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研究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及儿童牙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的一门学科。

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合格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2)理解常见病的基本概念。

(3)掌握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口腔内科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一般检查。

(2)能对口腔内科学的常见病做出初步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计划,且能规范操作。

(3)能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提出预防保健措施。

(三)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2)培养认真、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实验两部分,总学时160,其中理论80学时、实践80学时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定义。

【教学内容】口腔内科学的定义、发展的历史【教学时数】1课时第二章口腔检查【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正确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的方法,并能书写完整的口腔门诊病历。

【教学内容】一、口腔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室准备、医师的准备、器械准备二、口腔检查一般检查(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咬合检查、嗅诊)特殊检查(牙髓活力检查、局部麻醉检查、诊断性备洞、穿刺检查、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三、病历书写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和家族史、口腔检查记录、诊断、治疗计划、知情同意书、治疗过程记录、牙位记录法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正确的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的方法,并能书写完整的口腔门诊病历【教学时数】3课时第三章龋病第一节概述【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龋病定义和龋病的特征【教学内容】一、龋病的概念和特征。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一种疾病。

龋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在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三个方面均发生变化二、龋病流行病学防治历史,发病情况,检查项目和流行病学指标,世界各国和各地龋病流行情况,我国龋病流行情况。

【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节龋病的病因【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主要发病学说和最新研究进展。

熟悉龋病病因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微生物、宿主、饮食等在龋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内容】一、发病学说化学细菌学说,蛋白溶解学说,蛋白溶解螯合学说,重点讲解化学细菌学。

二、龋病的发病因素(三因素论和四因素论)1.微生物因素(细菌和菌斑)细菌在龋病中作用的认识过程,致龋的主要细菌:口腔链球菌、主要讲述口腔变形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致龋机理。

乳杆菌和放线菌的致病机理。

牙菌斑:菌斑所在部位,菌斑的组成成份,菌斑的形成,菌斑与龋病的关系。

2.宿主因素:牙齿状况,唾液,全身状况。

3.食物因素:糖的致龋作用和致龋机理,食物的加工。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三节龋病的临床病理【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釉质龋、牙本质龋的分层【教学内容】一、釉质龋从深到浅分四层: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

二、牙本质龋从深到浅分四层: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

三、牙骨质龋同牙本质龋教学时数1课时第四节龋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龋病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特点【教学内容】一、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急性龋(猖獗龋)、慢性龋(静止龋)。

二、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窝沟龋、平滑面龋。

三、病变深度分浅龋、中龋、深龋【教学时数】3课时第五节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龋病的诊断方法及浅龋、深龋的鉴别诊断【教学内容】一、诊断方法视诊、探诊、温度的冷热实验、x线检查、透照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浅龋(口小底大、口大底小)与釉质钙化不全、釉质发育不全、氟斑牙鉴别中龋(龋坏到达牙本质浅层、对冷热酸甜刺激敏感)深龋(龋坏到达牙本质深层、有食物嵌入痛)与牙髓炎相鉴别【教学时数】2课时第六节龋病的治疗【目的要求】学习龋病治疗的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教学内容】一、非手术治疗(l)适应证(2)药物治疗:氟化物、硝酸银、再矿化液、窝沟封闭、预防性树脂充填二、修复性治疗(一)牙体修复治疗的生物学基础牙釉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牙骨质、牙周组织(二)牙体修复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窝洞制备(1)窝洞的分类(GV Black)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的洞.Ⅱ类洞:为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坏所备的洞。

Ⅲ类洞:为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的洞。

Ⅳ类洞:为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的洞。

V类洞: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的洞。

(2)窝洞的结构、命名(3)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①去净龋坏组织。

②保护牙髓组织。

③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4)窝洞预备的基本步骤①开扩洞口及进入病变区。

②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原则:以病变为基础设计外形,洞缘必须扩展到健康的牙体组织,外形线尽量避开牙尖和嵴等承受咬合力的部位,外形线呈圆缓曲线,邻面的颊舌洞缘应位于接触区以外,分别进入楔状隙,龈缘与邻牙之间至少应有0.5mm宽的间隙,不必扩展到龈下。

③预备抗力形和同位形A.抗力形(resistance form):抗力形是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影响窝洞抗力形的主要有:a. 洞深:应使修复体能承受平常咀嚼压力,洞底必须建立在牙本质上,洞深要求在釉质牙本质界下0.2~0.5mm,b.盒状洞形:洞形为底平,壁直,点线角圆钝.c.阶梯结构:双面洞的合面洞底与邻面洞的轴壁应形成阶梯。

d.窝洞外形:外形为圆缓曲线,避开承受咬合力的尖嵴。

e无机釉:去除无机釉;薄壁弱尖的处理,去除薄壁弱尖.B.固位形(retention form):固位形是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移位、脱落的形状。

窝洞的基本固位形有:a.侧壁固位:这是各类洞最基本的固位形,要求窝洞有足够的深度.b.倒凹固位:侧壁固位不足时可在洞底线角处做圆弧形倒凹,应做在牙体组织较坚硬的部位。

c.鸠尾固位:这是一种机械固位,用于复面洞。

窝洞形似斑鸠尾部,由鸠尾峡和膨大的尾部组成,借助于峡部的扣锁作用防止充填体从与洞底呈水平方向的脱位。

d.梯形固位:梯形固位用于复面洞,邻合洞的邻面预备成龈方大于验方的梯形,防止修复体从梯形底边呈垂直方向的脱位。

④制备洞缘。

2)术区隔离3)窝洞消毒4)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5)充填(三)修复材料和垫底材料垫底材料: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氢氧化钙制剂、聚羧酸锌粘固剂、磷酸锌粘固剂充填材料: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固剂、复合树脂3.修复性治疗(1)修复原则①去净腐质和感染牙本质组织。

②充分保护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③按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的原理预备抗力形式和固位形式。

④用适当的修复材料。

(2)牙体修复的步骤①进入病变区,查清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②设计和预备洞的外形。

③建立固位形和抗力形。

④去净龋坏组织。

⑤预备辅助固位形和抗力形。

⑥洞缘的完成。

⑦清理窝洞。

⑧隔湿。

⑨护髓。

⑩充填材料、雕刻外形、调合、打磨及抛光。

4.深龋的治疗(1)深龋的治疗原则①停止龋病发展,促进牙髓的防御反应。

②保护牙髓。

③正确判断牙髓状况(2)深龋的治疗方法:垫底充填,安抚治疗,间接盖髓术。

(3)治疗方法选择:根据牙髓状况及软龋能否去尽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表4-1所示。

龋病的治疗方案5.并发症及处理(1)意外穿髓原因:①对髓腔解剖不熟悉。

②髓腔解剖结构的变异。

③操作不当。

(2)充填后疼痛的原因①牙髓性疼痛②牙周性疼痛(3)充填物脱落折断的原因①洞形预备因素。

②充填材料调制不当。

③充填方法不当。

④过早承担咬合力。

(4)牙折裂的原因:①备洞时未去除无基釉,脆弱牙尖未降低咬合,特别是咬合力大的部位。

②磨除过多的牙体组织,削弱了牙体组织的抗力。

③窝洞的点线角太锐,导致应力集中.④充填体过高过陡,引起牙合创伤。

⑤充填材料过度膨胀,如银汞合金固化过程中与水接触造成的延缓性膨胀.(5)继发龋原因①备洞时未去尽龋坏组织,致使充填后龋损继发龋发展.②洞壁有无基釉,特别是承受咬合力处,受力时易碎,在洞缘留下缝隙,利于菌斑沉积。

③洞的边缘在滞留区内,或在深的窝沟处.④充填材料与洞壁间的微渗漏。

⑤充填材料硬固时体积缩小、小于牙体组织的热膨胀泵数、被腐蚀、充填压力不足及洞缘的垫底粘固剂溶解等原因都可造成洞壁与充填材料之间出现微渗漏.⑥充填体的羽毛状边缘和承受咬合力部位洞缘短斜面上的充填体可在受力时破碎、折裂而使充填体边缘出现空隙。

【教学时数】6课时第四章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第一章牙发育异常【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氟牙症,四环素牙,畸形中央尖、牙内陷的病因、症状、诊断及其防治。

熟悉各种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牙齿结构的影响。

了解对牙齿发育期及萌出后影响的有关因素。

一般了解其它非龋性疾病。

【教学内容】一、釉质发育不全1.定义:⑴釉质矿化不良;⑵釉质发育不良。

2.病因⑴营养障碍;⑵内分泌失调;⑶婴儿、母体疾病;⑷局部因素。

3.临床表现⑴轻症:矿化不良;重症:发育不良。

⑵发病时间不同,临床表现为不同牙位的牙齿病变。

4.治疗⑴轻症无需治疗,重症复合树脂修复。

⑵病变发生在牙齿发育期,萌出后发现,无法预防,注意母体健康。

二、氟牙症1.病因和发病机理⑴饮水含氟量过高,正常饮水含氟量为1mg/L。

⑵氟浓度增高,抑制碱性磷酸酶活力,造成釉质矿化不良,色素沉积。

2.临床表现:同一时期萌出的釉质上有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轻、中、重。

3.治疗⑴轻症用盐酸脱色,牙面有缺陷用复合树脂修复。

⑵预防:重选水源,用活性炭去除水中过量氟。

三、四环素牙1.病因:牙齿发育矿化期服用大量四环素引起牙着色。

2.临床表现⑴颜色改变。

⑵病理磨片荧光染色,色素主要沉积在牙本质中。

3.治疗⑴外脱色,复合树脂修复。

⑵预防:孕妇和8岁以下儿童忌用四环素。

四、畸形中央尖1.病因:牙齿发育期,牙乳头向造釉器突起。

2.临床表现⑴隐裂线合面中央窝半圆形突起,可有牙髓伸入。

⑵折断后使牙髓感染坏死,影响根尖的继续发育,根尖呈喇叭形。

3.治疗:⑴多次磨除脱敏;⑵磨除后盖髓治疗;⑶根尖成形术。

五、牙内陷1.病因:牙发育期,造釉器过度增殖深入牙乳头中。

2.临床表现:⑴畸形舌侧窝;⑵畸形根面沟;⑶畸形舌侧尖;⑷牙中牙。

3.治疗:⑴充填;⑵手术。

六、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1.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病理变化:⑴杂乱牙本质充满牙髓腔,髓腔闭锁;⑵髓腔内为大量牙髓,髓腔增大。

3.临床表现:微黄色半透明,光照下呈现乳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