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是企业综合价值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预算管理处于上游,联接企业战略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处于下游,联接预算管理和薪酬激励。
预算管理和绩效两者相辅相成,银行要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效的促进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
根据安达信公司“全球最佳实务数据库”(Global Best Practice)中的定义:“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
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
”
银行的总体目标通过预算,转化、分解为各部门和各分支行明细具体的预算指标,并作为其工作标准,实现管理部门对执行部门的管理和控制,并确保了银行的战略目标与日常经营业务的协调与一致。
银行绩效考核是从银行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银行经营业绩和效率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促使银行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通过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预算管理不与绩效考核建立关联,则预算的执行将缺乏动力,最后可能会变为一纸空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绩效考核作为银行把控经营目标和执行力度的主要手段,必须引入预算管理相关的指标,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公司与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
预算管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的同时,管理者也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去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的作用。
具体而言,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如下的关系:
一.预算是形成银行关键绩效指标的主要来源,是整个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银行通过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将银行的年度经营目标分解到各个部
门与分支行,对每个部门及分支行本年度的各项任务进行了明确,并量化
为具体的、便于衡量的指标数据,各部门及分支行即以这些指标数据为依
据和标准,去开展当年的业务,当需要衡量当前的经营业绩时,即通过实
际情况与预算中所下达的指标数据进行比对来进行评价。
因而,银行的预
算是进行绩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础,为银行的绩效考核提供了衡量的标准,
并确保了绩效管理与银行整体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二.银行的预算管理为绩效管理提供反馈信息。
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管理。
预算完成编制后,通常每个月或每个
季度,各预算的执行机构都要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上报,以
便管理部门及时的了解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这个反馈信息即可作为绩效
管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绩效考核还能根据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不断的进
行改进和完善,以便更充分的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绩效管理是促进预算管理有效性的动力。
银行的预算归根到底是一个目标,各预算的执行机构需要有足够的动力和激励,才会严格的努力执行该
目标,而与预算管理相关联的绩效考核,即是提供该动力和激励的来源。
银行的绩效管理部门,应该依据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进行相对应的
绩效考核,并据此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奖勤罚懒,奖优汰劣,以确保在
员工、部门在实际的业务经营当中,其行为和结果,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从而确保银行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当银行的预算由于多方因素发生了调
整时,也应该对相应的预算考核进行调整,确保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四.银行要保持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核心内容的一致性。
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只有保持其核心内容的一致性,才能保证预算管
理和绩效管理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
通常银行主要关注自身的存贷款状
况、风险的管理、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都要集中
体现这些核心关注点,但是两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预算管理更侧重于规
划和预测,而绩效考核则侧重于贯彻和执行。
总之,银行要实现战略目标,不仅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还要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使部门和员工真正拥有明确、可行的目标,且将员工自身的目标与银行的整体目标进行了统一,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银行的各项经营活动更好地符合战略规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甘岳峰 . 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
2)准确理解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3)钱许慧 . 论析商业银行预算管理与绩效的关系
4)对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冷思考
5)李艳 . 浅谈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的联系
6)凌峰 . 战略、预算及绩效管理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