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材(PPT 36页)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材(PPT 36页)

储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 储存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
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都应负荷 国家有关规定 ❖ 危险品必须储存在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品 仓库中; ❖ 设置储存地点及设计建筑结构,除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外,还应考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储存危险品的仓库必须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储存的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 储存方式: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 根据危险品化学性质,分区、分类、分库储存; 储存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8
7.消防安全标识
禁止标识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消防安全标识
紧急出口标识
消防手动报警按钮
10
消防警铃标识
8.火灾警示教育案例
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爆炸事故
事故情况:2014年12月31日上午9点40分左右,工人在3号车间装配1线用天拿水 清洗输送链时,附近2线有人进行焊接作业,天拿水挥发遇明火(焊接火花)引 起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8人死亡,32人不同程度受伤。 思考:“世界级”工厂为何消防安全管理如此不到位?我们的管理又是否到位? 事故处理:10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责。(董事长、副总经理、车间主管、班 组长)。机修班员工梁少坚(当场死亡)不予追究责任。
2、危险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在储存期内定 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库房温度、湿度应严格控制、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 调整。
34
5.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
1、储存危险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2、危险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等级,经核
➢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 ➢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17
3.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
85%的事故都是 由于人的不安全 行为导致的
事故
物的不安全状态
10%的事故是由 于物的不安全状 态导致的
18
作业环境缺陷 管理缺陷
3.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
人的不安全行为(85%)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材
2017年1月
0
1
2
1.火灾种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 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 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19
3.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
管理缺陷
▪ 人员安排不当 ▪ 教育培训不够 ▪ 规章制度缺陷
作业环境缺陷
▪ 照明不当 ▪ 通风换气差 ▪ 工作场所堵塞 ▪ 过量的噪声 ▪ 自然危险
20
4.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设计上的不足: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附合 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 设备上的缺陷:如设备上考虑不周,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 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 操作上的错误: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 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上的不足,工人缺乏培 训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 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 ,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 险化学品。
24
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爆炸品,如各类炸药。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氧气、氢气和液化气。 3.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异丙醇等各类溶剂。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硫磺、红 磷。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双氧水、高锰酸钾等。
6.毒害品,如氰化钠和各类家药。 7.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如硝酸、盐酸等。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25
3.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的燃爆危害
➢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如乙炔(2atm,遇火星爆炸,>1.5Mpa,无任何能量引发即 会爆炸),乙炔、环氧乙烷、丙烯、一氧化氮等
11
9.火场逃生自救
12
9.火场逃生自救
抓紧时机 迅速撤离
一旦发生火灾,要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就便利用一 切可利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撤离危险区, 不要因抢救个人珍贵物品或钱财而贻误最佳时机。
顾全大局 救助结合
一是自救与互救结合;二是自救与抢救相结合;三 是当逃生的途径被大火封死后,要注意保护自己, 等待救援人员开辟通道,逃离火灾危险区。
➢ 液体化学品的燃爆危险性 如汽油
➢ 固体化学品的燃爆危险性 如金属粉尘
26
3.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的毒性危害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吸入 食入
皮肤吸收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27
3.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毒物对人体的 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
28
▲ 引起刺激 ▲ 过敏 ▲ 缺氧 ▲ 昏迷和麻醉 ▲ 全身中毒 ▲ 致癌 ▲ 致畸 ▲ 致突变 ▲ 尘肺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29
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安全标签
安全标签-----标签…例图
化学品标识
警告词 危险性概述 预防措施
标识
事故响应
储存要求 废弃处理
其它相关
30
5.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31
5.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知识
防爆吊扇等防 爆电器设备
可燃气体浓 度报警器
铝质、铜质等的 无火花工具
防泄漏围堤
32
易燃液体防火安全柜
剧毒品柜
5.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知识 化学品储存柜 33
强酸储存柜
易燃液体两用分区柜
5.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监管
1、危险品入库时,应对库房内设置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 浓度检测报警装置进行监视。
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安全标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五必须”:必须遵守厂纪厂规。 必须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 必须了解本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 。 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必须严格遵守危险性作业的安全要求。
22
23
1.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
●化学品 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无论是天然的或人造的。 ●危险化学品
21
5.员工如何做到生产安全
1、新员工接受安全教育 三级教育: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2、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和管道操作、起重司索指 挥、爆破作业、金属焊接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 设作业、电梯驾驶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 证上岗。
3、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对后方可入库、出库。 3、进入危险品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
须采取防火措施。 4、装卸、搬运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 5、装卸对人体有毒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
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6、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 7、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质、合金制或其他防爆工具补修、
▪ 操作失误 ▪ 造成安全装置失误 ▪ 使用不安全设备 ▪ 手工替代工具操作 ▪ 物体存放不当 ▪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攀、坐不安全位置 ▪ 缺少防护用品(PPE) ▪ 不安全装束
你有过吗?
物的不安全状态(10%)
▪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 或有缺陷
▪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 陷
▪ 防护用品(PPE)缺陷
3
2.灭火器类型
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 按动力来源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 按所充装物质成分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 器、水基灭火器等。
手提干粉灭火器
手提CO2灭火器
手提泡沫灭火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推车式泡沫灭火器
4
3.灭火器材选用
A类火灾:可选择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B类火灾:可选择泡沫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只限于扑灭非极性溶 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切忌使用水扑救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如 汽油、柴油等)。 C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D类火灾:可选择粉状石墨灭火器、D型灭火器,也可用干砂或铸铁屑末代替。 切忌使用水灭火。 E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水灭火前,应先切断电 源。 F类火灾:可选择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切忌使用水灭火。
13
9.火场逃生自救
72字口诀:
熟悉环境,出口易找; 发现火情,报警要早; 保持镇定,有序外逃; 简易防护,匍匐弯腰; 慎入电梯,改走楼道; 缓降逃生,不等不靠;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被困室内,固守为妙; 远离险地,不贪不闹。
14
15
1.安全生产“四不伤害”
四不伤害
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