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得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非营利性的指标主要有(ABC )。
A.组织的宗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B.组织的利润是否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C.组织的资产是否可以转变为私人财产D.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是否密切2.( C )也可称为民间性,这是非营利性组织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
A.正规性B.非营利性C.非政府性D.自治性3.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特征主要表现为(AC )。
A.自愿参与或退出B.组织的所有收入都来自志愿性捐款C.奉献工作D.组织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4.中国人民大学王名教授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将组织分为(AD )。
A.公益型非营利组织B.慈善基金组织C.医疗保健组织D.互益型非营利组织5.目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ABCD )和事业单位。
A.社团法人B.民办非企业单位C.基金会D.未登记或转登记社会团体6.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依据(A )将非营利组织分为12个大类,24个小类。
A.所属产业的不同B.组织的利益关系和目标不同C.从事活动的类型不同D.未登记或转登记社会团体7.在后来兴起的慈善事业中影响较大的有(BCD )。
A.教育事业B.官办慈善事业C.宗教慈善事业D.民间慈善事业8.哈贝马斯是公共领域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是:(ABC )的讨论A.自由的B.理性的C.批判性的D.社会性9.治理一般带有下列哪些特征(ABCD )。
A.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C.治理既与公共部门相关,也与私人部门相关;D.治理是持续的互动,而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
10.公共物品带有以下哪些明显的特点:(ABCD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C.生产公共产品的收益也具有非排他性D.非营利性11.非营利组织的具有哪些缺陷:(ABCD )A.慈善不足。
B.非营利组织往往存在家长作风C.非营利组织的业余性D.非营利组织对象的局限性12.所谓制度,是指人们承认、接受和愿意遵守的一套合法的规范和行为。
它由哪些部分构成:(ABCD )A.得到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B.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C.实施机制D.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性和意识形态等13.非市场的交易可以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发生:(AB )A.在没有市场的场合,以及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B.在没有政府的场合,以及在政府活动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C.在有市场的场合,以及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D.在有政府的场合,以及在政府活动的交易成本过高的场合14.非营利组织所体现出来的(ABCD )等都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产品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A.互相信任B.团队精神C.平等D.参与15.理性人假设认为影响个人策略选择的内部变量有哪些:(ABCD )。
A.预期收益B.预期成本C.内在规范D.贴现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非营利组织:答: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2.公民社会:答:是指介于国家和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的领域及与之相关有价值或原则。
3.治理:答:是各种公共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他们共同事务的众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到协调并且联合起来共同采取行动。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答:正规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
2.结合我国国情及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简述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答:目前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分类标准是大体参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而进行的分类,具体分为:(1)社会法人。
我国目前的社团主要包括社会团体、济团体和政治团体。
(2)民办非企业单位。
在我国主要指各种民办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图书馆、美术馆、宗教组织、其他社会服务和福利机构等。
(3)基金会。
按照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这里的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条例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4)未登记或转登记社会团体。
这类组织由于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无法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于是采取多种变通的方式以便生存和活动。
对于这类组织应积极加以引导和规范,而不是加以取缔。
(5)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概念,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像学校和医院等部门。
3.善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答:合法性、透明性、法治、责任性、回应、有效。
4.简述奥斯特罗姆提出的自主治理八原则理论。
答:分享资源单位的个人或家庭之边界界定清晰;使用、供给与当地具体情况相适应;集体选择安排;有效监督;违反规则的分级制裁;低成本的冲突协调机制;对组织权的认可;分权制组织。
四、论述题(15分,从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1.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互动。
答: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不明偶然的,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背景。
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下列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市场经济的发民。
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2)政治体制的改革。
政府再改造行动推动了西方国家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也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和空间上的支持。
(3)公民社会的兴起。
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公民社会的兴起是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
(4)历史渊源。
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这一渊源主要是指历史上致力于自由结社、慈善事业和社会优先的传统。
除经上因素以外,市场失效、政府失效等理论的完善也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国际上兴起的一些非营利组织还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因素的影响。
2.论述公民社会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答:(1)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土壤和温床,一个地区公民社会的发展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当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2)非营利组织既是公民社会的主要组织实体,也是公民社会文化价值特征的主要倡导者、传播者,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实际上是公民社会中公民意识的一种表达,它是非官方性、非营利性自愿性、自治性等特征,使它成为一套归适合从下而上发展,构建发达公民社会的组织形式,是公民社会的核心要素。
(3)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核心部分,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反映和表达公民社会意愿,培养了民间交流和自主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增强了社会成员的个人自我管理能力。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最早的非宗教性质的操作类非营利组织则是1863年由亨利·杜南特在经历索佛利诺战役之后组建的( B )。
A.泛英反奴组织B.国际红十字会C.妇女国际非政府组织D.反鸦片贸易的英欧协会2.1998年,(A )被授予在联合国大会上享有除投票权以外的所有成员国资格的权力。
A.巴勒斯坦解放组织B.无国界医生C.国际禁止地雷运动D.国际红十字会3.德国公益性组织的主体是社会福利服务,主要类型是(ABC )。
A.社会服务B.卫生保健C.教育事业D.航天科技4.非营利组织在香港又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而存在,因此也称作(C )。
A“第一部门”B“第二部门”C“第三部门”D“第四部门”5.澳大利亚的非营利组织其活动领域上大多数集中在(ABCD )等方面。
A.教育B.社会服务C.科技D.医疗保险6.俄罗斯非营利组织主要类别有(ABCD )。
A.企业慈善机构B.私人基金会C.中介组织D.社区组织7.宋代在民间出现了各种互助性、慈善性的民间组织,其中包括(BC )。
A.大成教B.义仓C.义社D.天地会8.关于20世纪初到1949年阶段的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是(ABC )。
A.多数由民间团体和个人自发组织B.具备一定的自治特性和独立地位C.包括互助与慈善组织、学术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文艺性组织等D.多数由官方组织发起9.关于1949至1978年间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是(BCD )。
A.具有较高的独立性B.1950年9月制定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C.非营利组织的政府管理的色彩较为浓厚D.“文革“期间的非营利组织发展陷入“瘫痪”状态10.行业协会的职能包括(ABCD )。
A.行业自律B.为企业服务C.协调、监督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D.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11.社会公益领域中的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BCD )。
A.商会B.慈善组织C.公益性基金会D.志愿性服务组织12.如果社会团体(ABCD ),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活动范围进行活动B.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赠、资助C.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D.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13.下列关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的表述正确的是(C)。
A.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均可享受免税优惠B.基金会在金融机构的基金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享受免税优惠C.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经海关审查无讹,可以免税D.在消费税方面,中国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14.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的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文件之日起(B )内完成审查工作。
A.15日B.30日C.45日D.60日15.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主要包括(ABC )。
A.捐款者与公众的监督B.媒体的监督C.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的监督D.政府监督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第三部门:答:非营利组织在中国香港又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而存在,因此也称作“第三部门”。
2.联合国咨商地位:答:是指具备出席和参加联合国下发机构会议的条件。
3.双重管理体制:答:是指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和业务管理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体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经社理事会通过的非营利组织的三类地位。
答:(1)全面咨商地位的中际非营利组织;(2)专门咨商地位的中际非营利组织;(3)注册地位的中际非营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