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培训课件ppt
5. 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 或者规范化简称。
6.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 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7.印章。
两个 印章
多个印章
公文用印示例
一个单位行文
两个单位联合行文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主办机关
三个以上单位联合行文
主办机关
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
(4)实用性:针对实际问题而制发,有着明确的写 作目的。因此我们的行文要少而精,注重效用。
(5)时效性:公文的写作、传递和办理,都要求迅 速及时。
(6)准确性:公文涉及的事实以及所引用的材料和 数据,必须真实可靠,确保材料的准确性。
(7)定向性:公文都是由特定机关制发的,并且大 部分都是写给特定对象使用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有具 体、明确的对应关系。
主体
1.公文标题 2.主送机关
3.正文
4.附件说明
5.发文机关署名 6.成文日期
7.印章1.抄送机关 3. 页码
2.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000002(6位3号阿拉伯数字) 机 密★1年 特急
××区人民政府文件
××政发[2017] 1号
签发人:XXX
1.份号:用于密级较高的公文;
4.发文机关标志。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 者规范化简称加 “文件”二字组成, 也可以使用发文机 关全称或者规范化 简称。联合行文时, 发文机关标志可以 并用联合发文机关 名称,也可以单独 用主办机关名称。
5.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 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 的发文字号。
000002(6位3号阿拉伯数字) 机 密★1年 特急
公文写作
2017年5月5日
主要介绍三个方面内容:
一、公文的定义 二、公文的格式 三、公文的拟制(写作)
第一节 公文的定义
公文是
公府所作之文 公事所用之文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公务文书是殷商王 朝的甲古文书。
1.公文的定义
广义:公文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 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的效能和广泛用途的各种文件材 料,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和地方管理提供所需的 信息。
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 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做法。 ❖ 4.落款:主要通知单位和时间。
请示
请示,是向主管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 作或问题作出指示、给予答复、审核批准时 所使用的公文。
请示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 组成。如:《XX镇关于新修复敬老院的请示》;主 送机关为接受请求的直接上级机关,只写一个。正 文包括三个部分:(1)请求缘由。 (2)请求事项。 (3)结尾。
××区人民政府文件
××政发[2017] 1号
签发人:XXX
多个签发人 应如下排列
主体部分
1.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 组成。
梯形标题
2.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 同类型机关统称。
3.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 公文的内容。
4.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 名称。
第三节 公文的拟制(写作)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起草、公文审核、公文签发 等程序,包括后期的印制和发放。
一、常用文种及选用
常用文种主要有: 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总结 信息
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 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 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任免人员。
2. 公文的作用
颁布法规作用 领导与指导作用 行为和规范作用 联系和知照作用 宣传和教育作用 依据和凭证作用 商洽和协调作用
3.公文的特点
(1)法定性:一是作者的法定性,二是内容的法定 性,三是程序的法定性。 (2)规范性:一是指撰写公文所采用的语体,即现 代汉语语体,二是指文件的格式,三是运作的规范性。 (3)政策性:公文忠实地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是国家进行建设和管理、办理具体事务的一种重要工 具。要求撰稿者必须有严肃认真的态度。
狭义:公文就是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办发〔2012〕14号文件《党政机关公文 处理工作条例》中第八条规定的15种党的主要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
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 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 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 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 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的重要工具。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版记
❖ 主要是:
❖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 ❖印发日期
❖页码
公文的行文原则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避免“文山”) 2.上行文一般不主送上级个人(特殊性:直接交办) 3.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
行文 5.承办部门收文后应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
4.公文的种类
❖ 新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 〔2012〕14号)规定, 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
❖决议、决定、命令(令)、公
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 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 案、函、纪要。
第二节 公文的格式
一份完整的公文书面格式一般包括:版头、主体、版记
版头 1.公文份数序号(最少两位数)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标识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用于上行文)
指示性通知、会议性通知、 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
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受文对象)、正文、 落款四部分组成。
❖ 1.标题:可只写“通知”,也可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比如, “关于……的通知”。
❖ 2.主送单位:主要是被通知的单位,按规定格式写。 ❖ 3.正文: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
上行文要加 签发人
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 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 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 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
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 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 提”“特急”“加急”“平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