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3) 事故树分析 FTA(Fault Tree Analysis) 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他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 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
第一大类: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行为性。 第二大类:物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第三大类:环境因素—室内、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第四大类:管理因素—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
(1)人的因素
1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负荷超限
一、方法概述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 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
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 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目的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 定性 应用范围较广、
降低危险
消除危险
警告 连锁 隔离人员或危险 减弱局部排风 预防熔断器、弱点保护装置 消除
第二章 安全评价
分为七个阶段:p118 1、 前期准备(确定对象范围、收集法规与资料) 2、 辨识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3、 划分评价单元。 4、 定性、定量评价。 5、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 作出评价结论。 7、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二级)

轻钢结构,耐火等 级二级
1.5 锅炉房每层至少应该有两个安全外开 《 蒸规 》第 189 √ 口出口,锅炉房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的门 条 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有三个门,其中两 个直通接到,另一 个通操作间
1.6 锅炉房建筑的外墙或屋顶,至少有相当 《 蒸规 》第 188 √
于锅炉房占地面积 10%的泄压面积

轻型结构,泄爆玻 璃窗,彩板铺面均 为泄压面积
方法小结 评价目标:查找危险、有害因素、安全等级 定性定量:定性 方法特点:按事先编制的有标准要求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标准赋分,评定安全等级 适用范围:各类系统的设计、验收、运行、管理、事故调查 应用条件:有实现编制的各类检查表,有赋分、评级标准 优缺点:简便、易于掌握,编制检查表难度及工作量大 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按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危险的危险(危害)程度,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1 安全的 级
可以忽略
2 临界的 级
处于事故边缘状态,暂时尚不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于排除或采 取控制措施
3 危险的 级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措施
4 破坏性的 级
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方法小结 评价目标: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性等级 定性定量:定性 方法特点:讨论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条件,事故类型,评定危险性等级 适用范围:各类系统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前的概略分析和评价 应用条件:分析评价人员熟悉系统,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优缺点:简便易行,受分析评价人员主观因素影响
(3)环境因素
1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地面滑 室内作业场所狭窄 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室内地面不平 室内梯架缺陷 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 房屋基础下沉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室内给、排水不良 室内涌水 其他 2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恶劣气候与环境 作业场所和交通设施湿滑 作业场地狭窄 作业场所杂乱 作业场地不平 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 门和围栏缺陷 作业场地基础下沉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 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 作业场所光照不足 作业场地空气不良
4.6 尾矿库 全库容 100 万 m3 或者坝高 30m 的尾矿库。 5.风险控制措施
(1)措施
技术
教育
安全
管理
(2)失控
* 直接安全技术
* 网络安全技术
* 指示性安全技术
故障
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
——发生故障、误 操作时信号装置、 保险、信号缺乏或 缺陷。
——操作失误 ——造成安全装置失灵; ——使用不安全设备;
3.2 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 (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4.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具体见表 1 和表 2。
4.1.2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3.职业性危害因素分类
参照卫生部《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危害因素分为 10 类。 粉尘 放射性物质 化学物质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 其他
4.重大危险源辨识
(1)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
(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储罐区(储罐)
压力容器
库区(库)
煤矿(井工开采)
生产场所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压力管道
4锅.1炉压力管道

尾矿库
长输管道
输送 GB5044 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直径 100mm 的管道;
4.4 煤矿(井工开采)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高瓦斯矿井;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煤层自然发火期 6 个月的矿井;
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
4.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矿井: 瓦斯矿井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有自燃发火危险的矿井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作业场地涌水 其他 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隧道/矿井顶面缺陷 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 隧道/矿井地面缺陷 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 地下水 冲击地压 水下作业供氧不当 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强迫体位 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章 辨识与控制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根据 GB/T13816—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 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 4 大类,13 中类
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1) 安全检查表(SCL)
一、方法概述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缩写 SCL)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 危险性评价方法。 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审评。
标志缺陷 有害光照 其他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与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粉尘与气溶胶 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2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防护缺陷 电伤害 噪声 振动危害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运动物伤害 明火 高温物质 低温物质 信号缺陷
次要危险行为 5 类的气体
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 2.3 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 1 5
的毒性气体
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 2.3 项的其他毒性气体
50
4.2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 1、表 2 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 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源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 况;
二、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有关的法规、标准和管理、操作等规程 国内外的事故案例 本单位的经验、教训 其他分析方法的结果
安全检查表法
序号 检查项目及内容
依据标准
检 查 备注 结果
1
平面布置
1.1 锅炉房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锅炉房设计规 √ 范》第 5.1.1 条
锅炉房远离生产 区在东南下风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 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 10t/h。
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 120°C,且额定功率大于等于 14MW。
4.3 压力容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 0.1MPa,且 PV 100MPa m3 的压力容器(群)。
4.2.1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 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4.2.2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1),则定为 重大危险源:
q1 / Q1 q2 / Q2 qn / Qn 1
式中:
1.2 锅炉房应为独立建筑并远离人流集中 《 蒸规 》第 183 √
的场所,并保持安全距离

建筑为 1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