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资料历年真题及考研经验分享

2014年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资料历年真题及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排名30左右,分数不算高,但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吧。

初试-------------一,专业课-----------------1关于教材-----------------新闻传播理论,重点是《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新史》《外新史》,广告也很重要。

新闻传播业务,重点是采访,写作,公关,编辑。

其次是评论,广电和网络。

这些都是基础,名词解释和简答一般从书本上直接出,都是一条一条一块一块的。

拿到这些书后,最好先通读一下,特别是跨考的。

需要大量记忆并且理解的是《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中新史》《外新史》,广告。

这些书读第一遍一定要理解,不要机械记忆。

而新闻业务那几本基本上很好记忆,条理比较清晰,也不需多大记忆,新闻业务本身是来自成功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形而上的空想。

所以新闻业务的看得可以快一点。

总的来讲第一遍要有序有重点,尽量理解,这样的话,不去死记大脑也会留有痕迹的。

其实背到最后重点都会深入潜意识的。

如果有足够时间的话,还是自己做笔记好,但很费精力,最好只挑重要的做笔记。

其他可以去购买。

也可以从网上找,但是质量不太好。

最后一个月因为缺少新闻编辑的笔记去背,看到那本厚书真的有点崩溃,之后几天又去抄了些框架,匆匆忙忙的,效果不好。

背东西还是要早点完成这种任务,到后期就有点费力了。

越到后期月应该是复习和练习的时候,是准备实战的时候。

我从论坛上认识一个学姐,她的资料很好,人也很好,帮我很大忙,推荐大家到她那购买,她的qq是1424409857。

但是,买什么资料大家要考虑好,我觉得各本书笔记是比较好的。

另外她空间里有很多日志都是与考研有关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句话,背东西最重要的是重复,也就是说要多过几遍。

拿我来说,八月份拿到书,第一遍一个月。

第二遍两个半月。

十二月底才进行第三遍。

到最后的半个月,基本上就是每两三天翻一遍笔记只看不用过脑。

现在来看前两遍太费时间了,这就是跨专业的费些力的地方。

第一遍理解和熟悉每本书的核心要点们,第二遍做些笔记下力气开始背。

第三遍回顾和补充。

之后几遍就比较轻松了,越往后越轻松,但是时间越来越少。

所以能多过几遍的人,绝对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

---------------------------2关于真题。

真题要有近十年的,重点是近五年的。

而且真题要去研究分析,而不是照背。

具体来说,可以按照,教材分类。

哪些题是出自哪个课本,归类之后对看书背书也很有指导意义。

最后要做一遍真题,必须限时间实战,建议在第三轮结束后进行。

早了,你的答案不够成熟。

看够书了,答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3关于期刊应该说专业课背是第一位的,但对于考试来说,还需灵活应用。

那就要看一些教材外的东西了。

也就是一些期刊和报纸等。

尤其是一些期刊上的论文,往往是理论解释当下的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界的热点难点,读完一定量之后,对你分析问题很有帮助。

而且加深教材知识的认识和记忆。

对于答论述题十分重要。

期刊不要撒网太大,比较一下,那些难度和质量比较适合自己的比较好。

特别是类似往年论述题的那种论文,更是要仔细研究研究他是怎么阐释的。

我比较欣赏的是《国际新闻界》,人大出版的,陈力丹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界论文第一人。

第二人也是人大的喻国明。

这本杂志质量非常高,但有的比较艰深有的比较生僻的文章就不要看了。

其次《新闻战线》等也不错。

只要你看完一篇文章之后能有些收获,就说明是值得的。

若表面上很好,但是看完就忘的并没什么价值。

看杂志,先泛读,读完有感觉有启发说明遇上好文章了。

再看第二遍,受益匪浅。

2011年的论述题,自己从期刊上看得一些东西基本上用上了,就是因为有些印象很深。

比如喻国明一篇关于国家形象广告的论文,就看过两遍,但是到考场写出了很多。

------------------------4关于报纸不用每天看,因为专业课背的比较多占时间多。

主要目标有几个,了解重要事件,学习消息和评论写作。

学习写消息就看《参考消息》,学习写评论就看《南方周末》评论版。

这些是类似消遣的读物,但是对于考试,必须进行个案研究。

有心情的时候,发现哪篇不错的时候,就抽出时间来从篇章,段落层次,风格等角度去分析。

不是每天干的事,是一星期一次就行。

半个月一次分析也行。

泛读的话,就随便看看。

关键还是要对当年发生的一些大事有关注,甚至有些自己的见解。

-------------------------5其他金圣才的《新闻传播学笔记》,我买的是最新的版本2011年的,书店没有可以到网上买。

上面是各个新闻传播名校的历年真题和各科笔记。

上面暨大的题几乎没有,但它还是有作用的。

可以开拓你的眼界,扩展你的知识点,加深理解。

平时不用看,在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去集中看。

这本书我用一周左右去翻看的,来回翻看,特别有助于提高答题能力,因为上面有题有答案,你看的多就能弥补之前只看教材知识点,而组织能力不够的缺陷,翻完几遍,你上考场信心会增加不少。

主要是在掌握好所有教材之后,作为锻炼思维用的。

特别是上面的论述题,可以帮你很大的忙。

但是缺点是有的论述答案过于庞杂,这种庞杂其实也是对你的考验。

------------------------------------二,英语考得不高,准备确实不多,付出和成绩成正比,但前提方法合适。

英语基础还是单词,影响很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古人能有这觉悟,考研英语肯定不成问题。

背单词看似不重要,其实你可能做对很多道题,但是夹杂着技巧运气等等成分。

而到最后,考研英语有点反技巧的意思,并且生词较多。

不想在考场崩溃就早点在平时多准备。

背单词首先要选好单词书,本人用的新东方红皮那本顺序的单词书,很不好记忆。

说是联想记忆,恰恰相反,当你大量背的时候,相似的放到一起的结果就是弄混,一团乱麻。

所以不要顺序的。

其次那本的例句太多太简单,导致你阅读量大费时间还没效果。

所以建议选本以单词为主的书,例句不是那么重要,特殊的词才需造句。

买大本单词书就是买大本烦恼。

最后,背单词也是靠重复,也就是遍数。

比如一本书共100页。

做计划就要先分轮,比如一轮10页。

那么10天过一遍。

每轮最好能把前一轮快速过一遍。

整本书要过6轮以上,那时候就轻松多了。

不要觉得费力,实际上,前几轮最费力,越到后面越轻松。

本人悲哀的是过5轮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所以就放弃背了,那时候已经觉得离炉火纯青不远了,火候就差那么点呀。

还有一点,背单词时你会发现有些词每次过一遍的时候都记不起来,这时候就要动笔了,我是写在那页的上面的空白处。

每页都有几个。

这样的话,你可以每次只看上面的单词,省去看整页的。

而且看着单词,没有汉语解释,强迫你回忆。

再就是真题,真题用的黄皮的那本,感觉不错。

当然平时练习的一定是阅读了,每次做两篇。

时间充裕做四篇。

做完要马上对答案,之后马上自己去回头反思,而不是去看黄皮书给你的解释。

而且自己的错题反思要写出来,最好专门找个本写。

给出你那个题之所以错的理由,你当初根据什么选的那个错误选项以为它是对的。

以及,为什么正确答案是那个。

正反两方面都要分析道。

十年真题,最好多做几遍。

我做了大概两遍,也是因为时间紧。

大多人平时只重视阅读40分,但是事实上,上了考场才发现,写作30分那是相当的多呀。

由于本人作文准备很少,只是写过往年真题作文,所以有些吃力。

什么模板经典句型的还是要背一背的写一写的。

还有新题型,一定要研究过,5个空10分。

那是相当贵重的。

而且排序要错就错2个以上。

关键要逻辑正确,我做的时候就是由易到难填的。

而且很有把握。

完形的话,最好的准备其实是背真题,因为完形很奇怪,考察你的综合水平和积累。

而背的话,你可能有所领悟,真是不可言传的东西。

翻译的话,用一本很厚的书看,结果很晕乎,特别复杂。

最后看到另一本书的讲解,很简单,就是分段,结合。

感觉这么比较靠谱。

其他那么复杂根本是自找苦吃。

----------------------------三,政治最大的失误就是买了大本的《陈2000题》,做模拟题基本无用这是我的感想。

事实上政治就是背的东西,再加上考场上的审题能力。

审准了题,回忆知识点,组织答案。

模拟题在这三个方面其实作用不大。

因为各有比它更好的方法,练审题就是研究真题,练记忆就是看教材和笔记,练组织答案其实是前两者的综合。

最好是一本大纲,泛读。

几份笔记,马哲,政经,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法律,近现代史。

我感觉笔记太重要了,因为含金量特别高,条理清晰。

可以说最后是那几份笔记帮了我大忙,特别是给我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的话你会很有信心。

政治这种一次性的知识,基本考完就扔,真的没必要去费太大力。

背笔记足以。

但要拿高分就得多努力了。

--------------------------四,关于心态,生活,人际考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还是需要稳定的心态的。

基本上,可以放松意志,但不可以放弃信念。

可以偶尔的逃避,但一定要会重新站起来。

有时候早上起的较晚8点左右。

洗漱吃饭喝水完之后到图书馆已经快9点了,看着已经学习了两三个小时的战友们,你绝对会有点无地自容的,但是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事实。

学一个钟头也是学,千万别因为一个不大完美的开始了而放弃了后面努力的理由。

类似的崩溃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到最后,不是意志而是信念了。

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事,没有一个准备持久战的恒心是不可想象的,否则你从开始就注定失败淘汰和无奈。

生活方面,主要是自己的作息,身体状态,饮食。

作息的话每个人不一样,千万别盲从。

有的人每天学习16个小时,那是他。

而你可能只能学习10个小时。

而我平均每天学习9个半小时,睡眠比较多。

一般早9点到11点半,下午2点至5点半,晚上6点半到10点。

而且上午学习质量很差,主要靠下午特别是晚上状态比较好。

睡多久要看自己情况,以第二天不太困不累为标准。

另外就是注意身体健康,一周两次半小时以上的运动还是很必要的。

感冒的话,早吃药,因为一般一次感冒要一周左右,很浪费时间。

饮食上,注意营养,不要太油腻。

吃好有助于学好。

吃不好也不要烦恼,我吃了3个月包子单调但是比较省事。

这样其实不好,能吃好点就稍微好点,。

千万少去餐馆之类的,会丧人心志。

人际方面,一定要保持宿舍和谐,我们宿舍六个考研的,所以各方面还比较和谐。

其实和谐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需要你去主动维护,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五,关于各种经验之前也看过很多以往学长的经验贴,很有收获。

一般来讲,上一年学长的经验最重要,一定要好好体会。

最好多找几篇对比着看。

公共课的经验可以看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学长的。

但是专业课经验最重要的是所考学校所考专业的学长的。

最好把那些经验分条记下来,没事拿出来看看,很有指导性。

----------------------------------------------一、暨大新闻传播学2000~2013年真题(附2002~2010年详细答案,2012年学硕专硕各2套,2013年学硕专硕真题题目均完整)三大特色领先市面同类复习资料,纸张(1)真题答案最全面——全面汇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硕研究生考试2002年——2011年十二年真题及其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