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 丁香结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 丁香结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 丁香结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

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人,(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

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

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

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1)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_______(以已)(佩折)________服(竟竞)________然倒(像向)________是(2)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4)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答案】(1)已;折;竟;像(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已、折、竟、像(2)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

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3)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4)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

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2月25日夜10时许,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徐福的带领下,悄悄在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扎营休整。

该营营长王子固则带领三连在另外一个地方活动。

“徐营长,有情况……”侦查员突然跑过来向徐福报告,“东……东面,发现了很多日军……”原来,日军白天侦察到有八路军小股部队在沂水北活动,就连夜调集了3000人马,兵分数路包抄过来。

徐福命令部队马上向沂水河方向转移,于半夜时分到达沂水河畔。

徐福同二连连长齐之顺碰头后,决定马上上山。

他们刚爬到半山腰一个叫桃花坪的小山村时,就发现日军的马队已经到了山下。

不一会儿,山下升起了几发信号弹。

忽然,左侧的山沟中冒出来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二连刚要准备战斗,发现是营长王子固带领的三连和附近的几百名老百姓。

这时,日军的大炮和机枪开火了,大批日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冲了上来。

“两个连不能一块往外冲,这样两个连和几百名群众都会有危险,必须留下一个连断后,掩护另一个连带领群众转移!”营长王子固说道。

他和副营长徐福短暂商议了一下,迅速作出决定: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 83 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王子固见三连和老百姓走远了,立刻命令二连朝敌军开火,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周边。

天亮时,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此时,三连和百姓已安全脱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嚣张——________ 商议——________ 带领——________(2)文中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A. 表示重复词语B. 表示语意难尽C. 表示意在言外D.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3)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4)营长王子固在危急关头做了什么决定?表现了他什么精神?【答案】(1)跋扈;商讨;率领(2)D(3)1943年2月25日;山东沂蒙山区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4)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果断勇敢,身先士卒。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嚣张:邪恶的势力、不良的风气增长;放肆。

商议:指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建议。

带领:引导;领导;指挥。

(2)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第一问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第二问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跋扈、商讨、率领(2)D(3)1943年2月25日;山东沂蒙山区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

(4)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果断勇敢,身先士卒。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第一问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第二问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

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

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

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

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

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

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

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________坚定──________(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答案】(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2)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吃得很有味道(3)炎热;动摇(4)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谈自己的感受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2)茫茫: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

津津有味:吃得很有味道。

(3)炎热、动摇(4)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训练。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

(2)从文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答案】(1)我和闰土初次见面(2)日日盼望;好容易(3)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解析】【分析】(1)(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我和闰土初次见面;(2)日日盼望、好容易;(3)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读语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课内阅读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