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移动电子商务论文

移动电子商务系别:机电动力与信息工程系班级:09工业工程(2)班*名:***学号: ************ 指导老师:***移动电子商务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由信息技术、商务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而创生了信息时代的现代生产力。

目前,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融合移动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将具有更大的潜力,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前景普遍被业内人士看好。

移动电子商务正以其空前无比的生命力推动着部门经济、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跃上一个新台阶。

从移动电子商务的特点来看,移动电子商务非常适合大众化的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灵活、简单、方便的特点。

移动电子商务不仅仅能提供在因特网上的直接购物,还是一种全新的销售与促销渠道。

它全面支持移动因特网业务,可实现电信、信息、媒体和娱乐服务的电子支付。

不仅如此,移动电子商务不同于目前的销售方式,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服务。

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移动电子商务是相当具有探讨意义的。

但目前有关移动电子商务的教育很少,而且企业也不知道通过使用移动电子商务他们能得到哪些益处。

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企业把移动电子商务看作是好的,但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已经开始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公司也有很多在抱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部分公司甚至还感到非常失望。

IDC公司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看到这种服务的需要,认为投资太高,没有把这种服务摆在足够高的优先位置,导致企业采用移动电子商务很谨慎,甚至是畏手畏脚。

因此,对于电子商务市场的启动仅有企业应用是远远不够的,这在短期内很难得以普及成规模。

因此就需要在充分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之后,通过正确的引导,从而发展其大规模的使用。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所谓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通过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呼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有机结合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

是利用各种移动通信技术随时随地储存、传输和交流商业信息,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创新的业务模式。

移动通信技术和其它技术的完美组合创造了移动电子商务,但真正推动市场发展的却是服务。

移动电子商务能提供以下服务:PIM(个人信息服务)、银行业务、交易、购物、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等。

二、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2.1全球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全球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当迅速。

到2002年,已有6%的电子商务交易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来完成;到2003年,超过10%的电子商务交易将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来完成;到2004年,全球将出现10亿因特网用户,其中1.5亿为移动因特网用户;据预测,到2005年,将有25%的数据业务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来传输。

2004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已达2亿美元,而通过移动电话进行的交易量每年将达到140亿美元,移动电子商务将对人们的消费购物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报告还指出,4年后,人们将通过移动电话从售货机上购物、订票和网上购物。

各种新技术如高速宽带无线网络、移动上网协议WAP、SIM、双制式移动电话和各种界面友好的掌上设备将大大推动移动购物的发展。

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分析公司丘比特·米特里克斯公司称,2001年全球大概有600万人在使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亿美元。

到2005年,预计交易额将达108亿美元。

欧洲一家市场分析公司也认为,欧洲移动电子商务的营业额每年将成倍增长。

2.2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随着全球化的信息技术革命,移动电话成为中国电信服务中来势最迅猛、发展最活跃的新秀,移动通信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国已成为世界移动电话第三大国。

所以中国的移动电子商务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便携式电脑、手机、PDA 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大量出现,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我国使用手机的用户规模正在扩大。

手机用户已达世界第一的规模。

据信息产业部数据,到2003年5月,全国的手机用户数达仅到0.3亿人;到了2004年5月全国手机用户数就达到了0.7亿人;而到2005年5月末为止国内手机用户数已达1.7亿人,每月平均有530万人加入到手机用户中来(如下图)。

0.511.522003年2004年2005年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但是这些服务主要还是试验或试用性质的,不是完全成熟的服务。

在这个阶段,移动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个新兴的市场。

因此,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不仅要注重企业应用,注重大众化的应用也是启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关键。

同世界其它地区的情况一样,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IDC 公司调查,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只有42%的公司采用了无线服务或计划采用无线服务。

这个比例在亚洲的南亚地区为35%,而在中国和韩国地区仅为32%。

三、 移动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3.1第三代移动通信(1)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概念所谓第三代移动通信(3G ,The 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实际上是一种新的通信技术,但与互联网结合的更为紧密,对应于互联网的物理层和网络链路层。

所谓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主要指蜂窝式模拟通信技术,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密度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

所谓第二代移动通信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的种种优点;但第二代移动通信带宽不足,传输效率较低。

第三代移动通信按目前通行的概念是宽带多媒体蜂窝系统。

它主要采用使用频率和效率更高的体制,能提供高质量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覆盖。

(2)3G标准是国际电联(ITU)所制定的,有如下特点:a. 提供高速率和多种速率支持多种业务,如从话音到分组数据到多媒体的业务,特别是Internet,能根据需要来提供必要的带宽。

其最低无线传输要求是:b. 全球覆盖及全球无缝漫游;c. 高频谱效率;d. 高服务质量,具有长话的话音质量;e. 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高保密等良好的商业特性。

3G手机所具备强大功能的基础是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为此做支撑的则是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合到3G手机系统中。

(3)技术优点发展到3G之后,无线通信产品将为人们提供速率高达2Mb/s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支持高质量的话音、分组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这将彻底改变人们的通信和生活方式。

3G作为宽带移动通信,将手机变为集语音、图像、数据传输等诸多应用于一体的未来通信终端。

这将进一步促进全方位的移动电子商务得以实现和广泛地开展,如实时视频播放。

现在也已经有数款支持这种像播放电视一样的3G手问世了。

(4)技术缺点:第3代移动通信存在着成本高、技术相对复杂、标准不统一、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大、替代2.5G过度缓慢、竞争的技术很多等问题。

(5)各代典型系统特征比较3.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1)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概念所谓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向第3代移动通信演进的主流技术,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

(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特点传统的GSM网中,用户除通话以外的如短消息服务等最高只能以9.6kb/s的传输速率进行数据通信,如Fax、Email、FTP等,这种速率只能用于传送文本和静态图像,但无法满足传送活动视像的需求。

GPRS突破了GSM网只能提供电路交换的思维定式,将分组交换模式引入到GSM网络中。

它通过仅仅增加相应的功能实体和对现有的基站系统进行部分改造来实现分组交换,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技术优点a. GPRS能快速建立连接,适用于频繁传送小数据量业务或非频繁传送大数据量业务;b. 由于GPRS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用户可以保持永远在线;c. 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和传输量,减少了无线资源的浪费;d. 突破了现有手机上网的收费模式。

(4)技术缺点a. 在实际应用中,其传输速率比理论值低;b. 具有转接时延;GPRS引入了数据完整性和重发策略,避免数据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发生分组丢失现象,由此产生了潜在的转接时延。

c.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义务会相互干扰;而对于不同用途而言,只有较有线的无线资源可供使用。

3.3移动IP(1)移动IP技术的概念移动IP通过在网络层改变IP协议,从而实现移动计算机在Internet中的无缝漫游。

移动IP技术使得节点在从一条链路切换到另一条链路上时无需改变它的IP地址,也不必中断正在进行的通信。

移动IP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支持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2)移动IP技术特点:在不同网络中漫游的移动主机可以获得多个IP地址,并将其新IP地址告诉所有想与它通信的其他主机。

移动IP中的移动主机至少有2个IP地址,一个称为主地址,固定不变,用于唯一标识移动主机;另一个称为转交地址,是当移动主机离开网络后为进行数据包转发而获得的临时地址。

移动IP需要有主代理和客代理两个服务器。

典型的主代理是移动主机主网络中的路由器,维持着移动主机地址到临时地址的映射;客代理是移动主机正在访问的网络中的路由器,它将数据包转发给移动主机。

(3)移动IP的工作方式:左图中,当一个移动节点第一次漫游到一个网络中时,它会申请一个临时的地址并将其通知给其本地网络代理a;发向该移动节点的分组先发到它位于本地网络的永久地址里b, 然后被本地代理转发到该临时地址上c,但移动节点对该信息的回复不需要本地网络中转d。

中图中,反向隧道采用与图1相同的方式工作,只是回复信息是通过隧道经由本地网络发送的d,因此对应节点所看到的是该移动节点的永久地址。

右图中,对应节点先将分组发到移动节点的永久本地地址上b,这些分组在此处被隧道传送到移动的临时地址上;然后移动节点回将临时地址通知给对应节点d,此后的分组都直接进行交换。

(4)技术优点:a. 可移动性;b. 松散性;c. 透明性。

(5)技术缺点:a. 没有很好的解决路径最优、而额外开销大等问题;b. 移动IP协议运行时的三角形路径问题;c. 移动主机的安全性和功耗问题等。

3.4无线应用协议(WAP)WAP是开展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WAP,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真正实现不受时间和地域约束的移动电子商务。

WAP是一种通信协议,它的提出和发展是基于在移动中接入Internet的需要。

WAP提供了一套开放、统一的技术平台,用户使用移动设备很容易访问和获取以统一的内容格式表示的Internet或企业内部网信息和各种服务。

它定义了一套软硬件的接口,可以使人们像使用PC机一样使用移动电话收发电子邮件以及浏览Interne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