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大管理工具

十大管理工具

十大管理工具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管理者的常用管理工具标签:分类:管理者的常用管理工具序管理者其实和领导者并非完全一样。

管理者的层次从某种角度略低于领导者。

领导是一门艺术,那么管理更多依靠的是技术。

领导者过多依靠的是长期经验和经历所形成的个人魅力,被领导者享受的是心理精神的升华;而管理者更多的时候依靠的是授权和专业性,被管理者得到的更多的是激励和知识经验学习。

领导者关注的是企业方向、企业文化、价值责任等,他需要解答的问题多是企业是谁,为什么是这样,将来会怎样,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等等。

而管理者更多关注的是选人用人、激励创新、发展战略、生产营销、财务核算等等,解答的问题多是赚钱了没有,如何赚更多的钱等等。

在中国的企业中,唐骏可以算得上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甚至在某些角度已经上升到领导者的水平。

有一次,一个西南区的经理要辞职跳槽。

当时唐骏正在澳洲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

闻听此消息,唐骏打了一个电话问“你想好了吗”“我想好了”。

于是唐骏,马上请假,坐飞机辗转到昆明,而后又做几个小时的汽车找到这位经理。

但是让人意料之外的是,唐骏和这位经理仅仅是聊了半个小时的当地天气等话题,然后又急急忙忙飞回澳洲继续参加会议。

第二天,很多行业杂志,纷纷发表文章,说唐骏不远万里,放下重要会议,挽留某某经理。

事后,人们问唐骏,您当时作为CEO,为什么还要对一个小小的区域经理做如此努力,而又听说你跟他没有说过一句挽留的话,只是见面谈谈家常,这又是为什么。

唐骏解释说,这样做,主要是给这位经理留足面子,也让挖他的公司觉得挖到了难得的人才。

我们不难理解,在区域经理提出辞职的时候,如果挽留住他,万一挖他的那边真的是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岂不埋没的下属;如果不挽留,那边万一是一个陷阱,岂不是把他推入人生发展的深渊。

既然已经明确想好了。

那么艺术性的处理,让挖人者和被挖者留足面子,同时也给自己留足面子,获得被挖者及业内人士的尊重景仰。

这不愧是“一箭三雕”的做法。

这种高明的做法,多赢的结局,已经显示了唐骏不但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也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

这就是管理者与领导者完美的结合与体现。

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一一总结过去,总结自己或者身边人的管理经验,化作点点碎碎的文字,与大家共享,并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指教,让我们共同成长。

管理者的常用管理工具之一会议管理对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个层面的管理者来说,会议都是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

您经常开会吗您的会议组织效率高吗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开好会。

1、会前要准备材料。

准备好材料,主要是议题、方案、参与者、时间、地点的通知。

这个通知不是简单的会议通知,还要有会议的讨论内容,多套的备选方案以及各个方案的优略点,主持人倾向选择的方案等等。

真正的会议时间,不是讨论“可行与不可行”的问题,而是讨论“选A方案”还是“选择B方案”的表决。

会议时间大部分用来表决,就要把内容印发材料,在会前通知下去。

2、会中主要用来表决。

与表决内容无关的内容,在表决完之后再谈,有意见的如果不是大多数,那么请主持会议的人在会后做各个击破,与有不同意见者单独深度交换意见,逐个说服。

3、会后要有会议纪要。

正式的会议,要有会议纪要,不管总经理或老板是否参加,如果有可能都要抄送一份给他。

如果没有书面记录,哪天最高领导违反会议后的共识,局面就会比较难以收拾。

另外,纪要上涉及重要的共识,如一致同意会后采取的行动方案,最好要有所有参与者签字确认。

重要事项,签字备忘,主要用来追溯事后执行不力者的责任。

4、非正式会议要占到会议总体的70%。

不要有事没事,都装模像样的扎在会议室内开会。

人的精神集中时间不会超过45分钟,一开好几个小时的会议没有太大必要。

所以要让非正式会议占到你全部会议时间的绝大部分。

正式会议一定是坐着开的,而非正式会议一般都是站着开。

当您发现现场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马上走到员工中间去,把手一拍,把人聚拢过来,一次会议不超过5分钟,一次会议只解决一个问题,这就是非正式会议。

它的三个特点:站着开的,到员工中间去开的,只为说一件事而开的。

这种非正式会议,主要解决现场发生的问题,沟通各方的工作进度,鼓舞士气、提请注意事项等等。

管理者的常用管理工具之二时间管理时间是无价的,时间是有成本的。

我经常出差,陪妻子购物的时间很少,在一起的时间总是显得弥足珍贵。

每次看到她与售货员滔滔不绝的砍价的时候,我就会说,你看你与她磨蹭了半个小时,仅仅省了10元;可不可以我给你10块钱,把那半个小时的时间陪我说会话。

当然,女人的砍价过程中,重要的还是享受那种乐趣和成就感,这与大部分男人的感觉不一样。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大凡一个成功人士,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

我们都如何怎么管理时间呢1、一日之计在于昨晚。

一天的工作成效,在于昨天下班时候所做的计划。

要想抓好时间,就要抓好计划。

坚持每天下班前,回忆一下今天的收获和不足,然后再制定好明天的计划。

(同理,周末制定好下周的计划,月末制定好下月的计划等等)2、一天只做好一件事。

贪多嚼不烂。

一天能够做好一件漂亮的事情就不简单了。

也许你一天会做很多事情,但是应该要求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尽力把它做的极致。

一天开始,上来就先把这件事情做到100分,再开始其他繁琐的事情,而这些琐事你可能做及格就行了。

一天只做一件事,是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我们能够沉下心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么成功就更近了。

试想,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学的很多,但是专业差很多。

但是如果,从小学开始,十几年的时间,全用来学武术,差不多是武林高手了。

如果全用来学围棋,差不多是业内大师了。

只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况且很多人又不可能如此沉下心来或兴趣不在于此。

3、最好的时间,给最有效益的事情。

一天最好的时间,应该是上午的10点左右,下午的3、4点钟,大脑都处于兴奋期,国外的试验表明,这个时间段工人在生产线上出现废品的几率最小,一般都把最重要的订单放在这个时间生产。

后来,我发现我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最容易受到拜访电话等的骚扰。

我想那些电话营销员大概也明白这个时间段的重要性吧。

一天当中,不速之客的来访、陌生的电话、邮件等等打扰也是时间消耗的恶魔。

应该把最不经济的时间用来做这些事情。

陌生的电话,交给内勤或者前台。

没有预约的来访,尽量拒绝。

有预约的访谈,尽量全部安排到下午4点以后。

反正也是精神懈怠的时段,用来和到访的业务人员聊聊,还能换换脑筋,不妨是一种放松的手段。

时间管理是一门大学问,简直可以写一本书。

这里只是凤毛麟角,供大家在垃圾时间里,精神放松,消磨时光,一笑而已。

管理者常用的管理工具之三便签管理大文豪托尔斯泰,经常把美丽的语言记在随身携带的卡片上;英特尔总裁格鲁夫,经常会拿着小本子跟你询问,他记录的是否是你想说明的要点,如果确认还会把复写联撕下给您。

总之,使用便签已经是很多成功人士的良好习惯。

那么如何用好便签本呢1、做备忘录使。

主管临时交待了一个任务,你可以记下。

主管跟你谈话,你可以记下谈话要点的一二三等,当这些记录完成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

还应该问上一句:“你刚才说的是否是这个意思……,对吗”。

我想当一个领导者,看到你这么做的时候,除了感觉你专业外,还会对交办的事项更加放心。

2、当记事本使。

随机记录那些陌生的来电、邮件等联系方式;记录出差中的花销、费用等;记录短会、集体活动等要提示的注意事项、关键控制点;记录钱款往来,有了这样一个小本,至少不用担心借了钱,忘了还,伤和气。

当你把这些东西记下的时候,同时就会解放你的大脑,腾出你的精力,让大脑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3、用作留言使。

一类是用作工作上的。

分配下属任务,交待他们的办理事项。

例如当你要求员工发一个邮件的时候,你可以把要发给谁、确认电话、联系邮箱、信件主旨、要求回复时间等等要点写在纸条上,放到员工面前。

这样可以提高你们两个人的工作效率。

另一类是情感的沟通。

善意的提醒或者指导批评,你都可以写在这个纸条上,悄悄的夹到他的文件夹里,不触及他人,不伤及他的脸面。

祝福话语也可以这么做,一对一的沟通,更显真诚。

比如给同事“中午不用回家了,我帮你订了饭。

”这样的温馨纸条,更会增加你的魅力。

作为便签管理,我们不仅自己使用,还要提倡下属使用,让那些容易害羞的员工,后者让你容易害羞的语言,化作那美丽的便签,成为工作、学习、生活的好帮手。

在工作中如此,在家庭生活中,当你出差时,留下一张带着香味便签,“我去某地了,半月后回来。

你要照顾好自己,冰箱里有鱼,刚炖好的,别忘了吃”。

这样的便签,更是能增加彼此的情感,增进生活的乐趣,不是吗管理者常用的管理工具之四惩戒管理惩戒管理,是管理中的难题。

但也是管理者绕不过去的沟。

事实上,总有不听话的人出现,总有不顺心的事发生。

要做到惩戒有效,可能更多的是事前的预防。

1、平时不要和下属打成火热,无话不谈。

爱护员工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过于亲密无间,在下属面前,过多暴露自己的无奈,是无益于你日后的管理的。

大家都知道你那点“糗事”,你以后还怎好意思惩戒他们;即使你有决心,你也会在一片哄笑声中或背后的不掩而笑中,下不来台的。

2、端正心态,惩戒是必不可少的。

纵观历史,即凡严刑峻法的皇帝,尽管为世人诟病,但大都有所建树,而相反那些仁君,大都烟消云散,了无痕迹。

所以,做管理者,就意味着做不成“老好人”。

要做“老好人”,就做不成“管理者”。

3、惩戒的核心是用威不用刑。

制度规章摆在那里,不是为了“治谁”,而是为了“逼谁”。

立法之根本,是要使用惩戒的威力和影响,是针对那些没有“踩到红线”的人,而不是已经踩到的人。

4、规章制度顺应民意,以便逼其“自行了断”。

所有的规章制度,立法之前,最好公示征求意见,而不是自己主观臆断,出了事,你还可以追问“你当时是怎么说的你说自己该怎么办吧”。

从多数民意来的规章制度,一旦发现破坏者,不严重的情况下,都可以用这种办法“将军”,来个“自行了断”,罚他个“心服口服”。

5、违禁以案例为主,上任第一事是制度学习和考试。

条条框框,理解起来容易有偏差。

所有的违禁,最好有案例举证。

所有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应该在刚上任,就要召集一起学习并考试。

不过关者,继续学习。

6、警示用语要有措施后缀。

很多工厂都有“严禁吸烟”的牌子,但是如果吸烟了又会怎样,没有人知道。

但是香港所有的标语,都在后边加上一句,违反了如何处理的字样,使观者一目了然。

例如“严禁吸烟,违者罚款100元”。

有了后果和代价,有意违反者自然会在心里清晰和明了。

7、罚款要公益化。

罚没所得,如果其行为对大家都有影响的,应该以大家聚餐、集体唱K等大家都能参与的公益活动消化掉,减少被罚者的“个人恩怨”。

如果被罚者的行为仅仅是对自己有影响的,且数额较大的,如酒后驾车等,最好是罚款根据其个人悔过改进表现,找个机会私下里退还本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