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g:24 Al:27 K:39 N:14 Cl: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石墨 B.烧碱 C.蔗糖 D.金属铝
2、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 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碱
3、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4.设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对于L的K2SO4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个钾离子
B.1L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数为
C.2L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L
D.2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个
5、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6、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按顺序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8除去NaCl中混有的 MgCl2、Na2SO4时选用()
A.NaOH、Ba(NO3) 2、Na2CO3、HCl
B. Ca(OH) 2、Mg(NO3) 2、Na2CO3、HCl
C. NaOH、BaCl2、Na2CO3、HCl
D. Na2CO3、BaCl2、HCl
9、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10、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 .分子数之比为1∶1
C .原子总数之比为1∶1
D .质量之比为1∶1
1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碳酸盐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碱
12、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C.都能通过滤纸
B.都能通过半透膜 D.都呈红褐色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实验测得1mol某气体体积为,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是用树状分类法分类的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 Mg2++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铁与稀硫酸反应 2 Fe + 6H+ = 2Fe3+ + 3H2↑
15.1g N2中含有x个原子,则阿伏伽德罗常数是()
A .28x mol —1
B .14
x mol —1 C .14x mol —1 D .28x mol —1 16.下列溶液与20mL 1 mol·L —1 NaNO 3溶液中NO 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
A .10 mL 1 mol·L —1 Mg(NO 3)2溶液
B .5 mL mol·L —1 Al(NO 3)3溶液
C .10 mL 2 mol·L —1 AgNO 3溶液
D .10 mL mol·L —1 Cu(NO 3)2溶液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0分)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 .蒸馏(分馏) B .萃取C .过滤
D .重结晶
E .分液。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
适(填方法的标号..
)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 3微粒( )
(2)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
(3)分离汽油和煤油( ) (4)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
(5)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混合物中的硝酸钾 ( )
18.(14分)实验室需要LNaOH 溶液450mL 和L 的硫酸溶液500mL 。
根据这两
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
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
是 。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多选题) A .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 .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A B C D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
中,缓慢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
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
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
多次,摇匀。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NaOH质量为g。
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L(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4)根据计算得知,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 mL量
筒最好。
19.(10分)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1)碳酸钙和盐酸(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2(SO4)3(写出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 + OH—= 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32—+2H+=CO2↑+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分)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通常可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氧化
剂、还原剂。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____剂,发生反
应 ______。
21.在20℃时,将 g KNO3溶于水中,恰好配成密度为cm3的饱和溶液,计算:(1)此饱和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量。
(2)此饱和溶液中KNO3的物质的
量浓度。
高一化学(必修1)试题1
一、选择题
1-5 B D C C B 6-10 B C A B B 11-15 D C D B C 16 D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42分
17.(10分)(1) C (2) E (3) A (4) B 或BE (5) D (每小题2分)
18.(14分)(1) A 、C (2分) 烧杯、玻璃棒、500mL 容量瓶(2分,每少一种扣1分)
(2) B 、C 、D (2分,每少一个扣1分) (3)(2分) 小于(2分)
(4) (2分) 20(2分)
19.(每小题2分,共10分)
(1) CaCO 3 + 2H + = Ca 2+ + H 2O + CO 2↑
(2) Ba 2+ + 2OH — + 2H + + SO 42— = BaSO 4↓ + 2H 2O
(3) Fe 2(SO 4)3 = 2Fe 3+ + 3SO 42—
(4) HCl + NaOH = NaCl + H 2O
(5)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20.(9分)每空3分。
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还原 氧化
三、计算题
25.(10分)
解:(1)n (KNO 3)= = = -----------3分
(2)V(KNO 3溶液)= = = -----------2分
C(KNO 3)= = =L -----------3分
答:(1)此饱和溶液中KNO 3的物质的量为,…………..1分
(2)此饱和溶液中K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 。
…………..1分
…
m(KNO 3溶液) ρ(KNO 3溶液) + 1130g/L V(KNO 3溶液) n(KNO 3) m (KNO 3) M (KNO 3) 101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