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提要:为满足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实现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挖掘,本文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RDSS)结构并试着讨论了决策支持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人力资本结构设计1.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许多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功能范围,也从单一的工资核算、人事管理,发展到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的全方位解决方案,这些领域包括人力资源计划、员工考核、劳动力安排、时间管理、招聘管理、员工薪资核算、培训计划、差旅管理等,并同ERP中的财务,生产系统组成高效的、具有高度集成性的企业资源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HRMS)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计算机工具,可以将企业中从员工招聘、岗位和组织机构设置、培训、技能、薪资和福利、绩效到离职管理等几乎所有与企业里最重要的资产——人相关的信息用数据库统一管理起来,有效地避免了原先山于人力资源相关数据的离散存储而造成的信互不相容、史新和共享困难等问题,使得企业内人力资源的管理得以走向标准化、科学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但传统的HRMS多是基于C/S Client/Server)结构,但对于大型的、复杂的企业应用有其不足:不能集中控制,安全性能差,客户机负荷重,可维护性、可重用性较差。
采用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 DSS),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能更充分地利用公司的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基于此,本文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RDSS)结构,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应用作一些探索和研究。
2. HRDSS系统结构设计综合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及业务分工情况,在系统划分方而把关系紧密,数据采集、交换、加工分析路径最短,业务相对独立的一些职能划归为一个子系统,尽可能地使一个功能子系统属于一个职能的管辖范围,以便于今后各子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同时考虑为了有利于子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维护,各子系统之间应相对独立和相对稳定,因此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划分为:(1)人力规划子系统。
针对公司业务的需要,按人力未来的需求发展作出的时期规划,包括人力需求预测、人员招聘计划、人员培训计划、人力运用计划。
(2)勤绩考核子系统。
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计发工资奖金、劳保福利等待遇的重要依据。
(3)员工奖惩子系统。
根据公司需要制定奖惩标准,及时显示员工奖惩情况。
(4)人事变动子系统。
员工调职与晋升、员工任用、解雇及辞职。
(5)薪资奖金子系统。
制定公司各级的薪资、奖金标准。
(6)员工保险子系统。
员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基金、企业意外赔付等。
(7)人事档案子系统。
员工人事资料、工作业绩档案、培训档案。
HRDSS系统结构框架、HRDSS系统结构、HRDSS的数据库技术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HRDSS系统结构框架图2 HRDSS系统结构图3 HRDSS中的数据库技术3.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要引入决策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企业人才发展的基石,对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规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进企业需要的员工,为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储备适当的人才,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坚力量的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通过科学有效地掌握企业员工的情况,可以为企业培养选拔人才、丰富和扩大后备干部储量、建立完备的后备干部数据库提供基础数据和全面考核,帮助企业领导科学选拔干部,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RMD)的设计思想及其子系统的功能框架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HRMD)有获取、整合、开发、激励与控制五大职能。
具体体现在人事管理、劳动工资、技术职称、职务任免、培训教育、社会保障六大模块中,何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结合。
说何个模块相互独立是指何一个模块都自成体系,有独立的操作流程。
说何个模块有机结合,是指何一个模块的运行都和其他几个模块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比如说员工职务的晋升、降职,岗位的调动、转换都要结合其绩效考核的结果,并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
所以,在制定各个模块制度的时一候,也要考虑到相关的其他模块,并与之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了一个完整、有机、有效的现代人力资源体系,才能有效发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威力。
1.人事管理人事信息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人力规划:满足企业从企业战略规划制定公司人力资源需求规划的需要,可制定招聘人员的时一间、级别、类型、知识技能和素质等。
(2)组织架构:满足企业集团化多层管理的需要,进行组织架构的设置和调整,并可满足矩阵管理、虚拟团队、临时性组织等管理要求的业务管理组织。
(3)招聘资源库:可对本企业招聘所需的媒介进行管理,对不同地区的招聘媒介、其影响范围、所需费用、所适合招聘的人才类型及联系方式等进行归类和记录。
(4)招聘管理:包括人员及岗位需求与中请管理、招聘计划制定、面试通知发布、应聘资料筛选处理、发布人员录用通知等。
(5)招聘计划:提供“用工申请”和“直接拟定”两种制定招聘需求方式,内容涉及招聘活动负责人、招聘活动安排、相关部门人员支持等;系统也提供网络招聘方式。
(6)选拔甄选:满足企业自定义选拔和甄选流程的需要,选拔和甄选结果经汇总记录以供查询。
(7)入职处理:完成新员工的入职手续。
(8)档案维护:满足企业对员工个人档案的管理,如工作经历、专业技能等。
(9)提醒功能:系统自动提T转正通知、离退休通知、生日祝福等。
(10)权限管理:根据管理人员、员工及用户组的不同职责对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2.劳动工资目标绩效管理注重实绩的考核管理。
(1)岗位编制:满足对企业各部门的人员岗位编制和管理。
(2)考核设置:提供“自动启动”、“人工干预”两种方式的绩效考核方式,绩效考核结果记录进绩效管理数据库,以备查询及统计。
对不同管理者和员工可设置不同的考核要素、考核模式、考核周期及考核起始时一间等。
(3)薪酬管理:满足企业凭绩效取报酬,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需求,并可方便地查看薪酬的各种图表。
(4)目标管理:可通过“上级下达”、“员工自制”两种方式选择目标的制定方式,各项考核目标可增加权币值注明工作的重要程度并最终考核评分。
(5)过程管理:满足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员工进行周期性的工作指导,以利于对员工作出更准确的考核依据o (6)考核结果管理:提供员工考核结果的分值统计及民主评议,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和民主评议两项最终按不同权重计算出考核结果。
(7)奖励惩罚:记录何位员工奖惩情况及原因、时一间。
3.技术职称(1)职称管理数据库:将企业员工的职称情况按专业分类,利于企业领导及时掌握员工的职称情况。
(2)职称目标管理:将企业员工的职称情况与员工从事岗位所要求的技术职称相对比,对需要职称的岗位,鼓励或要求具有职称资格。
鼓励员工为提高业务能力,自主参加社会职称资格考试,如计算机技能、会计师、评估师等。
(3)职称中报体系:申请人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填写令业技术职称中请表,主要填写近3年能反映本人业务水平的工作总结、技术报告、论文、译文等资料。
部门主管对中请人材料审查,填写部门息见。
在公司权限范围内的评审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司权限外的职称中请,提出推荐意见,呈报上级主管部门评审。
将批准证书颁发给中请员工,并记入员工个人档案。
4.职务任免(1)职位体系:根据具体的组织架构可制定相应的职位体系,职位体系可将按照工作性质、职位等级、职位名称、职位说明书进行管理。
(2)职务晋升体系:努力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员工开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的通道,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3)人事任免处理:可在线处理员工职务聘任、调动、离职等。
员工职务的任免通过企业决策层决定后在员工数据库中将基础资料做相应修改,将任免通知书发给员工,并记入员工个人档案。
5.培训教育(1)培训体系:企业可针对人员工作类型和级别制定本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发展体系,根据企业培训体系,通过培训计划制订企业在某时一间段内所安排的培训内容、地点、时间、受训人员、培训方式、培训预算,并最终能满足现代企业的基于Internet的在线培训。
(2)培训资源库:可对本企业培训所需的相关师资及机构进行管理,对不同的讲师或培训机构(如学校、顾问公司)其培训水平、培训优势方向、师资力量、所需费用、可进行的培训内容、员工的培训记录等进行归类和记录。
(3)培训管理:满足企业对培训情况的统}I-,对培训资料的归档等。
并能满足现代企业基于Internet的在线培训。
6.社会保障:权限——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统称“三金”)管理(1)社会保障体系:企业依法为员工建立并缴纳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补充医疗等企业补充保险。
(2)账号自助管理:企业员工可根据账号自助查阅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及余额情祝等。
参考文献:[1]高洪深.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策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孙焱林.使用现代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董志超.企业管理的0. 618——人力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HRMD) [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2002.[4]薛献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经济经纬,2005, (1):93- 95.[5]吴梅梅,刘润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 (2):119-121.[6]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第3版.北京:洁华大学出版社,1999:232-252.[7] Jiawei Han, Micheline Kamber.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M].Morgan Kaufinann,2001: 124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