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3.0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3.0

⼀、单选题⼀⼀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1、(5 分)⽜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的研究, 经历了⽜量曲折顽强⽜⽜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

在万有引⽜定律的发现历程中, 下列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 开普勒研究了第⽜的⽜星观测记录,得出了开普勒⽜星运动定律B . ⽜顿将⽜星与太阳、地球与⽜球、地球与地⽜物体之间的引⽜规律推⽜到宇宙中的⽜切物体, 得出了万有引⽜定律C . 卡⽜迪许⽜次在实验室中⽜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常量 G 的数值D . 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哈雷利⽜万有引⽜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D【解答】解:亚当斯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

所以 D 项错误。

其他三项都是物理学常识。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 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2、(5 分)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平射程的因素, 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度及初速度的⽜法做了 6 次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以下探究⽜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A . 若探究⽜平射程与⽜度的关系, 可⽜表中序号为 1、3、5 的实验数据B . 若探究⽜平射程与⽜度的关系, 可⽜表中序号为 2、4、6 的实验数据C . 若探究⽜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 可⽜表中序号为 1、3、5 的实验数据D . 若探究⽜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 可⽜表中序号为 2、4、6 的实验数据A【解答】解: 探究影响平抛运动⽜平射程的因素时, 若探究⽜平射程和⽜度的关系, 应保持初速度不变, 若探究⽜平射程和初速度的关系, 应保持⽜度不变. 故 A 正确, B 、C 、D 错误.故选 A .序号 抛出点的⽜度 ( m ) ⽜平初速度( m/s ) ⽜平射程( m 1 0.20 2 0.40 2 0.20 3 0.60 3 0.45 2 0.60 4 0.45 4 1.2 5 0.80 2 0.86 0.80 6 2.4【分析】实验探究时应采⽜控制变量法进⽜实验,即应控制其它变量不变,探究其它两个变量的关系;3、(5 分)a、b、c、d 是在地球⽜⽜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的四颗⽜造卫星.其中a、c 的轨道相交于P,b、d 在同⽜个圆轨道上,b、c 轨道在同⽜平⽜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向及位置如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c 的加速度⽜⽜相等,且⽜于 b 的加速度B. b、c 的⻆速度⽜⽜相等,且⽜于 a 的⻆速度⃣C. a、c的线速度⽜⽜相等,且⽜于 d 的线速度⃣D. a、c 存在在P 点相撞危险A【解答】解:A、⽜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提供向⽜⽜,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F=F 向F=GF 向=m =mω 2r=m()2r因⽜G =m =mω 2r=m()2r=ma解得v= ①ω= ②a= ③A、a、c 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且⽜于b 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③式,a、c 的加速度⽜⽜相等,且⽜于b 的加速度,故A 正确;B、b、c 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不相同,根据②式,其⻆速度不等,故B 错误;C、a、c 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相同,且⽜于d 卫星的轨道半径,根据①式,a、c 的线速度⽜⽜相等,且⽜于d 的线速度,故C 错误;D、a、c 两颗卫星相交,故轨道半径相同,根据①式,它们的线速度相等,故永远不会相撞,故D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造卫星的万有引⽜等于向⽜⽜,列式求出线速度、⻆速度、周期和向⽜⽜的表达式进⽜讨论即可.4、(5 分)质量为m 的⽜球,从离桌⽜H ⽜处由静⽜下落,桌⽜离地⽜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桌⽜为参考平⽜,那么⽜球落地时的重⽜势能及整个过程中⽜球重⽜势能的变化分别为()A. ﹣mgh,减少mg(H+h)B. mgh,增加mg(H+h)C.﹣mgh,增加mg(H﹣h)D.mgh,减少mg(H﹣h)A【解答】以桌⽜为零势能参考平⽜,那么⽜球落地时的重⽜势能为:E p1=﹣mgh;整个过程中⽜球⽜度降低,重⽜势能减少,重⽜势能的减少量为:△E p=mg•△h=mg(H+h);故选:A.【分析】物体由于被举⽜⽜具有的能叫做重⽜势能.对于重⽜势能,其⽜⽜由地球和地⽜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位置越⽜、做功本领越⽜,物体具有的重⽜势能就越⽜,其表达式为:E p=mgh.5、(5 分)汽⽜从静⽜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汽⽜所受阻⽜恒定,下列汽⽜功率P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上述过程的是()A.B.C.D.C【解答】解:根据P=Fv 分析知匀加速运动时牵引⽜⽜于阻⽜,F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故P 随时间均匀增⽜,故AD 错误;当匀速时牵引⽜等于阻⽜,说明F 突变⽜,速度不变,故功率突变⽜,以后保持不变,故B 错误,C 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P=Fv 分析:匀加速运动时F 不变,v 随时间均匀增⽜,故P 随时间均匀增⽜,当匀速时牵引⽜等于阻⽜,说明牵引⽜突变,故功率突变.6、(5 分)如图所示,为⽜⽜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 为它边缘上⽜点;左侧是⽜轮轴,⽜轮半径为4r,⽜轮半径为2r,b 点在⽜轮上,到⽜轮中⽜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轮和⽜轮的边缘上。

若传动过程中⽜带不打滑,则()①a 点和b 点的线速度⽜⽜相等②a 点和b 点的⻆速度⽜⽜相等③a 点和c 点的线速度⽜⽜相等④a 点和d 点的向⽜加速度⽜⽜相等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C【分析】传送带在传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传送带传动的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相等,共轴的轮⽜上各点的⻆速度相等.再根据解题a c 两点是传送带传动的两轮⽜边缘上两点,则v a=v c,b、c两点为共轴的轮⽜上两点,,则,所以,a,c 两点是传送带传动的两轮⽜边缘上两点,则v a=v c,b、c两点为共轴的轮⽜上两点,,则所以ac 两点是传送带传动的两轮⽜边缘上两点,则v a=v c,, ,,故,根据公式知,,所以.所以C 正确【点评】难度中等, 传送带在传动过程中不打滑,则传送带传动的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相等,共轴的轮⽜上各点的⻆速度相等⼀、多选题7、(5 分)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发⽜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B.任何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定发⽜了弹性形变C.拉伸或压缩弹簧时,弹簧弹⽜⽜向不⽜样,所以弹性势能的⽜向不⽜样D.弹簧的弹性势能只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度有关AB【解答】解:A、发⽜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形变的过程能够对外做功,⽜定具有弹性势能,故A 正确;B、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在释放弹性势能时会对外做功,故⽜定是发射了弹性形变,从⽜积蓄了⽜定的势能,故B 正确;C、弹性势能是标量,只有⽜⽜,没有⽜向,故C 错误;D、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变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故D错误;故选:AB.【分析】发⽜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的相互作⽜,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弹性势能,同⽜弹性物体在⽜定范围内形变越⽜,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反之,则越⽜.8、(5 分)如图14 所示,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都从静⽜开始运动,⽜个⽜由下落,⽜个沿光滑的固定斜⽜下滑,最终它们都到达同⽜⽜平⽜上,空⽜阻⽜忽略不计,则()A.重⽜做的功相等,重⽜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B.它们到达⽜平⽜上时的动能相等C.重⽜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D. 它们的机械能都是守恒的B,D【解答】两物体从同⽜⽜度下落,根据机械能综合应⽜知,它们到达⽜平⽜上时的动能相等,⽜由下落的物体先着地,重⽜做功的平均功率⽜,⽜着地时重⽜做功的瞬时功率等于重⽜与重⽜⽜向上的速度的乘积,故重⽜做功的瞬时功率不相等,故选BD.【分析】根据机械能综合应⽜,分析动能变化,分析重⽜做功的功率。

9、(5 分)质量为m 的物体从倾⻆为30°的斜⽜上静⽜开始下滑s,物体与斜⽜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增加B.物体的重⽜势能减少C.物体克服阻⽜所做的功为 mgs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A,C【解答】根据动能定理得:动能增加量△Ek=mgssin30°-µmgcos30°•s= ,故 A 正确.物体的重⽜势能减少△E p=mgssin30°= mgs,故 B 错误.物体克服阻⽜所做的功为W f=µmgcos30°•s= mgs,故C 正确.根据功能原理知,机械能减少△E=W f= mgs,故D 错误.故选AC.【分析】动能定理;功能原理.10、(5 分)如图所示,⽜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 的某物块由静⽜释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经过时间t 物块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对于这⽜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加速过程,摩擦⽜对物块做正功B.物块匀速过程,摩擦⽜对物块做负功C.摩擦⽜对⽜块做功为D.摩擦⽜对⽜块做功为0.5µmgvtA,C,D【解答】解:A、物块加速运动时,就是摩擦⽜作为动⽜使物体运动的,所以摩擦⽜对物体做的是正功,所以A 正确.B、物块匀速过程中,物块和传送带⽜起运动,此时没有摩擦⽜的作⽜,所以摩擦⽜的功为零,所以B 错误.C、由动能定理可得W=△E K= ,所以C 正确.D、由于f=µmg,,摩擦⽜对⽜块做功W=fl=0.5µmgvt,所以D 正确.故选ACD.【分析】物块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求出摩擦⽜的⽜⽜,由功的公式和动能定理可以判断摩擦⽜做功的情况.三、实验题11、(4 分)某同学利⽜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他的实验操作是:使⽜球A、B 处于同⽜⽜度,⽜⽜锤轻击弹性⽜属⽜,使⽜球 A ⽜平⽜出,同时⽜球B 被松开.(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球A、B (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2)把⽜球A、B 放回原处,改⽜较⽜的⽜敲击弹性⽜属⽜.⽜球A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填“变⽜”“变短”或“不变”).(1). 同时(2分);(2). 不变(2 分);①⽜锤轻击弹性⽜属⽜时,A 球做抛运动,同时B 球做⽜由落体运动。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地;②⽜较⽜的⽜敲击弹性⽜属⽜,则被抛出初速度变⽜,但竖直⽜向运动不受影响,因此运动时间仍不变;故答案为:①同时,②不变。

12、(9 分)某同学在实验室⽜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有关做功的问题.(1)如图甲,在保持M>>m 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的拉⽜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在控制⽜⽜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进⽜实验.在实验中,该同学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纸带,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是在m=100g,M=1kg 情况下打出的⽜条纸带,O 为起点,A、B、C 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则打B 点时⽜⽜的动能为J,从开始运动到打⽜B 点时,绳的拉⽜对⽜⽜做功W= J.(保留2 位有效数字g=9.8m/s 2)(2)在第(1)中绳的拉⽜对⽜⽜做功W ⽜于⽜⽜获得的动能E k ,请你举出导致这⽜结果的主要原因.(写出⽜种即可)(1). 0.50(3 分);0.51(3 分)(2)摩擦没有能完全抵消(3 分)(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求解B 点速度,再根据动能表达式求动能;根据功的定义式求解拉⽜的功;(2)可以从实验原理⻆度分析系统误差,从测量⻆度分析偶然误差.(1)由题意可知:x1=(51.55-42.05)cm=9.5cm,x2=(62.00-51.55)cm=10.45cm,计数点之间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的动能:从开始运动到打⽜B 点时,绳的拉⽜对⽜⽜做功W=mgs=0.1×9.8×0.5155J≈0.51J.(2)从实验原理⻆度分析系统误差,从测量⻆度分析偶然误差;主要原因:摩擦没有能完全抵消,沙与沙桶的重⽜⽜于绳的拉⽜;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同时熟练应⽜基本物理规律解决实验问题,要明⽜公式的△x=aT2 的推导和应⽜,知道为什么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于⽜⽜的质量时沙和沙桶的重⽜可以认为等于⽜⽜的拉⽜,对于基本知识规律不但明⽜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四、解答题13、(7 分)质量为10kg 的物体在拉⽜作⽜下运动,求下列各种情况下拉⽜做的功(g 取10 m/s2)(1))拉⽜沿⽜平⽜向,物体在动摩擦因素为0.25 的⽜平地⽜匀速移动4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