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数字电路的设计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
移位 寄存 器 移位 寄存 器 移位 寄存 器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整点报时数字时钟原理框图:
校时控 制电路
振荡器
分频器
计数器
译码
显示
报时控制 门电路
音响电路
二、 单元电路的设计 单元电路的设计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实质部分。将每一 部分按照总体框图的要求设计好,才能保证整体电路的质量 。单元电路的设计步骤分为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据总体方案对单元电路的要求,明确单元电路的 功能、性能指标。注意各单元电路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的逻 辑关系和时序关系,尽量避免使用电平转换电路。 第二步:选择设计单元电路的结构形式。通常选择学过的熟 悉的电路,或者通过查阅资料选择更合适的、更先进的电路, 在此基础上高度改进,使电路的结构形式最佳。
项目十 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0.1 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方法 10.2 数字电路设计实例 本章小结
主要内容
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数字电路设计实例。
主要技能
熟练的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能熟练完成数字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能完成数字电路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10.1 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方法
10.1.1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设计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 在进行数字电路设计时,首先针对设计题目做认真的分析,明 确任务和性能指标,然后做总体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具 体情况,反复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以求方案最佳。在整体方案 确定后,可设计单元电路,选择无器件,画出原理草图,实验进 行性能测试,最后画总体电路图,撰写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总体方案
在选择电路时充分考虑经下几个问题: (1)电路的功能满足要求。 (2)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3)电路的性能稳定、通用性强。 第三步:计算单元电路的主要参数,从而确定元器件的类 型。比如:振荡电路,无论正弦波振荡电路还时多谐振荡电 路都是通过电容的充放电实现振荡的,为此要根据特定的信 号频率,计算出电路中电阻、电容的大小。 第四步:画出单元电路电路图。
设计要求: (1)可以控制每段霓虹灯的点亮或熄灭。 (2)每段霓虹灯的点与熄灭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 (3)每间隔一时间,霓虹灯的图样变化一次;
(4)图样的变化的间隔时间可以调节。
电路功能分析:
1 1 0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0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0 00
只 读 存 储 器
振 荡 源
控制门
长 度 计 数 器
移 位 寄 存 器
定 时 器
局 部 放 大:
振荡器受控制 开关 Nhomakorabea长度计 数器
单稳态 触发器
四、电路调试方法与步骤 1.用示波器检测由555组成的时钟振荡器输出波形。正确结 果,应在输出端有几千赫兹的矩形波信号。 2.用示波器测量定时器输出波形,调整变位器使波形宽度 约为0.2S。 3.检测地址计数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将计数器的输出接发 光二极管,人为输入手动计数脉冲,观察输出状态是否能连 续计数。 4.检测长度计数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将计数器的输出接发 光二极管,人为输入手动计数脉冲,观察输出状态是否为 0000-0001-0011-0111-1111变化。
又开始从只读存储器中读出第二个显示状态所要的数据。以此类 推。
帧:每显示的一个状态。
只读存储器容量:设完整的显示效果需要K帧画面,每帧画 面需要M个数据完成,则需要只读存储器的容量为:KXM。 此处假设为16K。
地址计数器的位数N:2N=存储器的字数=存储器的容量/存储 器的位数。此处N=11位。 计数长度:显示每帧所需要的数据数/只读存储器的位数。 3.单元电路的设计 (1)振荡器:因精度要求不太高,555振荡器电路满足要求。 (2)定时器:555单稳态触发器,高电平触发,暂稳态为1态。
长 度 计 数 器 (4)
00000000
0000000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三、 原 理 图
地 址 计 数 器
总体设计的任务:为了完成设计任务,我们寻找一定功能的 若干单元电路构成一个整体,满足题目睥各项性能指标。
因为设计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满足要求的方案也不止一 个,所以为得到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往往要针对要求,大 量查阅资料、手册等工具,将多个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从 分析中找出认识最理想的入手进行设计,这是方案论证过程, 再经过设计——验证——再设计多次反复过程,才能达到目 的。 总体设计方案用框图表示。主要部分和难点可详细一些, 一般部分只能反映设计思想和基本原理就可能了。每一个方 框表示一个小的功能单元,用表示信号流向的箭头将各功能 单元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系统。
路的逻辑关系人为设置输入端口的数字信号或电平,观测电路 的响应,判断故障原因;信号寻迹法;从信号的流向入手,在 电路中跟踪、寻找信号,查出故障所在。 (6)归纳总结,当电路能够正常工作以后,应将测试的数 据、波形、计算结果等原始数据保存,以备查阅。最后编写 总结报告。
10.2 数字电路设计实例
设计实例一:多路可编程控制器
(2)长度计数器:用移位寄存器74LS194,确保在4个计数脉 冲作用下,输出按下列规律变化:0000~1000~1100~1110~1111, 将Q3经过非门,在计数到4时产生负触发脉冲,触发单稳压触 发器,定时开始。
(3)地址计数器:共要11位地址号,选用3个74LS161通过级 联构成11位二进制计数器。 (4)控制门:用与非作控制门,进入与门的两路信号分别是: 计数脉冲和定时器输出信号。 (5)只读存储器:计算所需要16K容量的存储器,考虑一定 的储备量,因此选择容量为64K的2764,13根地址线。这样, 多余两条地址线接地。 (6)寄存器:选用8W位的寄存器74LS374,74LS374只有并 入并出功能。
三、四端互相连接的交叉处用线应该用圆点画出,否则表 示跨越。 对于复杂的电路,应先画出草画,待调整好布局和连线后, 再画出正式电路图。
10.1.2 数字电路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一、制作PCB
整体电路采用电子CAD绘制并制作出印制板电路。
二、检测器件
在安装之前,对所选用的器件进行测试是十分重要的,它 可以减小因器件原因造成的电路故障,缩短设计试时间。
工作过程再现:
地 址 计 数 器 (11 位)
4 3 2 1 振荡器
定时器
(0.2S)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110 1010
移位 寄存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器 00000000
四、 画总体电路图 单元电路和参数设计计算好,元器件选择完后,则画出 总体电路图。总体电路图是电路实验、调试及生产组装的重 要依据,所以电路图画好之后要进行审图,检查设计过程遗 漏的问题,及时发现错误,进行修改,保证电路的正确性 绘电路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信号的流向,通常是从信号源或输入端画 起,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电 路图的大小位置要适中,不要把电路画成窄长型。 连线要画成水平线或竖直线。连线要尽量短、少拐弯,电源一 般用标值的方法,地线可用地线符号代替。
三、安装元件
安装时,集成电路最好通过插座与电路板连接,便于器 件不小损坏后的更换。数字电路的布线一般比较紧密,焊点 比较小,焊接过程中要小心。 四、电路调试 电路的调试分两步进行:一是单元电路的调试、二是总体 调试。只有通过调试使单元电路达到要求,总调才能顺利进 行。调试时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电路结构、对电路的输入与 输出的逻辑关系、正常情况下信号的电平、波形、频率等要 了解,根据这些信息设计出科学的调试方法。选用合理的仪 器、调试的步骤、测试的内容等。
定 时 器
1~k
二、具体参数设定、计算,以及单元电路设计 1.参数设定
(1)灯数量:32只; (2)选用8位的移位寄存器和8位的只读存储器; (3)每个显示状态保持时间为0.2S。 (4)完整的显示效果需要K帧画面,每帧画面需要32个数据。 2.计算 每显示一个状态要32个数据,只读存储器是8位的,那么地 址计数器应连续计数4次,产生4个相邻的地址号,选取只读存储 器中相邻4个单元中的数据,送移位寄存器,再送到灯,因此, 计数长度应为4。要求显示完一个状态时,保持0.2S时间,为此, 当长度计数器计到4时,产生一个触发脉冲,触发一个单稳态定 时器定时,定时器工作时,将切断地址计数器和长度计数器的计 数脉冲。定时时间到,又恢复两个计数器的计数脉冲,其中长度 计数器从0开始计数,而地址计数器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计数,
(2)一般先进行静态调试,再进行动态调试。 (3)在查找故障时,可以按信号的流程对电路进行一级一 级的测量,也可以根据电路的特点从关键部位入手。 (4)明确每次测量的意义,希望解决的问题,从测量中掌 握的各种数据、现象、观察到的信号波形入手,通过分析、 试验,了解与解决问题。 (5)在对电路进行检测、试验或调整的过程中,应掌握一 些实用的检测方法,如对换法:将好的器件或电路代替的怀 疑有故障的器件或电路;对比法:通过测量将故障电路与正 常电路的状态、参数等进行对比;对分法:把有故障的电路 根据逻辑关系分成两部分,确定哪一部分的问题,铸现款对 的故障的电路再对分,直到查出问题为止;信号注入法:根 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