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保密
一、统计资料的保密的分类: 1、国家秘密统计资料 2、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 3、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统计调查内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有关涉及资料的收发、 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采取规定的措施,故意泄秘的给予刑 事处分
第四讲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一节 统计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公布
一、统计资料的提供
(一)概念 (二)为党政机关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为社会公众服务
二、统计资料的公布
1、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2、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 3、县级上各级政府和部门公布其统计调查取得的地方统计数据
三、公布统计资料的程序:核定、审批、备案 四、统计数据发布的方式:1统计年鉴;2、统计公报;3、报刊登载 4、网站登载;5、新闻发布会等
1.忠诚统计,乐于奉献;2.实事求是,不出假数;3.依法统计,严守秘密;4.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二)统计人员应当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二、统计人员的职权
1、统计人员具备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权力 2、统计人员由权要求有关单位或人员,依照国家的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3、统计人员也有权检查统计资料的真实性,要求改正不正确的统计资料 4、统计人员有权和检举统计调查过程中违法行为。 三、统计人员的职责 1、统计人员应当如实报送统计资料,准确及时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并对所报送的统计资料的真实 性负责;对领导人强令或授意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应当拒绝和抵制 2、统计人员应当对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负责保密,并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 庭的单项调查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 3、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
三、统计标准的分类
第四 统计调查方法
一、概念 二、我国的统计调查方法:
1、普查 2、抽样调查 3、定期全面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
第五节 统计调查证件
• 一、统计调查证件的目的和意义
《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统计人员依照前款规定执 行职务,依法对统计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统计机构颁发的工作证件”。
一、各类统计数据、报表在报送或传输市统计局之前,须经主管领导把关,签字后方可上报。 二、不得在电话里向外单位及个人提供统计数据。 三、各股室的统计资料必须按照《统计工作保密规定》中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严格管理。月度、季度、 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数据,须经局长审批、签字后由综合统计统一向外发布和提供。 四、凡外单位来局查阅抄录有关统计数据,必须持单位介绍信,由综合统计提供,重要的统计数据 经局长批准同意后,才能抄录。 五、统计报表的保存期限:月度、季度的统计报表保存期限为5年;年度统计报表保存期限为长期。 六、各科室在统计活动中形成的统计报表(月报、季度、年报)及基层调查单位报表应分类整理装 订成册,资料装订完整有封面、封底及资料目录,储存于软盘的数据库资料标签明确。 七、各类统计资料存放应整齐划一。பைடு நூலகம்年由局领导及各有关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统计资料的整理 立卷、归档保存情况进行检查。统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列入年度先进评比的内容。
加强对统计调查证件的管理工作,具有十的意义。 首先,规范统计调查活动,维护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其次,促进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政、依法统计。 二、证件类别及管理
第三讲 统计资料管理
第一节 统计资料管理概述
一、统计资料的特征:一是客观性;二是合法性;三是相关性。 二、统计资料管理体制:(谁组织统计调查,谁管理统计资料的原则)
度三个部分。
二、统计标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统计标准,分为广义统计标准和狭义统计标准。广义的统计标准,包括 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方面所 作出的统一规范。狭义统计标准,仅指统计分类标准。统计法规定的统计标 准是指前者。《统计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以保 障统计调查中使用的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 等方面的标准化。”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和保管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或盖章制度 (企业、部门、乡镇等) (二)数据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度
二、统计资料的保管 (一)保管资料的范围
具体包括:统计台账、原始统计报表、汇总统计资料以及电子介质的统 计资料,以及统计管理盖章中形成的所有文件
(二)保管机构的职责:
八、每年年报结束后,各专业统计应将年报及月报数据刻录成光盘,并交一分给综合统计。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和保管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 (一)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或盖章制度 (企业、部门、乡镇等) (二)数据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度
二、统计资料的保管 (一)保管资料的范围
具体包括:统计台账、原始统计报表、汇总统计资料以及电子介质的统 计资料,以及统计管理盖章中形成的所有文件
第三节 统计从业资格
一、实行统计从业资格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促进统计队伍建设; 2、有利于规范统计从业资格认定,促进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更 好地依法行政; 3、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保障数据质量。 二、统计从业资格及其范围 应当具备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要求有以下四类: 1、在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中从 事统计工作的统计工作人员; 2、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部门中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 3、乡镇统计人员; 4、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中承担经常性统计任务的人员。 统计从业资格认定的主管机关及其职责 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程序:主要有申请、受理、审查、与决定。属于一种行 政许可法,依照法定程序实施。
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第三节 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
• 一、统计制度的概念及分类 : 1概念 广义的统计制度,是指统计工作的各个阶段所应遵守的技术性
规范。狭义的统计制度,仅指统计调查阶段所应遵守的技术性规范,即统计 调查制度。我们通常所说的统计制度,是指狭义的统计调查制度。
2分类:包括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
一、统计机构的设置: 我国统计机构分为三种:政府综合统计机构、部门统计机构和企业事业
统计机构。 二、统计机构的职责
1、国家统计机构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3、部门统计机构 4、乡镇统计机构或统计员 5、企业事业职责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
第二节 统计人员
一、统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