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2(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刑法学》在线作业二-2(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甲某与邻村女青年丙某按传统仪式订了婚,但未领取结婚证。

后丙某退婚,另与他人订婚。

甲某极度不满,便与其堂兄乙某商议,让丙某“出出丑”“臭了她的名声”。

某日,丙某到县城逛庙会,甲乙二人尾随其后。

至人多繁华处,二人谩骂丙某“破鞋”、“狐狸精”、“不要脸”等等。

引来了多人围观。

甲某还对众人讲“她已经让我睡过了,怀过我的孩子,她小肚子上有黑毛,嫁谁克谁”等等,无中生有地变造下流之词进行攻击。

乙某还将稀泥和粪便抹在丙某脸上,并欲撕破丙某的衣服,被别人制止。

二人对丙某肆意侮辱达半小时,围观者数百人。

致使丙某羞愤难当,回A、诽谤罪B、侮辱罪C、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D、寻衅滋事罪正确答案:B第2题,甲等人买两辆卧铺大客从事成图客运。

在春运中,两车载120名民工从广州往湖南返乡过年。

甲等人向每位乘客收取了180元至200元车费,已经高出平时2倍的价格。

行驶途中,两车10余名司乘人员又以“补票”名义,要乘客按路途远近每人再补100元至200元车费。

稍有不从者便遭打耳光、拳打脚踢,再不从者则被撕扯衣服强行搜身。

时值深夜,已无他车可乘,多数乘客怕挨打,只好掏钱“补票”。

()A、抢劫罪B、强迫交易罪C、寻衅滋事罪D、敲诈勒索罪正确答案:B第3题,对下列哪一情形应当实行数罪并罚?()A、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B、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C、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D、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正确答案:A第4题,甲等四人租乙的车前往某地,途中停车吃饭时,乙主动说:包就放在车上吧,别拿来拿去的,我把车锁上,不会丢的。

乙乘甲等四人吃饭时,将车开走,将甲等四人价值3万元的财物据为己有。

()A、侵占罪B、诈骗罪C、盗窃罪D、无罪正确答案:C第5题,缓刑的适用对象只限于()A、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C、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正确答案:D第6题,甲某是某建筑队的电焊工,在一次建筑物装修的施工中,没有注意清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的木板和棉织物,就进行电焊作业。

结果炙热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物品上,引起火灾,造成大楼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同时还导致20人被大伙烧死。

甲某构成:()A、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B、失火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正确答案:D第7题,我国刑法在溯及力上采取(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C第8题,按照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犯罪分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A、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B、主犯和从犯C、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D、未遂犯、预备犯和中止犯正确答案:A第9题,构成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方法是()A、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B、暴力、胁迫方法C、欺骗方法D、要挟方法正确答案:A第10题,甲某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到了6年时主动交待曾经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12万元的事实。

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12年。

对甲某应当判处:()A、20年以下12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B、12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C、18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D、将12年与6年相加,直接决定执行18年正确答案:A第11题,关于犯罪的本质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C、犯罪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D、犯罪是触犯法律并应受法律制裁的行为即具有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正确答案:A第12题,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行法定原则?()A、禁止适用习惯法B、禁止类推制度C、法有普遍的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正确答案:C第13题,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其监督机关为()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司法机关D、基层单位或组织正确答案:A第14题,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A、缓刑B、减刑C、假释D、免除处罚正确答案:A第15题,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A、5年B、10年C、15年D、21年正确答案:B第16题,《刑法》第383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个人贪污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该条款中后半段的法定刑规定采用的是:(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相对不确定的法定刑正确答案:A第17题,甲盗窃黄金200两,因害怕法律制裁,将黄金密藏20年之久,甲密藏黄金的行为属于()A、盗窃行为的持续B、继续犯C、连续犯D、状态犯正确答案:D第18题,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在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在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C、后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D、对乙某谋杀案我国刑法管辖权正确答案:A第19题,甲某和乙某乘坐丙某驾驶的小客车将丁某撞伤。

甲某和乙某下车把丁某抬到路边,然后劝丙某驾车逃逸。

事后,丁某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A、甲、乙、丙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B、甲、乙构成包庇罪,丙构成交通肇事罪C、甲、乙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丙构成交通肇事罪D、甲、乙、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正确答案:D第20题,甲与乙签订合同购买装卸机一台,价款20万元,收货后却以空头支票支付。

甲构成:()A、合同诈骗B、票据诈骗C、金融凭证诈骗D、诈骗罪正确答案:B第21题,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A、须以营利为目的B、社会团体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单位犯罪实际只是单位负责人的犯罪D、对单位犯罪原则上采取双罚制正确答案:D第22题,甲带邻家小孩乙到公园玩,甲想吓唬乙一下,就提着他的双脚将其倒悬于一座桥的栏杆外,乙边喊饶命边挣扎,甲手一滑,乙掉入河中,甲急忙去救,乙已溺水死亡,甲对乙的死在主管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正确答案:C第23题,斗殴中,王某向李某腿部扎了一刀,李某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王某构成()A、故意杀人罪B、故意伤害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过失伤害罪正确答案:B第24题,对()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被司法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C、审判的时候D、自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正确答案:C第25题,一天中午,某抢劫犯打昏了物主抢得其人民币1万元,过路行人单某上前追赶该犯,但是没有追上。

傍晚时分,单某在下班途中突然发现了该犯,随即请求周围群众帮助,当群众扭住该犯时,单某一气之下将其打成重伤。

我们将这种情形称为()A、防卫过当B、防卫挑拨C、防卫不适时D、假想防卫正确答案:C第26题,包庇罪与伪证罪的不同主要在于()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时间不同C、行为内容不同D、行为对象不同正确答案:A,B,C,D第27题,甲某看到一辆自行车没有上锁,心想弟弟正好缺辆自行车,就趁人不注意时,将该车骑回家,送给弟弟使用。

该自行车价值300元。

甲某的行为:()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B、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C、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偷窃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D、构成盗窃罪,可以单处罚金正确答案:A,C第28题,甲某是某中药厂的厂长,组织该厂生产大量假药销售给个体医生,销售额达到16万元。

其违法所得均归本单位所有。

其中售出的假药在使用中造成一人右手终生残疾的后果。

甲某的行为:()A、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B、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C、构成非法经营罪D、属于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正确答案:B,D第29题,下列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A、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的B、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C、行为人劫持被害人到其家中取出存折,然后又挟持其到银行取款的D、行为人谋杀仇人甲之后,发现其随身携带有大量财物,顺手将财务拿走的正确答案:A,B,C第30题,某乙在黑暗中误入某甲院内,某甲的猛犬向某乙进行攻击。

某甲明知猛犬正在咬人,却不予制止。

后来,某乙被咬伤要害死亡。

某甲的行为:()A、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D、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正确答案:A,C第31题,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数行为处断为一罪的情况:()A、想象竞合犯B、牵连犯C、结合犯D、结果加重犯正确答案:A,B第32题,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处理有以下特殊规定:()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可以判处死缓C、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D、因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正确答案:A,C,D第33题,关于吸收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吸收犯必须是数个独立的行为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行为B、吸收犯的数行为必须存在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所经的发展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的当然结果C、伪造货币后又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属于吸收犯D、使用破坏的手段盗窃数额较大财物,又毁坏大量财物的,属于吸收犯正确答案:A,B,C第34题,不适用紧急避险的情形有:()A、职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B、除采取紧急避险外,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C、来自精神病人的侵害D、来自自然界力量的危害正确答案:A,B第35题,下列行为中构成爆炸罪的是()A、乙女与甲男断绝恋爱关系后,甲趁乙在看电影时引爆了爆炸装置,致乙双腿被炸断,炸伤周围3人,甲自己也被炸成重伤B、某甲不买票入场看电影被检票员拒绝后寻机报复,在影院四周分别各埋了20公斤黑色炸药,但因天气恶劣,在前往引爆时发现警车往来频繁,不得不放弃此念C、某乙蓄意杀死退休老翁取得其财,一天将手榴弹引爆后从后窗户投入老翁住室将老翁炸死,房屋起火,幸而周围住户相隔较远,故未造成严重后果D、某甲携带爆炸装置尾随仇人某乙至郊外旷野无人处引爆,将乙炸死正确答案:A,B第36题,甲某抢劫丙某并使用暴力致丙某重伤,碰巧乙某路过中途加入,甲乙共同抢去了丙某的财物。

对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甲乙共同构成抢劫罪B、甲属于抢劫的结果加重犯C、因为重伤的结果是由甲在乙加入以前造成的,乙对此结果不负结果加重的责任D、甲是实行犯,乙是帮助犯正确答案:A,B,C()第37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哪些人不适用死刑:A、犯故意杀人罪审判时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犯罪时怀孕,在羁押期间被人工流产的妇女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正确答案:A,B,C,D第38题,下列哪种犯罪是继续犯:()A、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B、受贿罪C、遗弃罪D、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正确答案:A,C,D第39题,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A、甲酒后驾车将人撞死B、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C、丙趁黑夜盗得他人50元D、丁遭到歹徒抢劫,在搏斗中将歹徒打死正确答案:B,C第40题,对下列案件的数罪并罚,不正确的是:()A、甲犯A罪,处10年有期徒刑,犯B罪,处15年有期徒刑,并罚后决定执行22年有期徒刑B、乙犯A罪,处无期徒刑,犯B罪,处无期徒刑,并罚后决定执行死刑C、丙犯A罪,处5年有期徒刑,犯B罪,处7年有期徒刑,并罚后决定执行10年有期徒刑D、丁犯A罪,处10年有期徒刑,犯B罪,处无期徒刑,并罚后决定执行无期徒刑正确答案:A,B第41题,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B、犯罪是危害被害人利益的行为C、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D、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正确答案:A,C,D第42题,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判处刑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