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集中式绕组
判断依据:根据
线圈绕组的形状与嵌 装布线的方式。
分布式绕组
Page 8
集中式绕组
集中式绕组一般仅有一个或几个矩形框线图形成。绕制后用纱 带包扎定型,在经浸漆烘干处理后嵌装在凸形磁极的铁心上。
Page 9
分布式绕组
采用分布式绕组的电动机定子没有凸形的极掌,每个磁极都是由一个或几 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嵌装布线组成线圈组。
同心式绕组
判断依据:根据
嵌装布线排列的形 式。
叠式绕组
Page 10
同心式绕组
同一线圈组的几个大小不同矩形线圈,按同一中心的位置逐个嵌装排列成 回字形的型式。一般单相电动机和部分小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采用 这种型式。
Page 11
叠式绕组
所有线圈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分别以每槽嵌装一个线圈边,并在槽外 端部逐个相叠均匀分布的型式。一般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较多采用叠 式绕组。
z 36 t = = =9 2p 2´ 2
习惯上说: 极距为9槽,就是第1槽到第10槽。
Page 22
电角度
一个圆周的机 械角度是360°, 把这种定义的角度 称为空间机械角, 用θ表示。
机械角 机械角
当导体每经过一个磁极时,其感应电动势交变一次,因此 一对极数所对应360°电角度,用α表示。
电角度 电角度
电动机修理的大 部分工作是对绕 组的修理,所以 必须对电动机绕 组的结构形式以 及接线方法有清 楚的了解。
Page 4
电动机绕组的结构
以定子绕组形成磁极数来区分 以定子绕组形成磁极数来区分
庶极式绕组
判断依据:根据
电动机的磁极数与绕 组分布形成实际磁极 数的关系。
显极式绕组
Page 5
显极式绕组
尾接尾 、 头接头 ““ 尾接尾 ”” 、 ““ 头接头 ””
特点:每个线圈形成一个磁极;线圈数与磁极数相等。
Page 6
庶极式绕组
尾接头 ““ 尾接头 ””
特点:每个线圈形成两个磁极,线圈数为磁极数的一半。
Page 7
电动机绕组的结构形式
以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来区分 以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来区分
Page 12
绕组的术语与基本参数
线圈 圈 线 线圈是以 绝缘导线 按一定形 状绕制而 成,由一 匝或多匝 组成。
Page 13
绕组的术语与基本参数
线圈 圈 线
Page 14
绕组的术语与基本参数
线圈 圈 线
Page 15
绕组的术语与基本参数
线圈 线圈
Page 16
极相组
极相组:凡是一相中形成同一个磁极的线圈(一个或 多个)定为一组。
测量时,按每分钟约120转左右的速度转动摇柄,当指针为0时,表示绕组 接地。如果电动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而击穿,则必须依据经验判断。
Page 63
(1)绕组接地
Page 64
(1)绕组接地
万用表检查 万用表检查
用万用表 测量可以判断 绕组直接接地 和较小的阻 值。然后再根 据经验和具体 分析判断电机 受潮还是击穿 故障。
同心式绕组
适用机型:国产JO2-21-4型、JO2-22-4型、Y-90-4型、Y2-90-4
型、 Y802-4型、Y2-802-4型等。
Page 52
工程操作
绕组嵌线顺序:每嵌好二槽,向后退空二槽,再嵌二槽,以此类 推。
Page 53
工程操作
Page 54
工程操作
Page 55
交叉链式绕组
Page 43
链式绕组
注意:三相绕组连续轮换嵌线。
Page 44
链式绕组
把每相极相组反接串联成一路,这种方式通常称为“单进火”连接。对 于电流较大的电动机有时为了分担电流,可以采用“双进火”“多进火”连 接。
双 进 火
Page 45
链式绕组
四进火
Page 46
工程操作
在工程实践 中,利用平面接 线圆图来直观表 达绕组分布及接 线规律。图上小 圆及数字表明定 子铁心的槽及其 槽序,空心小圆 代表一个或一组 线圈的首端;实 心小圆代表一个 或一组线圈的末 端。
Page 27
并绕根数
额定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因电流较大,就须较大线径的导线绕制线 圈。但线径过大(一般在1.6毫米以上),则线硬而难绕难嵌,可采用几根 线径较小的导线并绕代替。当决定电动机修理重绕拆线时,务必注意搞清 原始的并绕根数,以免误作线圈匝数。
Page 28
并联支路数
额定功率小的电动机,一般绕组的所有线圈组依次串联成一路再接入 电源。这种方式通常称为“单进火”连接。但额定功率较大的电动机(一般 7千瓦以上)所需电流较大,有时就要把绕组的所有线圈组分别串联成二 路或多路,然后再按规定方式并联接入电源。这种方式习惯上称为“双进 火”“多进火”连接,实际上就是指绕组的并联支路数。当决定修理重绕拆 线时,也必须查明原始的绕组并联支路数。
a = p ´q
Page 23
电角度
假设有一根导体沿定子内 膛匀速旋转一周,从图中看出 导体经过了4个磁极,其感应 电动势改变4次。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 电角度? 电角度?
Page 24
相
带
每个极距内属于同一相的槽所占有的区 域。
Page 25
节
距
节距:指单个线圈两有效边跨占的槽数,用y表示。
Page 65
(1)绕组接地
试灯检查 试灯检查
试灯是修理场所最简便 的常用工具,即在电源上串 接一只灯泡,将其中一线断 开,做成两根测试棒。
若灯泡发亮, 说明绕组接地; 灯泡微亮, 说明绝缘有接地击穿; 如灯泡不亮, 说明绕组绝缘良好。 有时灯泡虽不亮,测试 棒接触电动机时出现火 花,这说明绕组尚未击 穿,只是严重受潮。
三相单层绕组的特点
线圈的数量少,绕制和嵌线较方便省时。
槽的利用率较高 ,无需层间绝缘,减少了槽内发生相间 短路的可能性。
绕组线圈的两端部处理不易整齐 , 电气性能较差 。
Page 31
单层绕组展开图的绘制
什么是单层绕组展开图? 什么是单层绕组展开图?
Page 32
三相单层绕组
绕组排列原 绕组排列原 则: 则:
由于采用了整节距形式,该绕组属于庶极式绕组,相邻两个极相组 的连接方式应该是尾端接首端(“尾接头”)。
Page 40
实际工程中绕组展开图
由于整节距绕组的线圈端部较长,而且电磁性能不好,运行振动、噪声 大,所以一般不采用整节距绕组形式,而是采用短节距绕组,缩短端部连线, 节省用铜,便于嵌线和散热,提高电磁性能。
链式绕组 三相单层短 节距绕组 交叉式绕组 交叉链式绕组
Page 41
同心式绕组
链式绕组
链式绕组是由相同节距的线圈组成的,其结构特点是构成绕组的 线圈一环套一环,形如长链。
Page 42
链式绕组
适用机型:国产JO2-21-4型、JO2-22-4型、Y-90-4型、Y2-90-4
型、 Y802-4型、Y2-802-4型等。
一个极距内所有导体的电流方向必须一 致。
相邻两个极距内所有导体的电流方向必须相 反。
Page 33
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步骤
计算绕组数据 计算绕组数据
Page 34
定子绕组展开图绘制步骤
画槽、标号 画槽、标号
在纸上等距离地把定子槽画成平行线。如电动机是24槽,就画出24根 平行线代表槽数,并标明每槽的序号。
Page 57
交叉链式绕组
U 相绕组 U 相绕组
Page 58
三相单层绕组
三相绕组 三相绕组
Page 59
工程操作
绕组嵌线顺序:嵌好双圈的二槽后,向后退空一槽嵌单圈,嵌好单圈的一槽 后,向后退空二槽嵌双圈,以此类推。
Page 60
工程操作Paຫໍສະໝຸດ e 61(1)绕组接地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绕组接地,俗称“碰壳”。它是指绕组与铁心或机壳间绝缘破坏而 造成的通地现象。出现这种故障后,会使机壳带电。
故障原因 故障原因
造成绕组接地的原因很多,如受潮、雷击、过热、拖底、机械 损伤、腐蚀、绝缘老化,以及绕组制造工艺不良等等,都可能造成 电机绕组的接地故障。
Page 62
(1)绕组接地
摇表检查 摇表检查
表示方法:例如节距为6, 习惯上说第1槽和第7槽。
长节距: y >τ 整节距: y =τ 长节距: y <τ
实际应用时常采用短节距绕组,因为短节距绕组可节省导电材 料,而且磁场较均匀,电动机功率因数也较高。
Page 26
工程经验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接线时,如果y<τ或y>τ, 则该绕组属于显极式绕组,相邻两个线圈(组)的连接 方式必须尾端接尾端,首端接首端(电工术语为“尾接 尾”、“头接头”,也即反接串联方式。如果y=τ,则该 绕组属于庶极式绕组,相邻两个线圈(组)的连接方式 应该是尾端接首端(电工术语为“尾接头”),即顺接串 联方式。在实际三相异步电动机中,绝大多数电机采用 的都是y<τ的短节距绕组,都属于显极式绕组,所以绕 组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尾接尾”、“头接头”。
Page 17
极相组
显极式绕组的极相组数 显极式绕组的极相组数
2p´m
庶极式绕组的极相组数 庶极式绕组的极相组数
2
p
´ 2
m
Page 18
每极每相槽数
每极每相槽数是每极相组所占的槽数,也可看作每极相组的线 圈数,简称每组线圈。
z q = 2p´m
Page 19
匝数和线径
匝数 匝数
匝数即每线圈的圈 数。
Page 66
(2)绕组断路
故障现象 故障现象
断路故障多数发生在电机绕组的端部以及各绕组接线头或电动机 引出线端附近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