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人类离不开阅读。

在人类产生以前就有了阅读。

阅读与一般的“看”的区别在于:它是用心的,它是心灵的经历与体验。

阅读,是让学生发现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阅读,能让学生感知丰厚的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飨读者。

一、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阅读是人类了解世界、获取知识、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的一个分支,早就存在了,但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表现出独立的学科意识,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阅读只是学习语文的辅助能力,写作才是最终目的;阅读是过程,写作才是结果;判定人才的标准就是写作水平的高低等等,这些观点都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

诚然,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学习写作的门径之一。

但是,提高阅读能力不全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写作。

因此,必须将“阅读”独立看待,正视阅读的目的和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评品,并且有助于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阅读讲究的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作保证,质量就无从谈起,有了数量才能谈质量,正如诗圣杜甫在诗中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如果只求数量,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通过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必须要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课内外阅读方法。

1.学会精读。

阅读是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

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

阅读有略读和精读两种,略读指粗略地读,大概地读;而精读则是要细细地读,读透读懂。

阅读中要使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

针对学生读书不用心,无法学以致用的现状,在班级中可专门设立阅读赏析课,指导学生精读。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

使学生做到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2.学会选择读书。

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书多如沙砾。

“博闻强记”“厚积薄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这些无不告诉我们,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大量的句式、大量的段篇,下笔时才能辞直义畅,奔驰放达,凭任吞吐。

近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语言积累和语文阅读是人们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丰富的语言积累来源于大量的语文阅读。

因而,我们必须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

因此,对于中学生课内外读什么书,教师要做精心的指导,
使学生通过阅读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因此,对于中学生课内外读什么书,教师要做精心的指导。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各年龄段阅读书的篇目,我采取了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书目清单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的购买、阅读书籍,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扩大阅读的视野。

3.学会写读书笔记。

如果阅读只是单纯的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养成“不懂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

要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1)摘抄积累。

在阅读中,如果遇到好词佳句或是引人深思的片段,可以摘抄下来,并时时翻看,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2)提纲式摘录。

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3)写读后感。

在阅读后,要及时把自己对阅读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的读后感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常与同学老师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评价、表达见解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爱玩、好胜心强是当前初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组织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实行课前演讲。

进行课前演讲,促使学生主动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笔者试行了几年课前演讲,学生们从开始的讲成语故事到现在的讲述内容包罗万象,都希望自己的演讲能够得到更多同学的认
同,通过阅读挖掘知识的劲头更足。

现在那个班级语文课前演讲已经形成良好的秩序和习惯,这也成为我教学的一大亮点。

2.开展读书交流课。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时如果通过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的话,读书的效果会大大不一样。

通过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好书,还可以在交流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开阔眼界。

3.开展读书竞赛。

即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一定的读书篇目,在学生自由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组织有关这些篇目的知识竞赛。

通过这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如何读书。

4.开展读书考级活动。

根据《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上介绍,有些学校给学生定出了课外阅读必读的范围,为了检验学生的读书质量,鼓励多读书的学生,设立读书考级制度,让学生定期报考读书的等级。

这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5.召开读书报告会。

请教师或者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为学生树立读书成才的榜样。

总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天空。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我们没有理由不视学生为鲜活的生命,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阅读的过程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成长的气息,成为他们追求生命完善、点化和润泽生命并贯穿生命始终的愉快历程。

只要我们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努力挖掘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亮点”,定能在语文阅读的天地里编织出一幅“喜看稻
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