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物馆学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博物馆的定义1、国际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2、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博物馆的功能收藏、研究、教育,是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反映了博物馆工作的主要内容。
(1)任何—个博物馆都必须收集保藏文物和自然标本。
因为藏品是博物馆全部活动的物质基础。
没有藏品,就不称其为博物馆。
所以,从博物馆的内部关系来说,收藏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
(2)大量藏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
只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对藏品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管;只有研究工作才能揭示藏品所具有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
从而为充分利用提供前提条件,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目标。
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那么科学研究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工作基础,发挥着“物”与“人”之间的中介作用。
(3)博物馆教育是在藏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
四、博物馆的特征(1)实物性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即实物。
这些“物”是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的,负载着关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的各种信息,是对某种事物的实物见证。
没有这样的“物”就不能成为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种事物的运动形式,可以说自始至终是围绕着“物”进行的:第一,是对“物”的收集和保存。
收集保存文物标本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
第二,是对“物”的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揭示藏品的内涵,展现其蕴藏的各种有用信息,从而判定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或艺术价值。
第三,是对“物”的利用。
即利用博物馆的藏品,以各种工作方式和方法,为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研究服务。
(2)直观性与博物馆的实物性紧密联系的另一特征是直观性。
博物馆以大量实物组织陈列展览,以实物例证向观众的各种感官多渠道的输送信息。
实践证明,把实物例证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其它文字资料或图象资料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容易使观众得到生动、具体的深刻印象,因而更有助于加强观众的记忆,促进观众的思维和认识。
(3)广博性博物馆门类众多,收藏品涉及广泛。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遥远的古代到现实生活;从本国本地区,到异国他乡;从宏观到微观,各种实物例证和资料都是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
涉及知识领域的广博性,也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一个特征。
博物馆的特征是博物馆本质的反映。
明确博物馆的特征,掌握博物馆的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增强做好博物馆工作的自觉性。
五、博物馆的类型1、按照藏品种类:农业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丝绸博物馆……2、按照隶属关系或资助关系(1)国立博物馆:①由中央政府出资资助;②数量少;③体现国家形象;④工作范围遍布全国,藏品必须代表一国历史、自然发展;⑤代表国家对外交流;⑥着眼于全国历史发展、国家民族的发展、现政府建立过程及其对历史的态度;⑦馆长由社会贤达人士担任。
(2)大学博物馆:①学术色彩突出;②工作人员为本校科研人员;③展览代表某一门类或系列。
(3)私立博物馆:①个人出资;②目的或公益或经济利益。
3、按规模:大型博物馆、中型博物馆、小型博物馆小型博物馆:①规模小、人员少、资金少、数量多;②经济压力大,经营活动受影响;③工作人员一专多能;④与社区关系密切,政治色彩少,侧重于为社区居民服务,对地方政府要求少。
4、按地理位置:露天博物馆、路边博物馆、城市博物馆、乡村博物馆、遗址博物馆、森林博物馆、自然保护区……5、按观众特点:儿童博物馆、警察博物馆、残障博物馆……6、按职能:研究型博物馆、收藏博物馆、宣传教育型博物馆7、国家文物局:综合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专门性博物馆8、国际通用: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其他类型。
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陵墓类博物馆、名人类博物馆、民族民俗类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
六、亚历山大里亚学园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
博物馆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1世纪时达50万卷)。
直至公元4世纪,该馆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
七、西方早期博物馆的特点①藏品数量十分有局限性,主要是战利品、古物;②对藏品也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③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④博物馆的功能未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
八、西方中世纪博物馆的特点①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②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③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
九、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
作为文艺复兴中后期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长期对文人和艺术家采取保护和资助的政策,重视市政建设,热爱文物收藏,为文人、艺术家提供了优越的创作环境。
美第奇家族的最重大的成就在于艺术和建筑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十、近代博物馆出现的背景1、自然科学获得很大发展,科学发明有100多个,科学思想方法成熟,改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促进文物收藏,扩大收藏领域,加深了人民对文物价值的认识。
2、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积累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使社会出现有闲阶层和闲散资本,奠定了物质基础。
3、法国百科全书派通过对当时科学文化知识的总结,普及了科学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也为博物馆提供了舆论准备。
4、法国大革命战胜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法规中明确指出博物馆是国家教育的必要手段,对国民进行教育是国家的义务。
十一、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物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共开放的博物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因为它的建立标志着博物馆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
十二、不列颠博物馆不列颠博物馆是在私人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奠基人是英国医生汉司•斯隆,其晚年收藏的文物达79575件,以及藏有4万件手稿的图书馆。
1759年1月15日,该馆在一座17世纪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开幕并对外开放。
最初分为印刷出版部、手稿部、自然和人工制品部。
十三、卢浮宫1793年7月27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
卢浮宫现有藏品四十万多件,其中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蒙娜丽莎》和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像被誉为世界艺术三宝。
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大博物馆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开放,一些王宫殿堂也都开放了。
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十四、英国万国博览会1851年,英国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
博览会特别强调“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显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未来情景”。
欧洲各国先进的织染、窑业等工业产品和优美的工艺品都集中到这里展出。
这次博览会奠定了英国两个博物馆藏品的基础:一是1852年成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一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
十五、美国史密松学院1838年由美国国会完成接收英国化学家史密松的捐赠手续,将十万美金运到美国,1840年美国政府组成一个评议委员会来管理这笔捐款,并于1846年在美国华盛顿建立史密松学院,是十九世纪世界大型博物馆的代表。
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群和科研中心,包括14个博物馆和17个研究中心。
十六、近代博物馆的发展的背景 (19世纪-20世纪中叶)①19世纪在文化史上被称为“科学世纪”,进化论、细胞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均在该世纪建立,重大科学发现超过以往任何世纪,因而向公众传播这些最新成果成为社会问题。
②生产力提高,工业革命完成。
③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财富过度集中。
十七、中西方古代博物馆的异同点同:保留和保存文物、遗迹,进行社会文化教育异:1、西方利用藏品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国主要用于研究先贤的思想品质,宣传人文精神;2、西方用以阐述宗教教义,中国用以提高自身修养和进行玩赏十八、徐家汇博物院-震旦博物院1868年法国天主教会耶稣会士创建。
1930年在震旦大学内另建新院舍,更名为震旦博物院。
博物馆有动植物标本、古物部、研究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1933年正式对外开放。
十九、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1905年张謇在南通师范学校以西创立。
包括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藏品达2900多号。
自然标本的搜罗遍及五大洲许多国家,如日本的三叶虫。
它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二十、张謇的博物馆理论1、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国家重要的学术部门和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2、国家收藏与个人收藏同等重要;3、博物馆要古今中外广事收罗,陈列要分门别类,应当“参研学理,确有规则”;4、博物馆应当由内行的专业人员来管理;5、收藏要与陈列分开,方便群众参观与自身管理;6、博物馆馆址应选择交通便利、便于开拓之地,周围环境需要美化,架子要合适。
二十一、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该院负责“掌理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物、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播事宜”。
设有秘书处、总务处、古物馆、图书馆。
1928-1931年除各宫殿原有陈设保持原状部分开放参观外,又新布置37个专门陈列室,出版影印字画、图书文献200余种,定期刊物7、8种。
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二十二、国立历史博物馆中华民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博物馆。
1912年蔡元培主持在北京国子监旧址筹建。
开始仅以太学礼器百余件为基本陈列品。
1917年迁往故宫午门。
1932年藏品已达21万余件,分为26类。
二十三、中央博物院1933年4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
其宗旨为“汇集数千年先民遗留之文物及灌输现代科学知识之资料,为系统之陈列,永久之保存,借以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民众教育”。
其任务为“系统的调查、采集、保管、陈列,并说明一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现代工艺之材料与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