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加工安全措施交底
否则,当吊钩升起吊钳(升)钢丝绳绷紧后,一侧或两侧吊钳(卡)就会沿钢板向吊钩垂直中心位置滑移直至脱卡。造成吊钳(卡)不定向绷弹;而另一侧吊钳(卡)在吊钩升起的作用下,造成构件、钢材向脱卡的一侧滑移、倾斜、侧翻而发生危险。
38、使用吊钳(卡)吊移钢材、构件时,吊钳(卡)卡口必须垂直于所吊钢材、构件挂卡处,并且满卡于钢材、构件之上。
31、装卸、转运、移动各种原材料、钢构件前应考虑起重机械和起吊所用的钢丝绳、尼龙吊带、吊链、吊钳(卡)及捆绑构件的盘条、铁丝、麻绳的承载力和安全性。
32、起重吊装所用的两根钢丝绳长度要统一、直径要统一,两个卸扣的大小要统一,两个钢板卡的大小承载力要统一。避免在装卸过程中钢板卡不能同时着力,钢丝绳、卸扣承载力不同;致使构件、材料从卡具中滑落、侧翻和钢丝绳断裂、构件坠落的事故发生。
43、装载构件时应本着上窄下宽、上小下大的安全平稳的原则进行装载、严禁将不同规格、型号的构件(H型钢、管件、零部件)混装在车厢底部(层)造成上部所装构件左右晃动(装载基础要稳定);致使上部所装构件稳定性、安全性差,给装、封、卸车人员带来极大的不安全因素甚至是伤害。
44、装卸车人员无论是栓、挂、摘取绳、索、卡具时,必须按照起重作业标准指挥手势,发出信号和司索操作以及本措施第32、33、34、35.36条中规定的操作指导进行作业。此时的装卸人员(指挥、司索人员应站立在车厢上或地面能够观察了解到钢材、物资、构件起吊情况)既能操作起重机械又能看到指挥、司索人员发出信号、手势的准确性以及指挥、司索人员所站立的位置是否安全。
45、采用平板电动轨道车转运钢管或小型钢材料时,电动平板轨道车上必须安装两件卡在该车辆两端防止钢管、构件横向滑动的H型专用防护支架,电动平板轨道车上所用专用防护支架禁止挪做它用或衬垫其它钢构件或。
46、电动平板轨道车在转运钢柱、钢梁时,必须摆放整齐、平稳,尤其是散装零部构件,应本着下方大上方小整齐堆码,严禁倾斜堆放。
27、对所使用的钢丝绳、尼龙吊带、吊链、吊钳(卡)及辅助工具配件进行认真仔细检查。钢板卡齿条上开口销有无脱落;卸扣上的横销松紧度是否适宜;钢板卡、卸扣是否出现裂纹、变形、磨损;U型卡螺拴、螺母是否滑丝(扣)、吊带存在断层、钢丝绳断丝较多和断股。出现以上问题应立即检修或退旧领新送入库房,不得随意乱扔乱放误被他人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19、操作人员在制孔过程中严禁用脚踩压磁力钻制孔手柄,防止裤脚边卷进高速旋转的钻头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发生。
20、已起拱的H型钢(尤其是截面几何尺寸小的H型钢),当拱面朝下放置于地面在构件上制孔时,必须将H型钢一端下方用方木、角钢或者小型工字钢等相应材料垫起,确保其平稳。严禁在制孔过程中发生H型钢左右摇晃,致使磁力钻构件倒塌造成人员伤害。
21、当横截面几何尺寸小的H型钢规则的排列在固定支架上进行起拱拼装焊接时,必须在支架端头部分焊接一根牢固的立杆防止H型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摇摆晃动而倾翻,发生意外事故。
22、堆码组立、埋弧焊、矫正、拼装、焊接、制孔后的H型钢时,每一根必须按构件其纵向方向紧密的或留有一公分间距的排列,并将一端对齐。第二层构件堆码应将该层H型钢的腹板位置对正下层二根并排放置的H型钢中缝位置,依此类推按品字型堆码。
35生产过程中严禁钢丝绳、吊带、吊链、吊钳(卡)等绳索卡具在构件上拖拉移动。
36、使用单个吊钳(卡)或双吊钳(卡)起重钢板、型钢或H型钢时,必须严格检查吊钳(卡)是否出现变形、发卡、开裂、齿条齿面磨损严重的现象。
37、吊钳(卡)卡在钢板或构件上时必须满卡。若用两付吊钳(卡)对角挂时,两吊钳(卡)之间距必须处于安全距离内。
15、砂轮切割、手工火焰切割、气刨、打磨、手工焊接等使用明火前,必须对作业区域周围环境进行检查,确认无易爆易燃物品后方可作业并采取单面或三面隔挡防止火花、弧光伤及他人的防火隔离措施。
16、使用车床、摇臂钻、立钻、台钻、磁力钻等旋转机械切屑、制孔时,操作人员严禁佩戴任何一种手套作业。所发手套只允许在装卸搬运零配件材料时使用,更不得在钻头旋转时直接用手或戴手套去清除铁屑、扭动卡头和钻头。
5、生产车间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人员负责管理。车间班组设置的临时配电柜、配电箱、用电线路符合安全用电标准。地面铺设的动力电源线应在其上加盖防碰撞、防挤压、防踩踏的防护盖板或防护罩。
6、生产过程当中禁止将临时电源线,多功能接线盒、插头、气体软管、割枪、磨光机、磁力钻等小型机具线、管被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或废弃边角料挤压、碰撞。
严禁吊钳(卡)因起钩出现倾斜于钢材、构件以外,挂卡在钢材、构件的边缘从而带来危险。
39、使用吊钳(卡)横吊或翻转吊移钢材、构件时必须试吊,当所吊钢材、构件平稳后方可正常运行桁车,试吊高度为所吊构件的底面离地面为500mm。擅离职守
40、当使用翻转吊钳(卡)吊移钢材、构件时,严禁因构件一端偏重而不平稳,人为的爬在钢材、构件之上使其保持平稳。其二,所吊钢材、构件在吊移过程中禁止碰撞或担在其它构件之上,防止吊钳(卡)松劲卡或位移,致使构件倾斜、滑移和坠落伤其员工。
25、操作起重机械(门、桥式起重机械、汽吊等)时,严禁斜挂、斜拉、斜吊。吊钩上下移动时应注意观察,防止导绳器或限位装置失灵造成吊钩碰撞电动葫芦外壳、跑车钢丝绳滚筒。致使吊钩承重钢丝绳脱卡、导绳器损坏,吊钩滑轮或吊钩外壳破裂堕落伤及员工以及吊钩落地后造成电动葫芦滚筒上钢丝绳排列顺序紊乱。
26、使用门桥式起重机时,首先检查操纵开关是否完好,然后试运行大车检查两端纵梁移动(电动机)是否同步,制动距离是否过长;电动葫芦、跑车运行有无异常,吊钩上下移动顺畅制动灵敏,钢丝绳是否整齐规律的缠绕于滚筒之上。
11、多功能接线盒、插头有无损坏;电源线绝缘层有无破损;金属丝有无裸露;气体软管、割枪、气体管道直立端球阀等有无漏气、破裂、损坏;减压阀、压力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生产人员操作角向磨光机及其它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铁屑飞溅的机械设备必须戴护目镜,否则禁止其上岗作业。
12、氧气、乙炔、丙烷瓶应远离火源(明火)10米以上,氧气瓶与乙炔、丙烷瓶之间应保持在5米以上距离。乙炔瓶禁止卧倒(平放)使用,露天作业氧气、乙炔、丙烷瓶必须采取防爆晒措施。
17、在使用车床、摇臂钻、立钻、台钻、磁力钻等旋转机械切屑、制孔前,操作人员应检查自己的衣服袖口、衣服纽扣是否已扣牢,裤脚边是否已扎牢。如果是拉链的衣服应闭合拉链,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衣服袖口、衣服脚边、裤脚边卷进高速旋转的钻头内。
18、操作人员在使用磁力钻前应进行空载运行,检查磁力钻在运行时有无异常,底座吸在将要制孔构件上是否有足够大的磁力,能否满足安全制孔要求
其二,电动平板轨道车无论载货或空车禁止作业人员站立或端座于该车之上。
47、起吊构件、钢材时,禁止钢材、构件在未放置平稳的情况下进行切割、打磨、焊接、涂装、捆绑。窄、高、长大型构件需竖起直立手工焊接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并安排专人监控焊接,防止其它构件碰撞所加工焊接的构件。必要时使用两台桁车稳住构件进行焊接,但必须派专人进行监控防止发生意外。
13、焊把线、搭铁线、临时电源线、氧气、乙炔、丙烷等气体软管严禁混搅缠绕在一起使用,防止搭铁线接头部分发热烧坏乙炔、丙烷气体软管而引起火灾。
14、气体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漏气时应立即关闭气源阀门或将气体来源方向的软管弯曲卡死切断气源,避免发生火灾。对于生产现场出现气体老化的软管应及时更换,漏气、开裂部位应剪断加套管,用管卡箍拧紧确认无漏气后、钢管柱加工过程中其吊装移动必须是有经验的专人负责。直立加工的钢管柱或必须垂直于地面加工的钢管禁止倾斜,拼装过程中若使用桁车吊移拼装必须安排专人监控。直立的钢管需放平(倒)于地面时,钢丝绳、吊具必须系于该钢管总高度的2/3以上的位置,重心不得倒置。避免钢管构件的倾倒对桁车(起重机械)、钢丝绳造成冲击性的损坏和钢丝绳的断裂而发生人员伤害及机械设备事故。
33、装卸、位移钢材、构件时,所用钢丝绳、尼龙吊带、吊链、吊钳(卡)必须栓挂在使钢材、构件保持平稳的(中心)位置。
34、装卸、翻转、移动的构件放置平稳后落下吊钩,用手将钢丝绳、尼龙吊带、吊链、吊钳(卡)从构件上摘掉后与另一侧的钢丝绳、尼龙吊带、吊链、吊钳(卡)放在一起,再一次用手将钢丝绳、尼龙吊带、吊链、吊钳(卡)推离所吊构件后升起吊钩或开动电动葫芦、桁车。从而避免因移动桁车、电动葫芦或起升吊钩时钢丝绳、尼龙吊带、吊链、吊钳(卡)碰撞、兜挂到构件、钢材上。
9、电焊机、气保焊机、磁力钻、手电钻、角向磨光机、砂轮切割机、电风扇等中、小型电动机具在带电及运转时严禁移动或拖拉电源线,设备检修人员严禁带电作业和排除故障。
10、电焊机、气保焊机、磁力钻、手电钻、角向磨光机等中、小型电动机具,使用前操作人员应严格检查其电源线、临时电源线、焊把线、搭铁线、气管的连接装置是否牢靠。
安 全 措 施 交 底 书
生产加工制作安全措施交底书
编号
2011-1-01
页数
共18页
适用范围
轻钢、重钢加工制作
生产班组
安全措施交底内容和要求:
1、进入生产车间的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2、各班组长、协作队伍负责人(领工员)每天在安排本班组员工生产加工任务前,必须就当天或近几天所从事的同样加工生产任务、情况(加工特点、危险因素、注意事项)对本班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班前安全讲话,并有详细的记录。
28、钢丝绳兜底起吊钢材、H型钢和箱型构件时,首先考虑与钢材、构件接触的钢丝绳的承载力,防止钢丝绳断裂或与钢丝绳接触的钢材、构件产生变形。钢丝绳与钢材、构件的接触部分应采用将钢管纵向切割掉1/3留有豁口的钢管来做衬垫(衬管长大约300-400mm)保护钢丝绳避免钢丝绳出现断丝断股。
29、钢丝绳禁止被钢材、构件碰撞挤压。严禁将压至在钢材、构件之下的钢丝绳强行拽出,造成钢丝绳断丝、断股、断裂以及钢丝绳受拉时反弹出伤及员工。尼龙吊带禁止使用于钢板、H型钢、箱型构件等有棱角材料的装卸。
41、装卸、翻转、位移构件、材料时临近作业人员必须避让防止发生危险,包括装卸栓绳、捆绑、挂钩以及司乘人员严禁靠近车厢旁边,避免构件、材料因多种原因或违章操作造成吊钳(卡)滑脱弹出,绳索绷断、构件材料坠落伤及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