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开题报告2

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开题报告2

2城市网格化的应用分析
2.1 城市管理网格化
池忠仁, 王浣尘, 陈云等人在2008年《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中提出,上海市长宁区网格化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网格单元为基础,建立了指挥、监督两大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推动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和有效解决,实现了市、区、专业部门和监督员的四级联动、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12]。长宁区打破原有社区领导“分管制”,将各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实行“网格长”负责制。(即全区作为一个大网格,社区为中格,每个片区作为小网格),按照“服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将18个社区划分成114个网格,建立“网格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兼任)──居委会专职(专干)工作人员(区包点科室工作人员)──保洁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的网格管理形式[13]。2004 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创城市网格化管理,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再造工作流程,为解决东城区城管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14]。
2.2城市网格化管理标准化
在网格化管理标准研究方面,国家建设部在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实际应用的基础上,于2005年制定完成了三个国家城镇建设行业标准,分别是《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 制定网格工作人员的“三活”(即社区工作人员对责任网格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源准确掌握,成为本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即每个社区工作人员要对所负责区域的情况掌握到位,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到家”(即走访帮扶到家、意见梳理到家、感情沟通到家、工作细致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工作标准,理清网格工作人员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规程,便于社区工作人员月度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
姜爱林, 任志儒在2007年《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中研究山西长治建立了“三位一体”、“四级互动”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运作模式,可统筹整合全区各类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有效汇集相关数据和需求信息,实现了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协同办公,简化了群众办事环节,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试点开展及信息系统模拟运行6个月,共征集群众意见1236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40余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苗头,化解在初期,构建起了“党建引领、平台支撑、三位一体、开放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15]。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网格化城市管理方面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总体分析存在以下特点,一是系统研究多,专业研究少;二是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三是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而本文对于三亚市河西区社区管理领域开展网格化管理应用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研究空白阶段。本文的研究,为其他城市的社区管理变革提供了实例,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部分,通过对河西区的18个社区的114个网格的组织机制的体系、运行和效果进行分析,指出目前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第三部分,通过调研河西区的社区管理工作机制的理论和流程,提出河西区网格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是推行“三级网格”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第四部分,研究河西区的网格化管理架构,及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2.3 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化
在网格化管理中,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有了一份“责任田”,将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内容全覆盖。社区工作者实现由“专人专职”到“一岗多能”转变,网格长既负责网格内的所有事务,又负责自身的专业事务,充当发现、管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
孙建军, 汪凌云, 丁友良等在《从 “管制” 到 “服务”: 基层社会管理模式转型——基于舟山市 “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 实践的分析》一文中提出,研究舟山市的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发现,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近30个部门应用,包括人、事、物、场所、机构等,然后通过拓展信息录入渠道,比如短信、电话、门户、平安队员上门走访、其它治安、司法、信访等数据接口,然后在由网格长分派任务,责任到人,办结率达到99%。至2010年底,浙江省已全面建立并完善了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2010年底,系统获得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贺国强考察系统后指出:网格化管理系统整合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资源,强化综治维稳机制,既是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也是基层党建的创新[16]。
城市化网格首先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9]。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10]。简单的讲: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11]。
本文首次研究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并以三亚市河西区为例,进一步了解网格化管理对社区服务体系,服务质量和工作人员作风建设的积极影响,该研究将对全国其他城市社区和三亚市其他社区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说明研究背景、目的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决方案
3.1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的信息数据资源;
3.2利用地域便利条件就地开展实证调研;
3.3利用人际关系网,广泛采集数据,最大程度的获得有效数据。
1.1网格概述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种新的信息技术——网格技术[2]。网格(Grid)源于电力网格(Power Grid),而且“网格”与“电力网格”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计算机网和电力网都是纵横交错,电力网格能通过高压线路把分散在各地的发电站连接在一起,用户只需插上插头、打开开关就能用电,一点都不需要关心电能是从哪个电站送来的,也不需要知道是水力电、火力电还是核能电。网格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它把把分布在因特网上数以亿计的计算机、存储器、贵重设备、数据库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空前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并使信息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消除“资源孤岛”和“信息孤岛”,最终实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下共享资源和协同合作[3]。
本文实例研究的三亚市河西区是海南省三亚市的旧城区和主城区,位于三亚河以西一带,东至三亚河,西临三亚湾,南接南边海,北连凤凰镇和河东区的月川社区,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3.11平方公里,东岛0.74平方公里,西岛2.78平方公里,凤凰岛0.37平方公里。管辖南海、榆港、红旗街、新建、建设街、和平、群众街、光明路、儋州村、春园、朝阳、友谊路、机场路、金鸡岭路、西岛、鸭仔塘、场站、岭北18个社区,辖区居民4.6万多户,22.1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1.83万人,流动人口10.32万人,最大的社区有1万3千多人,最小的社区有3千多人。这样一个老城区,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角吹起,居民人口快速增长和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使得老一套管理手段已经远远跟不上社区发展的需要,终于,网格化管理的探索和运用于2012年底在该区的18个社区试点起步。
第五部分,总结河西区网格化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影响,并展望以后的发展前景。
四、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在调查研究工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主要有:
1.工作重点是文献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
2.难点
2.1实地调研需要收集的数据量大,调研时间短,压力较大;
2.2开展问卷调查,在问卷内容设计、确定发放范围、回收有效问卷等方面存在困难。在现实生活中问卷调查往往出现被拒答和问卷质量不高的情况,可能会影响研究数据的准确性。
2.4 构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信息平台
池忠仁, 王浣尘, 陈云在《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后发现构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信息平台,共享资源,将有效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信息平台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构建人口基础信息系统,以社区网格为信息收集基本单元,以“E信通”为无线采集终端,由网格长实时采集社区信息,建立了社区基础信息的一次采集、集中交换,多方共享、实时更新制度;二是构建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系统,社区上报的矛盾纠纷通过系统直达区信访服务室,通过系统实时监控矛盾纠纷的受理、化解、反馈全过程;三是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开通ANL政务综合管理系统,政务督办、政务信息、居民医疗保险管理、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档案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实现网上办理,缩短群众办事时间,便捷群众办事程序。搭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为网格长统一配备数字城管3G采集手机,通过每日网格巡查及时发现和上传突发事件的图片、录音或视频至市一级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立案后根据案件性质对受理单位派单,同时要求一定工作时限内完成,并将处理结果最终反馈回网格长拍照求证。据统计,截止至3月14日共受理市一级平台派单564件,按时转发派遣数541件,错误派遣数3件,派遣返工数20件,准确派遣率为95.92%,其中以市容环境、车辆违规停放、非法张贴、街面秩序、道路破损等问题居多[12]。
网格体系结构赋予网格各种优势特征,许多专家提出若干种合理的网格体系结构,包括网格计算协议体系结构(Grid Protocol Architecture,GPA)、计算经济网格体系结构(GRACE)模型和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4]。OGSA被誉为下一代的网格体系结构,包括两大关键技术即网格技术和Web Service 技术,正在逐步探索如何在社会化生活、管理、工作应用[5]。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城市变得越来越庞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系统越来越复杂。城市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城市管理形势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峻,专业管理部门众多,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政府管理手段落后, 业务流程不畅;城市管理问题日积月累,影响百姓生活及城市文明形象。如何与时俱进,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成为我国所有城市市政管理所面临的紧迫课题,在此背景下,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