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教师的社会责任

试析教师的社会责任

85
甚至忽略。这种导向会使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职业 道德的要求[5]。
四、教师社会责任的构建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些教师的思 想和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背道而驰,工作 中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损害了教师 的形象,影响了教学秩序和学校风气。因此,时代 呼唤教师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促进教育事业的发 展,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三 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教师自觉承担和履行社 会责任。
化和规范性。制度可以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使 教师逐步地把制度中的各项要求和规定转化为自 身的自觉行为; 可以通过其硬性的规定来约束、遏 制不负责任的思想和行为的滋长和蔓延; 可以为 教师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 用,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作为引导和保障,教师责 任的承担就可能大打折扣。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教师; 现状分析
[摘 要]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然而,近年来教师履行
社会责任的情状并不乐观,教师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在价值观念和职业行为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
在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学校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是重要因素。因此,应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
( 三) 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作为教师,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不断学习 和提升自己,积极地迎接时代的挑战,勇于开拓创 新,深入探究职业道德规范,做到无论是否有外在 的约束和监督,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自愿地遵 守规范。教师应认识到自身职业的重要性,认识 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尊重、珍爱自己的教 育对象,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建立民主、 平 等 的 师 生 关 系,帮 助 学 生 形 成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教师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其职业的认同 感与责任感也必然随之增强。
教师的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是一些硬性的规 定,而教师的道德责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教 师主体形成的一种信念系统,因而不具有强制性。
教师的道德责任是教师社会责任的主体,是教师 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升华,是推动教育事业发 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 作用[2]。
二、我国教师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收稿日期]2011-12-10 [作者简介]杨阳,女,江苏丹阳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致出现了价值观念失衡等违背社会主义的现象。 一些教师认为,业务工作相较于政治工作更有现 实意义,只要认真开展业务工作就可以了,因此对 学习政治理论产生抵触情绪,对党的基本路线和 方针政策不熟悉,对时事焦点不关注。极个别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在一定程 度上造成了学生思想的混乱和困惑。
( 一) 实施公众监督,完善校外问责机制 教育问责制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改革 的一个重要 内 容[6]。 上 级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对 校 长 问责、校长对教师问责是我国长期实行的教育问 责方法,却忽视了公众、家长、新闻媒体的问责权 利,致使问责制落空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有关 部门在设立教育问责制时,必须让公众参与到监 督与管理教育的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公 众的理解和支持,并且能促进责任人增强责任意 识、提高履行责任的能力。教师社会责任的履行 与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应当在全社会形成一种 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 氛围,积极引导教师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 二) 推进校内制度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教师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学校制度建设是分不 开的,学校要科学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管理的制度
三个方面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公众参与到监督与管理教育的实践中去,积极引导教师自觉承担和履
行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G451.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425( 2012) 01-0084-03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的责任已不仅 仅是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科 学技术教育,使其具备必要的技能为国家的建设 作贡献,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 的远大理想。
状态。 2. 经济方面的压力大 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刚上岗的青年教师,正处
在人生事业的起步阶段,却又面临着结婚、培育子 女、购置住房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国家相关政策 的改革给他们经济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大量 的物质需求与有限的工资待遇、执着的事业追求 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部分教师的道德观念就产 生了变化。
一、教师社会责任的内涵
我们通常把教师的社会责任分为职业责任、 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其中,教师的职业责任 是指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有 传授文化知识的能力,工作上要不断精益求精,具 有 学 术 道 德 和 创 新 学 术 思 想,推 进 文 化 的 发 展。 教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教师除履行普通公民的责任 外,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方 面的法规履行规定的责任,例如遵守规章制度,贯 彻国家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 进行法律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教育和爱国主义教 育、法制教育和民族团结思想,带领学生开展有益 的社会活动[1]。 教 师 的 道 德 责 任 是 指 教 师 通 过 学习和进修对教育本质和发展趋势有所认识,自 觉自愿承担的责任。
激励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以促使个体 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探索和完善合理的激励机 制有利于促使教师履行社会责任。根据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主要包括: 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学 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只有这 样,才能激发教师的事业心、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从而达到强化责任感的目标。
( 二) 职业行为失去准则 教育事业是公认的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它关乎一代代青年的健康成长,与人类文化的传 递、传承、创造和发展息息相关。教师正是教育事 业的主体,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个体精神的 提升和发展的重要角色。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是真 正合格的教师,其标准通常被人们归结为: 是否热 爱教育事业,是否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以及 能否履行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历史上和现 实生活中有许多教师对教育事业有一种执著精 神,在教育事业中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教师不胜 枚举。 然而,在社会变革的今天,一些教师时常处于 倦怠状态,工作投入减少,热情丧失,事业心下降, 创造性低; 有的教师只追求年级之间、相同课程之 间的分数排名,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发 展; 有的教师不注重社会交往,经常以消极的态度 对待同事,使得自己与同事之间关系恶化; 有的教 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尊重和爱心,以冷漠的态度对 待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 有的青年教 师对学生不公,平时上课敷衍了事,考试前给学生 划范围、勾重点,考试时对一些学生的舞弊行为任 意放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3 卷 第1 期 2012 年 3 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J. of Xuzhou Normal Uni. ( 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No. 1 Mar. ,2012
试析教师的社会责任
杨阳
(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YANG Yang
(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analysis
Abstract: The teach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central concern nowadays. The lacking the awareness of so-
[参 考 文 献]
[1]田秀云: 《教 师 责 任 的 依 据 及 责 问 方 法》,《中 国 高 教 研 究》, [4]傅道春: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2006 年第 3 期。
[5]徐建平: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
[2]何秋敏: 《高校教师的道德责任》,《求实》,2004 年第 11 期。
位论文,2004 年。
[3]韩松: 《浅谈当前高校教师的角色变化》,《工会论坛》,2005 年 [6]司林波、孟卫东: 《教育问 责 制 在 中国 的 构 建》,《中国 行政管
第 4 期。
理》,2011 年第 6 期。
An Analysis on Teach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我国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地遵守教育法规和 职业规范,工作中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他们不负 众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但我们也必须同 时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一些不 良风气也正侵蚀着教师队伍。
( 一) 价值观念失去重心 例如: 有的教师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得失心强 烈,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争着表现,对利小或没利的 事情一味地退缩,不愿做艰苦平凡的工作; 有的教 师为了挣钱积极投入“第二职业”,不把主要精力 放在学校教学上,从而造成了时间的流失和精力 的分散,影响了教学工作。这些行为都是有悖于 教师伦理道德的[3]。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要求教师 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地学习并提高政 治理论素养,切实肩负起历史和国家赋予的崇高 责任。可是,当前一些教师在不良思想文化的影 响下,不把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放在重要地位,以
三、教师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分析
部分教师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失衡和职业行 为失范等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教师自身 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和评 价体系等因素。
( 一) 自身因素的影响 1. 部分教师心理不成熟 教师大都是经过高等教育后直接走上工作岗 位的,青年教师的社会阅历相对简单,受挫能力较 低。从生理发展看,他们已基本成熟,在学校也阅 读了不少的书籍,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环境中, 缺少对国情民情的具体了解和对社会道德意识的 思考体会,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直接体验,在思考人 生和社会这些严肃问题时,常常处于反复无常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