九月学校又立《微型课题的开发展与实践研究》为乐山市级科研课题。
学校每年都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获奖;学校近三年二次获峨眉山市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一次二等奖,学校舞蹈队参加全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获中学部、小学部一等奖各两次,二等奖各一次。
学校每年还积极参与峨眉山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在峨眉山市第38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中学部勇夺甲组第二名。
1.3 编制依据◎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峨眉山市总体规划(2008—2015)》;◎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峨眉山市城市发展规划》;◎《运动场地、球场设计规范(JGJ31—200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有关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及法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峨眉山市第七中学提供的校园规划平面图等基础资料。
1.4 主要结论1.4.1 项目建设的必要和可行性体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人们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中小学而言,体育设施和教学楼一样,成为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必要的教学基础设施,是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社会及各级教育部门一直非常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因此,峨眉七中1万3千平方米的操场建设工程是全校2372名师生的殷切希望。
学校前身为峨眉山市符溪镇小学和符溪职业中学,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23.4亩,建筑面积9235平方米。
学校前期规划已预留了项目建设场址,在用地上保证了项目的可行。
峨眉七中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工程,其项目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因此确保了项目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1.4.2 项目建设要求项目位于峨眉七中校内,规划用地面积13000平方米。
规划用途为:400米跑道5根,足球场一个,排球场6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5个,室外乒乓球台12张。
满足全校师生锻炼和举办校内运动会的需求。
第2章建设地点及条件2.1 建设地点概述2.1.1 建设地点峨眉山市第七中学位于峨眉山市符溪镇明星村,地处峨眉山市东大门,乐峨旅游通道旁,它始建于2009年3月,于2009年8月10竣工交付使用。
它是“5 .12”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工程,它的前身为峨眉山市符溪镇小学和符溪职业中学,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
2.1.2 地形地貌项目场地原属农耕区,微地貌位于峨眉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397.7--398.1米,相对高差仅0.4米。
场地地貌单元属九里---峨眉---思蒙中生界红层组成的斜槽谷,在中生界沉积了厚层的第四系全新统及更新统松散堆积层,其厚度大,厚度在80米左右,地貌成因属冰水堆积类型。
2.1.3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场区及附近无明显流水性冲沟存在,地表水主要表现为大气降水,因设有排水沟,故地表一般无自然积水。
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三层卵石粉质粘土及其下伏的卵石中,属空隙潜水含水层,局部具承压性,富水及含水性较强。
受大气降水、沟水及上游地下水补给,顺层径流,向下伏含水层或侵蚀基准面排泄。
该地下水埋深在7米左右,地下水渗透系数约15米/日,其上覆土体中局部含水,无统一地下水面,量微。
2.1.4 气候及气象条件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夏之交梅雨绵绵,夏秋之际晴热天多。
多年年平均降水总量为 2469.1mm、年日照时数为1753.7h、无霜期一般为 279 天左右、年平均气温 18.0℃,极端最高气温为 36.3℃,极端最低气温为-6.0℃;年平均风速 2.1m/s,最大风速为 19m/s,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NE);多年平均主导风向频率为 24%。
气象有关数据如下:极端最高温度 36.8℃极端最低温度-3.9℃全年平均气温 17.0℃最热月平均温度 8.8℃最冷月平均温度 4.5℃年平均总降水量 1763.5mm日最大降水量 228.5mm最热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85﹪最冷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80﹪夏季大气压力 1017.6hPa冬季大气压力 998.2hPa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1.7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1.9m/s全年室外平均风速 2.1m/s夏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C 27﹪、NE 13﹪冬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C 25﹪、NE 13﹪全年最多风向C 25﹪ NE15﹪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0℃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3.0℃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6.4℃基本风压 0.35 kN/㎡基本雪压 0.35 kN/㎡2.1.5 地震基本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加速度峰值0.20g,相应地震烈度为Ⅷ度。
2.1.6 工程建设条件本项目拟建场址地处符溪镇明星村,场地平坦,交通便利,周边市政条件良好,具体工程条件和市政配套设施基本情况如下:(一)供水拟建场址西侧和南侧均有城市供水干管,拟分别从西侧、南侧城市供水干管上引出管道进入院区。
(二)排水(1)雨水:拟建场地南侧的乐峨快速通道与西侧的乐雅高速辅道均设有城市雨水干管,考虑本块用地周边具体情况,拟计划将雨水有组织排入院区雨水管线,后再排入市政下水管道。
(2)污水:本项目基本不产生污水,可参考生活污水考虑。
2.1.7 供电峨眉七中已接入供电网络满足本项目用电。
第3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3.1 项目背景3.1.1 政策背景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三操活动等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也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检查与评估、规范与督导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和内容。
同时,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 是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保证和条件, 将直接关系着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程度和水平。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峨眉山市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峨眉山市现有小学19所,初级中学43所。
高级中学3所。
这些条件为营造我市良好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所在的峨眉山市第七中学属于新建中学,其前身是峨眉山市符溪镇小学和符溪职业中学,同时又是“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重点工程,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小学体育教育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此活动是一项旨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号召全体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全民健身体育工程,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了3点,包括20条解释。
这三点分别是:1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2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3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
其中,有第11条是专门针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具体摘录如下:“指出了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
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设施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
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
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3.1.2 区位背景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与川西平原接壤,西南连接大小凉山,是省辖县级市。
全市幅员面积1183平方公里,总人口43.07万人。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教育先进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符溪镇地处峨眉山市东大门,全镇幅员面积44.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万亩,人口5万人(镇乡人口3万人),辖15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10个居民小组。
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410万元,人均GDP7336元,农民人均纯收495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