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养生学第2章中医养生学基本观念

中医养生学第2章中医养生学基本观念


中医养生学基本观念
☆ ☆ ☆ ☆ ☆ 生命观 寿夭观 健康观 和谐观 权衡观
第一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和思考所 形成的观点,是对生命存在性质、生命活动特点 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它包含生命的物质观和生命 的运动观两个方面。
一、生命基础 三大要素:精、气、神 (一)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精是构成个体的最基本物质,能促进人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 肾精的盛衰导致了人的生、长、壮、老、已
三、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对立 & 共存
第四节
和谐观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天人一体 阴阳五行 (二)天人相应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人体自身的和谐 (一)五脏系统的和谐统一
通过经络沟通,以气 一脏配一腑,形成小整体 血津液精为基本物质, 以五脏为中心 (构成五大系统)一脏配一腑,形成小整体 连结成一个有机的大 整体。
——《庄子•知北游》
三、生命态度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 人之毕矣。” ——《旬子•礼论》 (一)乐生恶死 (二)重生贵生 (三)尊死慰生 (四)主动养生
第二节
寿夭观
一、天年及预期寿命 天年:天赋的寿命,自然寿命 寿命:出生、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 机体生存的时间 寿:超过80岁 夭:不足60岁 衰老:人在跨过盛壮年之后,直至死亡,根源于五 脏衰退,而必然经历的以五脏为中心的规律性生 命退化过程。
中医养生学基本观念
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精气神三者对生命的不同影响及相互关系;生 命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影响寿夭的后天因素;天人相 应的具体内容;人体自身的和谐;养生的权衡自稳; 人体的权衡自稳。
熟悉:精气神三者的概念及产生和活动特点;寿夭观 的先天禀赋学说;人与社会的和谐;权衡观的概念; 自然气象的权衡自稳。 了解:生命是天地之气运动的产物,生命的运动形式。 命门学说;和谐观与中医学整体观的关系;天人一体 的具体内容;自然生态的权衡自稳。
(二)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 世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气是运动的。 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的动力 气的生成有三方面:即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的清气。 气的生成与先天禀赋,后天营养及肾、脾胃、肺的 功能密切相关,以脾胃的功能尤为重要。
(三)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神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神的产生和作用的发挥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 基础。 心藏神,主神明。
天年

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 定期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 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如《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 《养身论》亦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此外, 老子、王冰也都认为天年为120岁。

西德著名学者H. Franke在1971年提出:“如果一个人既 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 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 120岁的天年期限与一般的长寿调查资料相符。当然,从 古至今超过这一生理极限的例子也不少。

天年的科学依据

1、科学研究表明,各种动物的寿命期约是其生长期的5至7 倍。人的生长期为20至25年,那么自然寿命应该是100至170 岁。 2、有科学家认为,一般哺乳动物最高寿命约相当于它的性 成熟期的8至10倍,人的性成熟期是14至15岁,据此推算, 人的自然寿命应该为110至150岁。 3、从胚胎细胞分裂次数来分析,人类胚胎细胞分裂的次数 是50次,而平均每次分裂周期是2. 4年,因此人的自然寿命 应该是120年。 4、人的怀孕期平均为266天,以自然界在发展过程中的结构 或组织的变异时间推算,人的自然寿命的最高点为167岁。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新的年龄分段: 44岁以下为青年人, 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 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
二、影响寿夭的因素 (一)先天禀赋 1.体质 禀气 2.命门元气说 形态 右肾为命门说 无形 部位 两肾总号为命门说
两肾之间为命门说
功能:强调肾阴、肾阳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 重要性。
(二)后天因素 1 自然环境 2 社会环境 3 行为因素 4 疾病损伤
第三节
健康观(自学)
一、中医的四维健康观 形体、心理、社会、道德
中医的健康观 “形与神俱” “阴平阳秘” 精神平和 淡泊名利 道德高尚
二、形与神俱的健康标准 1 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 2 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
精、气、神的关系: 精能生神,神能驭精,精足则形健,形健则神旺。 气能生神,神能御气,气盛则神旺,气衰则神病, 气绝则神亡。 精、气、神既是生命组成的基本物质,又是生命活 力的保证。
二、生命运动 生命是天地运动的产物,生命体是不断运动变 化着的个体,生命永恒地运动变化着,直至终结。 (一)生命是天地之气运动的产物 (二)生命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三)生命的运动形式 生命活动是气的聚、散、离、合运动的结果。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二)形气神的和谐统一
五 脏 营 化 养 生 精、气、血、津液
共同完成机体的功能活动
(三)常变状态的和谐适度
第五节
一、自然、生命的权衡自稳 (一)自然气象的权衡稳定 (二)自然生态的权衡稳定 (三)人体的权衡稳定
二、养生的权衡稳定 (一)权衡情志 (二)权衡劳逸 (三)权衡膳食
权衡观
思考题
1、精气神三者各对人的生命有何影响? 2、为什么说生命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3、何谓“天年”?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对寿命 的影响有何不同之处? 4、什么叫和谐观?试述和谐观中人体自身和谐 的具体内容。 5、什么叫权衡观?简述养生的权衡观主要包括 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