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

1.增进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 2.发展运用语言表达需要、情感和思
想的能力。 3.利用语言引导思想和行动。 4.扩大词汇范围和复杂性。 5.发展对词汇意义及发言的兴趣。
第三章·第二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年龄结构
心 理 结 构
内容结构
健科 康学
社语艺 会言术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
第三章·第二节

第三章·第一节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
对社会的研究
❖ 原因: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让儿童为积 极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在考虑幼儿园课 程的目标时,必须研究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 社会生活的需求。
第三章·第一节
对社会的研究
研究什么? 考虑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要求
各种政策法规 家长的要求 社会生活的 变化
❖可确立的目标:1、发展幼儿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 交往的基本能力;2、增进其对环境的认识;3、培养有 益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发展智力。” ❖主要依据:对幼儿的研究
❖ 材料2:我国文化与社会价值观中比较关注幼儿的道 德品质的培养;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人与 人之间的交际,合作比较频繁。
❖可确立的目标:1、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 爱劳动的情感 ;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二)纵向的层次
终期
时 限
幼儿园教育目标 (课程总目标) 课程领域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概括
表 述
近期
单元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
具体
第三章·第二节
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 幼儿园课程目标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系统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这些目标有何特点?
第三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三)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强调个性化,目标指向是培养儿童的创造 性。
表现性目标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 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景中所产生的个性 化表现。
•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的目标。 •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
对儿童的研究
❖ 原因:幼儿园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导幼儿 学习,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设置的, 课程目标是对其在一定期限内的学习效果。为 了建立合理的期望,必须研究幼儿。
第三章·第一节
对儿童的研究
研究什么?
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儿童的发展需要
如何获得儿童“理 想的发展”和“现 实的发展”的信息?
“理想的发展” 与“现实的发 展”之间的距
表述的角度
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 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 果;
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 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
2020/3/17
• (三)认知发展
1.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考和问题 解决能力。
2.开始理解符号的意义。 3.探索外表与实质之间的关系。 4.发展计划、执行与评价的能力。 5.增进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6.发展对人对物的各种相似及相异
的认识。 7.扩充对社会与自然环境及其意义
的认识。
• (四)语言发展
第三章·第二节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 1、表述的角度,要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 ❖ 2、明确用表述目标的类型 ❖ 3、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
不要交叉重复。
以下所列举的目标是从哪个角 度来表述的?
表述的角度
➢“帮助幼儿主动同周围的人们交往, 培养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和信赖感”; ➢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在 活动中快乐、自信;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生活 用语。
第三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行为目标
“不需要提醒,能饭后漱口” “能模仿榜样连贯地完成体操动作” “能分辨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对与错” “能唱3/4拍的歌曲”
这些目标有何特点?
第三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指的是一种用可以具体观察或测量的幼儿行 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 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第三章·第一节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
对人类知识的研究
❖ 原因: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传递社会文 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可以帮助儿童 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因此, 知识是课程必不可缺的内容。
第三章·第一节
对人类知识的研究
研究什么?
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幼儿身心 发展有什么关系,它能促进幼儿 哪些方面的发展?
3.发展对自己行为的内在控制力。 4.与其他儿童共同游戏和工作。 5.了解他人的需要和情感。 6.表达并尝试创造。
• (二)知觉和动作发展
1.喜欢并成功地用自己的身体表达 情感。
2.发展写字与绘画所需要的肌肉控 制。
3.增进感觉与动作系统的协调。 4。增进平衡与律动的活动能力。
5.利用各种感官探索世界。
第三章·第一节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 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
在教育系统中,幼儿园课程目标与教育目 的、教育目标构成一种目标层级关系,它们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参见下图)。
目标层级关系图
第三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 二、语言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 三、社会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生成性目标有利于促进儿童有意义的学习和教师主 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但是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 有相当强的研究能力;操作有难度。
第三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三)表现性目标
•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观赏花,谈谈自己的发现。 • 听《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感受。 •知道水的通途和重要性,能节约用水。 • 适应幼儿园的团体生活,情绪稳定、愉快。
。 2.让幼儿自主地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并能从中发现、思考,应用到生活中。 3.在观察、思考和处理周围事物与现象中,丰富幼儿对物质的性质、数量、文字等的
认知。 • (四)语言
1.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体验与别人交流感情的乐趣。 2.让幼儿能认真听别人的讲话9并愿意讲述自己的经验及所想到的事。 3.让幼儿理解日常生活用语,喜欢图书和故事,丰富他们的想像力。
根据所给三段材料,你可以确定 哪些课程目标?在确立目标过程 中你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材料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期, 人的各种感党知觉能力相对比较发达,对周围世界的 认识能力和认识兴趣大大提高,另外由于初步学握了 本民族的基本口语,因此,十分乐意与人交往和分享 经验。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不少幼儿对事物缺乏敏 感性,主动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相互交 流的积极性不高。
2、发展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合作品质; ❖主要依据:对社会的研究
❖ 材料3:当把“美术”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时,我
们可设置哪些目标?
可确立的目标:1、感受和体验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 逐渐形成对美的敏感性; 2、发展观察、比较、抽象、符号化、组合、想像能力; 3、增强对形状、颜色等的认识,发展时间空间定向的能 力; 、运用图像语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体验自 我,增强自我价值感;等等。 主要依据:对学科的研究
艺术、社会; ❖ 日本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健康、人际关系、环境、
语言、表现 2、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表述的课程目标: ❖ 如美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认知、社会与情感、
语言、动作技能
• 我国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目标
• 一、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 四、科学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
保意识。
• 五、艺术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拟定幼儿行为目标,至少要做到: (1)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 (2)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
第三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二)生成性目标
❖添画、制作一本连环画故事书 ❖即兴创编舞蹈动作,有表情地表达
这些目标有何特点?
第三章·第一节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二)生成性目标
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 育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目标,关注的是教 育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