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次
不需立即停运,但需在6h以内停运的状态。第3类非计划停运:机组可延迟至6h以后,但需在72h以内停运的状态。第4类非计划停运:
机组可延迟至72h以后,但需在下次计划停运前停运的状态。第5类非计划停运:计划停运的机组因故超过计划停运期限的延长停运状态
。
h
机组处于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指机组或辅助设备处于计划检修期内的状态(包括进行检查、试验
损失电量
20
限电比例
21
设备可利用率
22
备用小时
23
运行小时
24
可用小时
25
可调小时
单位 W/㎡ MJ/m² MJ/m² MJ/m²
h h kwh kwh kwh h kwh % kwh % kwh kwh
kwh
kwh kwh
% %
h
h
h
h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指标定义
计算公式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通过的能量 指通过辐射仪测量的单位面积太阳能总辐射量。
全厂机组运行小时
单机运行小时 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容量
全厂机组可用小时
单机可用小时 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容量
全厂可调小时(小时)
单机可调小时小时 单机可调容量千瓦 全厂发电设备容量千瓦
可靠性指标
26 可靠性指标
27
非计划停运次数 非计划停运时间
28
计划停运次数
29
计划停运时间
30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 时
发电量-厂用电量(发电时段) 主变及其他损耗=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厂用电量
是指空载损耗、负载损耗及杂散损耗之和。
主变损耗=主变空载损耗+主变负载损耗+杂散损耗=(主表高压侧计 量表反向有功电量-主变低压侧计量表反向有功电量)+(主变低压 侧计量表记正向有功电量-主变高压侧计量表正向有功电量)
次
、技术改革或进行检修等而处于不可用状态)。计划停运应是事先
安排好进度,并有既定期限。
h
机组处于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
h
报告期内,将机组降低出力小时数折合成按毛最大容量计算的满负 荷运行小时数。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设备原因损失电量/电站容量
h
报告期内,机组处于第1、2、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的小时数之和。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1
辐照度
2
总辐射量
3 光资源指标
4
水平面总辐射量 倾斜面总辐射量
5
日照时数
6
峰值日照时数
7
发电量
8
上网电量
9
购网电量
10 等效利用小时数
11 综合厂用电量
12 综合厂用电率
13 电量及能耗 14
指标 15 16
厂用电量 厂用电率 厂供电量 主变及其他损耗
17
主变损耗
18
其他损耗
19
光伏电站与电网关口表计计量的光伏电站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上网电量=∑电厂并网处关口计量点电能表抄见电量。
发电厂为发电、供热生产需要向电网或其它发电企业购入的电量。 光伏电站购网电量=关口表倒送总有功电量+厂备变电量
电站发电量折算到该站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等效利用小时数=发电量/装机总容量
指在统计周期内照射到水平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指在统计周期内照射到某个倾斜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 也称实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或超过120W/㎡的时间总和。
将当地的太阳辐照量折算成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1kW/㎡)下的小 时数。
指发电机进行能量转换产出的电能数量。
发电量=∑光伏集电线路计量点电能表抄见电量。
单机备用小时 单机容量
全厂机组容量
报告期内逆变器处于运行状态的小时数,可以是全出力运行或者是 计划及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也可以是因辐照度过低没有出力(夜 间停机消缺小时数属于运行小时数)。
报告期内,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小时数。
报告期内,发电厂按照调度命令,使其发电设备可以参加运转的时 间,通常按发电厂计算综合的电厂可调小时。单机可调小时=单机 运行小时 + 单机备用小时。
指电厂在报告期内全部耗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指电厂在报告期内,为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能量。 报告期内,发电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综合厂用电量=主变及其他损耗+厂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 发电量
100%
发电厂用电பைடு நூலகம்%
发电用厂用电量 发电量
100%
电厂在上网前所供出的电量。 主变损耗和其他损耗之和。
单台机组UDF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统计期间小时
100%
EUNDH PH
100%
箱变、逆变器、集电线路等设备损耗。
其他损耗=主变及其他损耗—主变损耗
按全天抽样机组发电量的平均值乘以降负荷及停运逆变器台数,再 减去全天降负荷及停运逆变器的累计发电量计算。
损失电量=抽样逆变器发电量的平均值×(降负荷运行逆变器的台 数+停运逆变器的台数)-(降负荷运行逆变器的实际累计发电量+ 停运逆变器的实际累计发电量)
%
指设备在统计周期内实现完全发电能力的程度。
单机EAF
可用小时-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统计期间小时
100%
AH
EUNDH PH
100%
%
单机EFOR=
强迫停运小时 第1、2、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之和 运行小时 强迫停运小时 第1、2、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等效停运小时之和
100%
%
31
强迫停运小时
32 等效可用系数
33 等效强迫停运率
34 等效机组降出力系数
指设备处于不可用而又不是计划停运的状态。根据《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12),对于机组,根据停运的紧迫程度
分为以下5类:第1类非计划停运:机组需立即停运或被迫不能按规定立即投入运行的状态(如启动失败)。第2类非计划停运:机组虽
限电比例=限电量/(实际发电量+限电量)*100%
指统计期内逆变器处于可用状态的时间占总时间比例的指标,可用 小时数为运行小时和备用小时的总和。
设备可利用率=[(可用小时+备用小时)/统计期间小时]×100%
为报告期内逆变器处于备用状态的小时数,包括调度停运备用小时 和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小时。
全厂机组备用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