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驰:把每一次变化当作机会变化其实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如何应对变化,国外有关管理变化的书籍是最多的。
我们处在一个巨变环境下,从亚洲金融危机,到WTO,到911,到伊拉克战争,变化频繁而剧烈。
房地产行业这几年变化也很大,从土地公开出让的政策,到121文件,到18号文件,到今年的宏观调控,这些变化特别正常,其实变化是一种常态,企业如何应对变化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几年前,我们就在公司提倡“拥抱变化”、“拥抱变革”,只有变化了才能提供机会。
去年年底,我们在苏州买凤凰城地块时,原来说好要去的几家大公司最后竞标时都没去,就我们自己去了,最后我们以底价208万/亩拍得这块地。
当时逼近年底,金融形势也不太好,有人问我们,贷款挺难的,土地政策也不明朗,别人都不来了,你们怎么还来买,我说正是因为形势变化了,大家又对形势判断产生分歧了,才能让我们有机会超越。
如果说没有变化就没有这样的分歧,没有分歧,现在哪个企业最大就永远会是最大。
从现在来看,我想这样的机会确实难得。
在我们买这块地以后,四、五个月以后地点差不多的几块地,最便宜的一亩地360万,最贵的一亩地460万,平均下来一亩地375万,所以说当时的决策还是对的。
在上海买地,我们以每亩90万拿到,而当地开发商说最多卖到70万,但两个月后周围两块地,一块卖到了128万、一块卖到了130万。
今天我主要想回答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100亿的销售回款的目标有多少支撑?每个企业的目标是战略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竞争目标定错了还是很麻烦的。
第二个问题,我想从顺驰的商业模式来看一下顺驰的风险有多大?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商业模式应该在战略之前,不大理解。
现在我明白了,商业模式不但应该在战略之前,而且应该在公司成立之前。
成立公司之前,就应该知道如何赚钱。
好比说一个开发商,你是先买块便宜地,然后卖了地赚钱,或是买块地盖了房子卖了房子赚钱,你必须知道如何赚钱,也就是说你必须知道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然后才能开始干公司。
所以说商业模式是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对商业模式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把商业模式弄明白了,能够让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第三个问题是,宏观调控究竟影响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是说宏观调控后我们在干什么。
其实每一次变化我们都有相应的行动。
我们向全国化扩张是在121文件之后,6月13号下的一个121号文件,7月20号我们开了个全国化发展战略会议,开始全国化发展,这个121号文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121文件后,当很多人在说121文件后怎么难怎么难,我们做了认认真真的分析,并和每一个银行进行沟通。
我们判断,银行不是不贷款,而是要选择好的公司好的项目贷款,121文件后实际上我们贷款更容易了,因为可以贷款的公司少了。
很多人都在说宏观调控的影响如何如何,但是分析的人多,有实际行动的人少。
第五个问题是宏观调控后顺驰在哪,还在不在?前些日子我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个专题,其中有个调查,问你认为顺驰的神话会不会破灭?回答会破灭的很多,数我记不清了。
回答不会破灭的只有一票,那就是我投的,因为我们公司的人天天都忙,没时间上网。
顺驰2004年100亿销售回款有强有力的支撑我想通过一个简单公式告诉大家我们2004的目标是如何定出来的。
房地产和别的行业不太一样,你定明年的目标,不是说你想定多少就定多少的。
你定明年的目标,实际上你今年、去年、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已经定了,想做多少项目是与前几年的项目储备有密切关系的,不是说你想做多少就做多少。
因为做一个项目从拿地到开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房地产业的特点。
我们在去年定今年目标时,把我们的目标分为3个部分,库存项目的回款,新开项目的回款和新增项目的回款。
库存项目是指2003年已经开盘的,2004年还在继续卖的项目;新开项目是指已经把地买来了,但还没有开盘的项目,这个项目开盘后对2004年的贡献会有多少;新增项目是指还没有买地,新买的地对2004的贡献有多少。
今年100亿的目标,基本就能做到了80、90个亿了,我们在天津今年能做近70个亿,今年上半年就做了34个亿,上半年一般都比下半年要难一点,乘以二就是68个亿,我想在天津70个亿还是有把握的。
组成这70个亿的项目的土地都是我们一年前、两年前、三年前就买下的。
如果没有几年前的准备,今年就是手上有1000亿、100亿的现金,也不可能作出70个亿的销售额。
这就是战略,我们制定战略的时候有四个要素。
首先要定一个目标,第二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第三是实现目标后有竞争力,第四是竞争力要有可持续性。
我们在制定战略的基础有三方面,第一就是理解宏观环境,第二个是理解房地产行业,第三是理解企业自身。
战略目标必须有支撑,没有支撑的目标就不是目标,那是幻想,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在制定05年的战略时就会考虑04年已经开盘的项目,05年能回款多少?04年拿的地,05年开盘的项目回款能达到多少?到了第四季度,新获得的土地05年销售回款能达到多少?新买的土地实际上是为将来做贡献。
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这样算出来的。
我们中长期的目标是要做第一,做第一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追求,但是做第二,我们也不丢人,我94年几乎是白手起家,我即使做到第三,也不丢人。
但是得让我们有理想有追求啊!这一理想不是我一个人的理想,是公司全体员工的理想,是这一理想在鼓舞着大家、在整合着大家。
我们派出了近200个总经理助理以上的干部,我们开总经理助理以上干部会时有600人,我们给多少员工提供了机会,正是在这种理想的鼓舞下我们才创造了这个奇迹,才创造了这个机会。
当然我们的企业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企业,没有一句是虚的。
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就是我们做事的方式,做事的习惯,考核的标准就是结果,没有结果的企业文化就是瞎掰就是胡扯!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性格,企业的品格、品质,就跟人一样,这个人人品是好的,做什么做不成,就是说这个人没用。
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让企业出结果的工作习惯。
我们这个100亿的目标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加出来的。
你现在有多少项目,这些项目明年能卖多少钱,新买来地开盘后能卖多少钱。
04年加起来多少呢?是150个亿。
后来我们一直喊的是100个亿,今年3、4月份大家知道在天津卖得特别好,我们调成了180、190个亿,最近调到120、130个亿,一直在调,这些数字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出来的。
在座北京的朋友知道,在北京我们计划是二十个亿,现在是12、3个亿,长三角我们原来计划30个亿,后来调成20.9个亿,一直在变,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必须有支撑,没有支撑的目标就不能成其为是目标。
对的商业模式使顺驰的风险几乎为零商业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我们一直崇尚一种简单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越简单就越能说服别人支持你。
这就是商业模式通用的公式。
商业模式是什么,就是回答你的钱是从哪来的,你的钱去哪了,你的钱什么时候去的,你的钱有没有升值,钱如何回来的,钱什么时候回来的,这就是通用的商业模式。
你的一个产品,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公司,就是钱的一个载体,载着这些钱跑。
每种产品每个产业都一样。
顺驰的钱从哪里来?自有资金与合作伙伴的资金,占有比重最大。
我们的每一个大项目后面都存在着一个合作伙伴,其中一个合作伙伴在我们公司的投资就有近十个亿,这些合作伙伴和我们风险共担,他们投入的钱都是我们的股本金。
然后就是销售回款,这是房地产经营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之后的银行就不说了。
我们说说信托,上周在天津,我们的第一笔信托提前一周兑付了,我们给客户的回报是3.8%,老百姓都非常满意,很多客户还想买我们新的信托。
上周在北京发行了一笔一个亿的北京顺驰领海的信托,光散户就购完了,大户都没买着。
然后还有境外资金,就是海外上市,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现在谈的境外资金有30多家。
北京的项目,我们有9.05个亿的付款,我们按政府要求付了30%,大约2.7个亿就可以开工了,再加上工程款,付了3个亿我们就开盘了。
这个项目的总投资是20个亿,但3个亿这就是我们在此项目的最大投资,项目的销售回款足以支撑后来的工程款和地款,因为政府在招标文件上写明两年的付款周期。
我们在很多地方拿的地基本上都是分期付款的。
我们在郑州拿地时,有一块条件更优越的地,但是我们没有选,就是因为付款方式不适合我们。
我们选择付款方式比较好的地,而且现在看来,我们的土地都增值了。
我们的钱最终还是通过产品来的,所以我们强调产品一定要有高价值价格比。
房子这种产品的特点是要求价值价格比,要让客户知道房子值这么多钱。
其他产业就有不同。
比如电脑讲究性能价格比,买一台电脑,你明明知道你买了半年之后会降价一半,你还是会买的,因为你是为了它的性能,但房子你知道它半年后会降价一半你是一定不会买的,即使它的功能再强,性能再好你也不会买的。
另一方面就是产品“变现性”,很多年前我在和一位非常成功的法国商人聊天时他说,做生意就两个字“变现”。
我也一直在理解这两个字,后来发现确实是这样,“变现”,就是产品的可变现性好,你的销售对价格敏感。
当你缺钱的时候,降300元就能多卖30套,再降两百块钱你就又多卖50套,产品对价格特别敏感,不像有的产品,就像有的写字楼,对价格就不敏感.不敏感在哪呢?就是说你的成本是6000,10000的时候不好卖,降到9000也不好卖,降到7000,降到成本价以下一样不好卖.变现性好的产品,价值价格比高的产品,能让钱回来。
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基本上是按照我们的计划,完全按我们的计划开盘销售回款.我们在12月8号拍北京那块地的时候,我们说6月18日开盘,没有一个人相信.6月19日我们如期开盘了,推了一天.苏州的项目,我们说六月开盘,我们在6月12日如期开盘。
那是去年10月22日拿的地.南京的项目是有开发商在阻击,比我们预定开盘的时间晚了12天.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按计划如期开盘销售回款,所以钱什么时候回来,银行都知道.为什么大兴这个项目农总行给担保,就是因为我们所有的钱都在他那放着呢.他知道我们每个月都能收一个亿,它给我们一个亿他有什么风险?他知道我们的商业都卖出去了,这有什么风险?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
这就是我们能够度过宏观调控这个难关,就是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简单。
我们跟银行沟通的时候,跟合作伙伴沟通的时候,你很容易告诉他我一共有多少钱,钱都去哪了?土地都增值了,每个项目都有利润,然后现在都在按期回款,担心什么呢?我们在银行的存款从一月份开始存款余额就在10个亿以上,我们今年的存款余额一直在10个亿以上。
没有低于10个亿.你和银行监管部门,你和合作伙伴就特别容易沟通了.如果你说用钱买了一个公司30%的股权,然后有人问你这个公司增值了吗?什么时候能卖出去,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个就太容易算了,就是我们现在的土地价值,把我们公司清盘以后,把银行的所有的钱都还上,还有40个亿的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