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综合模拟实训一、教学时间安排
节次课堂
讲授学生
实操
学时
合计
1、实训动员、实训材料分发及建账0.5 1.5 2
2、上半月(1—15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 1 4 5
3、下半月(16—31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0.5 2.5 3
4、期末成本计算及有关会计事项调整的账务处理 2 4 6
5、期末对账与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档案的整理 1 3 4
合计 5 15 20 二、学习目标
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是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的会计实践性教学课,它是以学生动手做为主,教师传授、指导为辅。
❶学生通过对原始凭证的识别、审核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账、算账、结账、对账、编制报表等一系列具体操作来印证理论教学课的相关知识,将书本知识溶于实践中。
❷使纸上谈兵、抽象空洞的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报表等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❸通过学生亲手经历的模拟“做账”,会计工作对学生就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概念,供、产、销过程的资金运动在学生头脑中更加直观、明确。
❹通过手脑并用,
1
将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非常有利。
三、重点难点内容
1、识读原始凭证,了解每一张原始凭证的作用以及同一笔业务不同原始凭证执念的关系,将原始凭证转化为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具体内容并用文字描述。
2、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参考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
3、期末成本计算及账项调整有关原始凭证的填制。
4、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6、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7、会计凭证的装订方法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统一部署。
担任模拟实训教学的教师由于实践经验参差不齐,为了使各个教学班在实践环节中尽可能的规范,应将各班学生集中起来,由理论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统一部署,阐明实践课的目的、准备工作、实践内容、过程控制,并做一些内容适当的演示。
通过统一部署、规范,使各班实践环节达到统一、既定的目标。
2、教会学生解读原始凭证。
学生在进行实践环节时,第一道难关就是面对眼前一张张陌生的原始凭证无从下手,无所适从。
因而基础会计实践课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解读
2
原始凭证,将原始凭证上的内容转换成学生熟悉的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内容。
万事开头难,这步做好了,记账凭证的填制自然就顺利了。
3、温故而知新。
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进行实践环节前,应布置学生将理论课中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等与实践课密切相关的内容仔细进行温习,必要时还可进行这部分内容的理论测试,使学生做到对理论知识心中有数,从而在实践课中不至于感到茫然。
4、分阶段现场评阅与检查。
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始环节,应严格把好第一关。
记账凭证填制过程中学生对总分类科目把握较好,而对明细科目却不太注重,很多学生要么不填明细科目,即使填了也是五花八门、错误百出,能正确填写明细科目的学生微乎其微。
对此教师不应忽视此情况,最好对学生填制的记账凭证予以当场批改,指出学生错在哪里,让学生当即更正。
把好了第一关,可减少后面登记账簿的错误。
5、严格抽查,防止出现南郭先生。
学生做完实践后,每个班可组建一个由优秀学生(5人左右)组成的检查组,至少抽查20%的学生对实践环节进行答辩,回答检查组提出的问题。
为确保实践质量,检查组应采取回避制度,各班之间相互检查,从而尽可能杜绝南郭先生,使学生从思想上认真对待实践课,避免抄袭、盲从现象。
五、课堂提问的问题
1.原始凭证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原始凭证应如何进行审核?
2、记账凭证应具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专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如何编制?
4、科目汇总表如何编制?
3
5、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如何计算填写?
六、使用的教材
《基础会计学综合模拟实训》(第三版),主编李占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8
七、应讲授的主要内容
1、实训动员
明确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意义。
2、实训材料分发
按照标2—1提供的“基础会计学综合模拟实训周转及一次性消耗用品表”发放模拟实训材料,为模拟实训做准备
3、建账
掌握建账的基本要求及具体的建账方法。
根据表3—1提供的“虹海市童莉食品公司有关总账及明细账月初余额表”进行建账。
4、上半月(1—15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
(1)了解上半月(1—15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具体内容,理解其对应的原始凭证所表示的会计交易或事项,并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
(2)根据对应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
(3)理解并掌握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根据记账凭证参考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
(4)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第一张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5、下半月(16—31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
(1)了解下半月(16—31日)日常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具体内容,理解其对应的原始凭证所表示的会计交易或事项,并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
(2)根据对应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理解并掌握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根据记账凭证参考原始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
(4)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第二张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6、期末成本计算及有关账项调整会计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
(1)理解期末成本计算有关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对应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内容和方法;
(2)掌握有关期末会计事项的具体内容;掌握对应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内容和方法;
(3)根据自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4)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5
(5)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第三张科目汇总表,并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7、对账与结账
(1)理解期末对账的内容,掌握期末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的作用、编制依据及编制方法,并根据总分类账簿记录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2)掌握结账的具体方法,包括“月结”、“结转下年”和画线封账。
8、编制会计报表
(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编制依据,并根据“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参考有关明细账的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
(2)掌握利润表的结构、编制依据,并,根据“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参考有关明细账的记录编制利润表。
9、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理解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的作用与内容,分三本装订会计凭证并填写凭证封面的有关项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