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操作
腹腔穿刺术操作脚本
Abdominocentesis
1.目的:抽取积液用于检查腹腔积液性质、给药、放腹水,进行诊断和治疗。
2.适应证:
2.1. 诊断性腹腔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需放腹水缓解症状。
2.3. 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2.4. 腹腔镜前腹穿以形成人工气腹。
2.5. 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2.6. 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3.禁忌症:
3.1. 凝血及止血功能严重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3.2. 患者有肝性脑病或肝性脑病前兆。
3.3. 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腹腔内巨大肿瘤。
3.4. 麻痹性肠梗阻及腹腔粘连。
3.5. 妊娠期。
3.6 . 重度电解质紊乱。
3.7. 全身状况差,生命体征不平稳。
3.8.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3.9. 穿刺部位有瘢痕或皮肤感染如脓皮病或带状疱疹。
4.操作前准备:
A、材料准备:
消毒物品(手消、安尔碘、棉签)、一次性使用无菌腹穿包、止血钳
1把、5ml注射器1支,50ml注射器1支,2%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
无菌手套一付,送检腹水用的试管若干支、洁净的500ml(250ml)的
注射液瓶、皮尺、多头腹带,血压计、听诊器。
B、操作者准备:
1、核对患者信息,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2、明确适应证,排除禁忌症。
3、向患者和(或)委托人说明病情,腹腔穿刺目的,操作可能出现的
不良发应和并发症,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及相关责任如何承担。
4、签署腹穿操作同意书。
5、手消液清洁双手,戴好帽子、口罩。
6、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C、患者准备:
1、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有尿潴留者先导尿。
2、请配合操作,不要乱动,.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
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5. 具体操作步骤:
5.1.选择适宜穿刺点。
(可用记号笔在所选穿刺点做标记。
)
一般选择左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点处(反麦氏点)。
腹水量少做诊断性穿刺可选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的交
点,向穿刺一侧侧卧。
也可选择耻骨联合与脐连线的中点向上1cm,偏左或偏左1.5cm处。
病人可取平卧位。
5.2. 消毒
打开腹穿包,戴无菌手套。
穿刺包内有消毒物品时,术者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以镊子夹取碘伏棉球消毒,两把消毒镊交替传递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同心圆消毒,直径15~20cm,注意不要留白。
消毒3次。
5.3. 铺无菌洞巾,注意无菌操作,勿接触患者皮肤衣物。
5.4. 局部麻醉:
助手可协助以无菌方式打开注射器包装,将注射器置于打开的穿刺包内
打开2%利多卡因的安瓿。
术者核对麻药无误后,以5ml注射器吸取麻药约2~3ml。
局部麻醉前应告知患者,避免突然进针引起患者紧张不适。
一般先在穿刺点处注射一皮丘,然后垂直进针,边进针边回吸确认针尖不在血管内时推入麻药,直至壁层腹膜,退针后即用左手纱布按压局部至不出血。
5.5. 检查器械:
助手戴无菌手套后检查腹穿针、注射器是否通畅。
5.6. 穿刺:
将穿刺针尾部的橡皮管上的活塞置于关闭位置。
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处缓缓进
针,当针锋抵抗感消失时,停止进针。
术者固定好穿刺针,助手持50ml注射器,接穿刺针尾端的橡皮管,
打开开关,缓慢抽吸腹水。
抽液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适当与其
交流。
每次拔除注射器前注意关闭活塞。
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
诊断性穿刺第一次不超过600~800ml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
过3000ml。
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左手以纱布压迫穿刺点至不出血,局部
消毒穿刺点一次,无菌创可贴敷盖。
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处理用后物品。
5.7.送检标本:
腹水常规+比重
腹水酶学(ADA、LDH、淀粉酶)及Fn检测
抗酸染色
腹水培养
细胞学检查(250ml-500ml)
肿瘤标志物检测
腹水白蛋白定量(同时做血浆白蛋白定量)
6、注意事项:
6.1.操作前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做腹部体检以了解患者有无肝脾肿大,
尿潴留,腹壁有无感染、手术疤痕,是否为游离腹水。
6.2. 术中注意观察患者,如有胸闷、气紧、心悸、出汗或头晕、恶心、面色
苍白则中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6.3. 应知道腹水常用的检查项目:
6.4. 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漏出,在腹穿针到达皮下后,将
针头向周围平移1cm左右,再向腹腔刺入。
为防止腹水渗漏入腹壁及皮下,穿刺结束后可用碘伏消毒后的小安掊盖加压覆盖穿刺点,并用胶布条或透明膜固定好。
6.5. 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
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
6.6. 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6.7.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
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
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
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
如遇穿刺
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大量放液后,需
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6.8. 若使用普鲁卡因局麻,应先做皮试。
化。
6.10. 腹水为血性者于取得标本后,应停止抽吸或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