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作业一、填空1.物质、能量和_________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请列举信息的基本特征,各举说明其特征的一个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

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特征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3.“信息技术”的英文简称是()。

A.ECB.ITC.DBD.GUI4.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5.“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6.案例:张三拿了一张1998 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

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A.传递性B.时效性C.价值相对性D.真伪性7.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是()。

A.有载体依附性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可增值、具有时效性8.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D.信息、物质、能量9.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电脑B.VCD 光盘C.报纸10.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C.印刷技术的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1.刘磊计划今天与好友到郊外野营,他从报纸上获知天气情况良好,于是他们出发了。

不料,中午时分狂风暴雨大作,于是他们埋怨天气预报不准确。

当他回到家里再拿出报纸核实,原来那是几天前的报纸。

经分析,由于刘磊对信息的()特征没有做出慎重的判断,以致野营不能顺利进行。

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载体依附性12.()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A.印刷术的发明B.甲骨文的发明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13. 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并要求在一线户外作业及居住在危棚简屋的人员立即撤离转移,从而避免的大量的人员、财物损失。

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A、时效性、价值性B、可存储、可转换C、独立性、广泛性D、增值性、共享性14. 下面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A、传感技术B、网络技术C、燃料电池技术D、通信技术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就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B、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交流和表达的技术。

C、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互不关联的两个技术领域。

D、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的技术。

16. 为了测试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性,用计算机制作汽车碰撞的全过程,结果“驾驶员”头破血流。

这里使用了哪种计算机技术。

()A、虚拟现实技术B、语音技术C、智能代理技术D、碰撞技术17.(多选)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天气预报分别体现了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共享性18.(多选)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等功能的技术。

A.获取B.传递C.交流D.利用19.(多选)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有()等。

A.上网B.看报纸C.听广播D.听老师讲课20. 2005年8月27日江津市两名女中学生上网被骗至外地成人质,江津警方赶赴贵州,终将两少女安全解救,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都是由于交友不慎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上网与陌生人聊天的时候应该:()①不要轻易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②不能轻易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网友;③不要轻信网友的情况;不要与网友轻易会面;④网络太复杂、太不安全,应该禁止青少年上网。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三、判断题1、报纸也是属于信息的。

()2、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所有的信息对我们都有用处。

()3.信息的载体改变后,信息的内容也随之改变。

()4.信息必须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加工提炼后才能上升为知识。

()四、简答题(至少200字)网络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潜在着危害他们身心健康的问题:1. 聊天交友游戏方面,有些学生因迷恋上网、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陷于不切实际的网恋,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2. 网上的不良资讯如黄色资讯、宣传暴力和恐怖的黑色资讯,宣扬邪教、封建迷信等使得青少年容易被一些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东西所迷惑。

3. 网络道德方面,网上制造、传播病毒,制造、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和黑客攻击、诈骗、赌博等犯罪行为,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强大的冲击。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道德学习,学校校园网增设了“网络文明大家谈”板块,请你针对网络存在的以上不良影响,谈一谈作为青少年应怎样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提示:能围绕以下几点说明即可:1. 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

2. 提高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

3. 健康使用信息。

4. 遵守相应的网络法律法规。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测试题答案一、1.信息2.文字类:AM 音频类:FGHK 动画类:BIL 视频类:EI 图像类:CDL二、1-5:DDCBC 6-10:DDBBD 11-15:DCCBA 16-19:CBDA 20-22:ABCD 23、C三、错错错对四、略。

范文二单选题:1.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A.物质B.信息C.信号D.消息2.具有普遍性、共享性、依附于载体、可以传递、具有价值的主要特征。

A.信息技术B.信息C.信息素养3.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A.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C.信息是可以处理的D.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_________。

A.上课的铃声B.开会的通知C.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5.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语言的形成B.文字的产生C.指南针的发明D.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E.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F.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6.信息技术是指与信息有关的技术。

A.输入、输出B.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C.加工和输出D.分类和加工7.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________,简称IT。

A.Information TechnologyB.Information Technique C.Communication TransmitD.Information Transmit8.、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A.技术B.科学C.信息D.能源9.3G(Third Generation)是: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B.第三代互联网技术C.第三代多媒体技术D.第三代通信技术10.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最先提出可用高纯度的玻璃纤维实现长距离低损耗激光通信理论。

A.钱永健B.丁肇中C.高锟D.崔琦多选题:1.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有:A.信息泛滥B.信息污染C.信息犯罪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A.多元化B.网络化C.多媒体化D.智能化判断题:1.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等层面,不包括文化素养。

2.3G技术可以将无限通信、视频聊天、因特网访问、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单选题:1.当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要归功于信息的________。

A.娱乐化B.数字化C.电子化D.网络化2.信息的过程是指利用必要的仪器设备把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也称为模拟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化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保存。

A .电子化B.数字化C.简化D.集成化3.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数字信号是。

A.发散的B.离散的4.是以相等的时间间隔来测量模拟信号的物理量,完成对模拟信号的离散化提取。

A.采样B.量化C.编码5.是将采样值变换到最接近的数字值,即用有限个数的数值近似表达原来连续变化的值。

A.采样B.量化C.编码6.是把量化后的值用一组二进制数字代码表示。

A.采样B.量化C.编码7.将图像上每个点的颜色信息按某种规律编成一系列二进制编码的过程就是图像的。

A.简化B.量化C.数字化D.电子化8.声音的采样频率是指的采样次数。

计算机音频处理中,常用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和44.1kHz。

A.1秒钟内B.1分钟内C.1个周期内D.播放时间内9.声音的量化位数是指描述每个采样点值的数位。

常用的量化位数为8位和16位。

A.二进制B.八进制C.十六进制D.十进制10.声音通道的个数称为声道数,是指一次采样同时记录的声音波形个数。

随着声道数的增加,存储容量也相应增。

A.大B.小11.图像的采样频率反映了,采样频率越高,获取的样本就细腻逼真,图像的质量越高,但同时要求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A.1秒钟内的采样次数B.采样点之间的间隔大小12.图像样本的是指图像样本量化后每个采样点用多少位二进制数表示,它反映了采样的质量。

A.采样频率B.量化等级多选题:1.信息数字化后的优点有:A.易于表示和存储B.易于处理和检索C.易于传播和集成D.易于获取和共享2.下列选项中属于媒体的是________ A.文本B.图形C.图像D.声音E.动画F.视频3.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过程:A.采样B.量化C.编码D.还原4.外部设备(如数码相机等)对图像的采集主要有两个参数:A.图像的大小B.图像的颜色C.采样频率D.图像样本的量化等级5.数字音频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A.采样频率B.量化位数C.声道数D.原声音信号的大小6.获取信息的渠道有:A.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B. 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得C. 通过亲身接触事物获得D. 通过闭门思考获得7.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有:A. 上网聊天B. 直接访问网页C. 使用搜索引擎D. 查询在线数据库8.在因特网上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的查找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