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外国诗两首ppt课件

19.外国诗两首ppt课件


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 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一般 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鲜明,而 将主题含蓄地暗示读者。
课外拓展欣赏
致恰达耶夫
爱情、希望和令人快慰的声誉 并没有长久地使我们陶醉, 年青时的欢乐已成为往事, 象梦、象朝雾一般消退; 推荐阅读 : 但我们胸中还燃烧着一个心愿, 在命定的桎梏重压下辗转不安, 我们的心灵正在焦急地 谛听着祖国发出的召唤。 江苏人民出版社 我们正忍受着期待的煎熬, 翘望着那神圣的自由的时代, 就象一个年青的恋人, 在等着那确定的约会的到来。 趁我们还在热烈地追求自由, 趁我们的心还在为正义跳动, 我的朋友,快向我们的祖国 献上心中最美好的激情! 同志,请你相信吧:那颗 迷人的幸福之星必将升起, 俄罗斯会从沉睡中惊醒, 那时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 人们将铭记我们的姓名!
未选择的路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 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例子吗?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1.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 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例子吗?
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 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 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我们 曾学过的《在山的那边》和《行道树》 等都采用了这种写法。
食指其人
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 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 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 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 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 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 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 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 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19.外国诗 两 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普希金, 俄国诗人。 著名诗作有 《自由颂》、 《致大海》 等。
普希金像
亚历山大· 谢尔盖耶维 奇· 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伟大的民主诗人、小 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 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 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 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贵 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 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 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 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 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 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 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 而死,年仅38岁。
• • • • •
• • • • •
幽寂:幽静寂寞。 路径:道路。 延绵:延续不断。 往事:过去的事情。 回顾:回过头来看。
词语积累 ①忧郁:忧伤,愁闷。 ②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④幽寂:幽雅寂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词语讲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忧郁:愁闷。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启 示: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坚定性格, 把握人生之路!
• 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 意义。请指出下列事物的象征体。 • 1)小草——默默无闻的人们。 迎难而上的坚强者。 • 2)菊花—— • 3)寒梅—— 孤独的奉献者。 任劳任怨的人民教师。 • 4)粉笔——
2.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徘徊
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静。显得更诱人,更美 丽。”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 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 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 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但是 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是写人生之路的。人生之路 有许多,而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当 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许多 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就会对未选择的 路产生向往。诗人告诉我们:人生的选 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 重对待。
关于作者: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
1963)美国诗人。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 西部的旧金山。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 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
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 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 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山间》, 《新罕布什尔》,《西流的小溪》,《见证树》以及《林间 空地》等。
问题探究: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 “未选择的路”? 2.在诗歌表现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 “未选择的路”?
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 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以引起人们对 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以“未选择的路” 为题。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 亲切的怀恋”?
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强调一种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 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 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 人生。
5.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1.生字 忧郁(yōu yù) 涉足(shè ) 萋萋(qī) 路径(jì ng) 幽寂(jì )
复习
瞬息(shù n) 伫立(zhù ) 足迹(jì ) 镇静(zhè n) 延绵(yá n)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忧郁:愁闷。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瞬息:一眨眼一呼息的短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伫立:长时间站着。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旺盛。
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弗罗斯特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普希金小说选》封面
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 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 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 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 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 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 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 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 理想,相信光明必来, 普希金在流放期间的乡村 正义必胜。
听课文录音
诗人书房
普希金博物馆
圣彼得堡的普希金塑像
2.在诗歌表现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乐观积极; 《未选择的路》则表现有些忧郁。
3.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 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 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普希金抒情诗选集》
相信未来(节选)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一册)
诗人食指
•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 怀恋:怀念。 现在却常是忧郁: •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 • 仁立:长时间地站着。 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 •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朗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 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 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 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 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 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 未来,现在身处逆境,只是暂时的, 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 念。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 /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讨论、探究
我的灵魂在珍贵的诗歌之中。
——普希金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 亲切的怀恋”? 5.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