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修理工初级理论复习题(有答案)

汽车修理工初级理论复习题(有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汽车修理工初级理论知识一、单项选择1. 电子沿导体做定向移动形成( )。

A 、电流B 、电压C 、电阻D 、电容2. 电流在导体中移动时受到的阻力称为( )。

A 、电动势B 、电压C 、电阻D 、电功率3.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些物体称为( )。

A 、导体B 、半导体C 、绝缘体D 、电磁体4. 在电工学中,电量的单位是( )。

A 、安培B 、欧姆C 、库仑D 、伏特5.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 )。

A 、磁力B 、吸力C 、电力D 、重力6. 两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 )传递的。

A 、电场B 、磁场C 、电磁场D 、磁力7. 磁力作用所达到的空间范围称为( )。

A 、磁力B 、磁性C 、电场D 、磁场8. 磁力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 )方向。

A 、磁力B 、电场C 、磁场D 、磁极9. 把几个用电装置逐个连接起来的电路,称为( )。

A 、电路B 、串联电路C 、并联电路D 、单线电路10. 几个用电装置并列连在电路中,两点间所组成的电路称为( )。

A 、电路B 、串联电路C 、并联电路D 、单线电路11. 汽车电路的回路用金属机体代替,称为( )。

A 、单线制电路B 、双线制电路C 、串联电路D 、并联电路12. 在实际应用中,为获得较大的电流,应将电池( )。

A 、串联B 、并联C 、混联D 、单联13. 正弦电压的三要素是( )。

A 、幅值、角频率、初相位B 、幅值、周期、相位C 、周期、角频率、初相位D 、周期、有效值、相位14. 在交流电路中,一般所讲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都是指有效值,如交流电压220 V 就是说这个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是220 V ,其最大值为( )。

A 、VB 、2220 V C 、2202 VD 、2203 V15. 能反映正弦交流电变化范围的是( )。

A 、最大值B 、频率C 、初相位D 、电功率16. 能反映正弦交流电变化快慢的是( )。

A 、最大值B 、频率C 、初相位D 、最小值17.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若R (电阻)、L (电感)、C (电容)串联,电路的平均功率就等于( )元件的平均功率。

A、R(电阻)B、L(电感)C、C(电容)D、L(电感)和C(电容)18. 电器元件或设备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称为( )。

A、满载B、轻载C、过载D、无载19. 电器元件或设备在高于额定功率下工作的状态称为( )。

A、满载B、轻载C、过载D、无载20. 在电路中,负载的电功率等于电压与( )的乘积。

A、电阻B、时间C、电流D、电容21.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成( ),与导体截面积成( ),此外还与导体的材质有关。

A、正比;反比B、反比;正比C、正比;正比D、反比;反比22. 在电工学中,是( )的图形符号。

A、光电二极管B、稳压三极管C、稳压二极管D、发光二极管23. 在电工学中,是( )的图形符号。

A、PNP型三极管B、NPN型三极管C、极性电容D、三极刀开关24. 符号是指( )电路元件。

A、电阻B、可变电阻C、滑动触点电位器D、极性电容器25. 下列电子元件中( )是电容的符号。

A、B、C、D、26. 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电子元件是( )。

A、电灯B、电阻C、二极管D、电容27. 电容具有( )的功能。

A、通直流阻交流B、通交流阻直流C、交流、直流都导通D、阻止交流、直流通过28. 电阻阻值的色环表示方法有三环、四环、五环3种。

其中四环表示法中色环颜色的含义分别为:第一条色环表示( ),第二条色环表示( ),第三条色环表示( ),第四条色环表示( )。

A、高位数字;乘数;低位数字;容差B、容差;低位数字;高位数字;乘数C、高位数字;低位数字;乘数;容差D、乘数;容差;高位数字;低位数字29. 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为首端与首端连接,尾端与尾端连接,称为( )。

A、串联关系B、并联关系C、电阻变换关系D、电容变换关系30. 并联电路的特点之一是:( )。

A、各支路连接在2个公共的节点之间B、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C、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D、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连接31. 并联电阻的特点之一是:( )。

A、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B、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C、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D、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的任一电阻32.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 )功率之和。

A、电阻B、电流C、电压D、电容33.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代号是( )。

A、ISOB、JBC、GBD、TB34. 绘图时,可见轮廓线应用( )表示。

A、粗实线B、细实线C、波浪线D、虚线35. 绘图时,轴线、对称中心线应用( )表示。

A、粗实线B、细实线C、细点划线D、粗点划线36. 绘图时,不可见轮廓线应用( )表示。

A、细实线B、虚线C、波浪线D、双点划线37. 图样中的尺寸以( )为单位时,无须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A、mB、cmC、mmD、μm38. 绘图时,尺寸界线是用( )绘制。

A、细实线B、粗实线C、点划线D、双点划线39. 绘图时,尺寸线是用( )绘制。

A、双点划线B、细实线C、点划线D、粗实线40. 尺寸数字标注的要求是( )。

A、不可引出标注B、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前面C、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中断处,也可引出标注D、可在标题栏中标注41. 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 )。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剖视图42. 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 )。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剖视图43. 由左向右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 )。

A、主视图B、俯视图C、左视图D、剖视图44. 下列关于正投影三视图反映物体的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B、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C、主视图反映物体的宽和高D、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45.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 )。

A、主视图B、局部视图C、基本视图D、剖视图46. 基本视图是指( )。

A、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剖视图B、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C、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局部视图D、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斜视图47. 由右向左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 )。

A、右视图B、左视图C、俯视图D、仰视图48. 由下向上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 )。

A、右视图B、左视图C、后视图D、仰视图49. 局部视图是( )。

A、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B、假想用剖切平面将形体全剖开所得的视图C、用剖切平面剖开物体某一部分,并画出剖面线的视图D、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50. 画局部视图时,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应用( )表示。

A、波浪线B、粗实线C、点划线D、细实线51. 局部视图可以认为是( )的一部分。

A、剖视图B、基本视图C、主视图D、右视图52.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用( )表达这部分的内部形状。

A、全剖视图B、半剖视图C、局部剖视图D、剖视图53. 台钻钻削孔径的常用规格有6 mm和( )。

A、13 mmB、16 mmC、18 mmD、20 mm54. 台虎钳的规格以钳口的( )来表示。

A、长度B、高度C、宽度D、厚度55. 钳工常用量具有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 )、百分表、塞尺等。

A、万用电表B、量缸表C、汽缸压力表D、万能角度尺56. 台虎钳之间要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每人不少于2 m2为宜,一般前台高度为()。

A、750~850 mmB、850~950 mmC、850~900 mmD、700~800 mm57. 在钻通孔将要钻穿时,必须( )进给量,以免钻头卡住或打滑。

A、减少B、增加C、不改变D、略增58. 钻削直径为( )的大孔要分2次钻,先用小直径钻头钻孔,然后再用所需孔径的钻头钻孔或用扩孔钻扩孔。

A、6~8 mmB、8~10 mmC、10~12 mmD、14~18 mm59. 在铝件上钻孔时,一般( )进行冷却。

A、不用B、可用混有煤油的肥皂水C、可用乳化液D、可用矿物油60. 钻头主切削刃上最外缘处螺旋线的切线与轴心线的夹角称为( )。

A、顶角B、刀尖角C、螺旋角D、横刃斜角61. 用刀具来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是( )。

A、钻孔B、刮削C、铰孔D、扩孔62. 铰孔时,粗铰的铰削余量为( )。

A、0.10~0.15 mmB、0.15~0.35 mmC、0.35~0.45 mmD、0.45~0.50 mm63. 铰孔时,精铰的铰削余量为( )。

A、0.05~0.15 mmB、0.15~0.30 mmC、0.20~0.25 mmD、0.25~0.40 mm64. 对生铁和青铜铰孔时,( )。

A、要不断地加冷却润滑剂B、可以干铰C、要加乳化液进行冷却D、要加注矿物油65. 攻丝前必须先钻孔,钻孔时应根据丝锥的( )来选择钻头。

A、小径B、大径C、中径D、平均直径66. 套丝前,光杆端头要倒成( )的斜角,使圆板牙容易定向和切入工件。

A、5°~10°B、10°~15°C、15°~20°D、20°~25°67. 套丝时,板牙的螺纹大径必须符合螺杆的( ),牙距也必须相同。

A、小径B、大径C、中径D、平均直径68. 在我国,只用于修配中的英制螺纹其牙型角为( )。

A、45°B、50°C、55°D、60°69. 锉削加工易磨金属或软金属时,可选用( )锉。

A、粗齿B、精细C、半细D、细70. 锉削粗加工零件时,应选用粗齿锉和( )。

A、半细锉B、精细锉C、细锉D、什锦锉71. 锉削精加工零件时,应选用细锉和( )。

A、粗齿锉B、粗锉C、半细锉D、什锦锉72. 绕锉刀中心线运转的锉削法属于( )。

A、外圆弧面锉削法B、内圆弧面锉削法C、球面锉削法D、曲面锉削法73. 在进行除去飞边和毛刺、分离材料、錾油槽等工作时,可采用( )加工方法。

A、锯割B、锉削C、錾削D、刮削74. 錾削硬钢或铸铁等硬材料时,楔角应取( )。

A、30°~40°B、40°~50°C、50°~60°D、60°~70°75. 錾削时,錾子与工件所成的倾角应在( )之间。

A、10°~15°B、15°~25°C、25°~40°D、40°~60°76. 錾削铜、铝等软材料时,楔角应取( )。

A、30°~40°B、30°~50°C、40°~50°D、40°~60°77. 研磨工件时速度不宜过快,在粗磨时一般手工推磨,以每分钟往复( )为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