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板栗贮藏保鲜技术

板栗贮藏保鲜技术


• 另一种方法是一次打落法,即待 树上的总苞约有1/3由青转黄略 微开裂时,用竹竿一次全部打落。 这种方法采收集中,节省劳力, 但要注意掌握适宜的成熟度。据 统计,每提早采摘4-5天,损失 总产量的20%。 • 采收后,将总苞堆积覆盖,干燥时 随时洒水。数日后总苞全部开裂, 取出果实。以上两种采收方法可 结合应用,一株树上,早熟品种用 自然落果采收,晚熟种可打落采 收,这样可缩短采收期。
四、贮 前 处 理
• 2、筛选:贮前先进 行漂洗或水选,清除 杂质污物和病虫粒、 风干粒,小粒,贮藏 期间定期检查,避免 失水风干,伤水霉烂, 温度过低或过高而影 响贮藏板栗的品质。
五、贮 藏 方法
(民间常用三种方法) • 1、沙藏法:适用于广大农村,经济又实用。选通 风、干燥的房间或平坦通风干燥之地(上用秸杆、杂 草等搭棚),按1份栗果2份沙(不带泥土)的比例堆贮, 1层栗1层沙,栗果不可外露,每层栗果不超过10厘 米,最后整个堆面盖1层面沙,堆高不超过1米。沙 子湿度应保持手握成团松开即散。每周喷水1次, 不可过干过湿。此法可贮藏70-90天。
• 贮藏的适宜条件。通常最 适宜贮藏的温度为1℃~ 14℃,最低不能低于-3℃, 温度过高会生霉变质,温 度过低则会造成冷害。贮 藏环境要求湿润,但不可 太湿,一般相对湿度为 90%左右,气体成分以 10%的二氧化碳和3%的氧 为好。
四、贮前处理
• 1、发汗散热 刚采收的栗子温度高、水分多、呼吸强度大, 不可大量集中堆积,否则易引起发热腐烂。栗 苞要堆放在地势较高,凉爽、通风的地方,堆 积高度不超过60厘米。
“送教下乡”教学课件
汤 泉 乡 成 人 学 校
主讲人:李术海
春 节 美 食
栗子鸡
板栗红烧肉
桂花板栗羹
怎样做到春节时栗子新鲜如初?
• 掌握好板栗的采收贮藏保鲜技术是关键
板栗的贮藏保鲜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一、选用耐贮藏品种 二、适时采收 三、贮藏特性 四、贮前处理 五、贮藏方法
一、选用耐贮藏品种
• 3、窖藏法: 采用半地下式,窖的一半在地上,贮藏 板栗的位置在冻土层以下,表面有通风孔, 根据板栗的产量确定窖的容积。窖的四周 用水泥抹平,地面用砖砌平,以利散水和 保水。保存期可达4个月以上,风味不变。

2、坛或缸贮法: 群众贮藏少量栗实时专用坛贮藏法,即把栗实放入干 燥清洁的细口坛内(切忌用酒坛),装到八成满时,坛口 装入稻草或栗苞壳,然后将坛倒置在木板或干燥的地面上, 这样可保鲜到春节。
大缸贮藏法是产地群众常用的一种方法,将随时收回 的栗实,放入清洁无污物的缸内,但先要在缸底铺10--20 厘米厚湿沙,以便调节栗实内部湿度。贮藏缸必须放在阴 凉处,防日晒雨淋,保持较低而稳定的温度,环境温度在 21℃以下,每缸贮藏栗实90公斤左右,保鲜效果较好,可 存90-100天。
三、贮藏特性

板栗是干果类,具有坚硬的外壳,因此许多人认 为板栗是耐藏品种。较易贮藏。其实不然,板栗在 保藏过程中呼吸作用强,极易失水风干,酶类活性 强。淀粉水解快,因而极易衰老染病而霉烂。

板栗保鲜具体表现为“四怕”:一怕热。二怕干, 三怕水,四怕冻。此外,板栗果实常带虫卵,极易 生虫(主要是象鼻虫)。板栗贮藏到一定时期还会 因发芽而缩短保鲜期,造成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 损失。
• 我市板栗品种很多,一般 中、晚熟品种更适宜贮藏。 如燕山短枝、燕山红、大 青杆等耐贮藏;早熟品种, 如燕山早丰、燕山魁栗等 适宜采收后及早上市,不 宜贮藏。通常嫁接繁殖的 板栗比实生板栗更耐贮藏。
二、板栗适时采收
• 采收方法以自然脱落法较好。即 待树上的果实完全成熟后总苞自 动开裂。坚果落地后每天早晨拾 取。此法收取的板栗,发育充实, 外观和风味良好。且耐贮藏;缺 点是采收延续时间长,栗果易损 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