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认知实习报告姓名:XXX指导老师:XXX实习地点:峡江县巴邱镇峡江水利枢纽起止时间:2015/5/26——2015/5/28目录一、实习安排二、实习目的三、实习内容1.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简介2.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2.1 施工总布置2.2 施工总进度2.3 施工导流2.4 料场选择与开采3.灯泡贯流机组简介3.1 灯泡贯流式机组特点3.2 国内外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发展4.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地质简介4.1 区域地质4.2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4.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5.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简介5.1 工程等别与设计标准5.2 工程布置5.3 主要建筑物四、实习总结与体会5月26日下午乘车前往峡江县,于傍晚到达巴邱镇并安顿下来。
5月27日早上八点,在老师的带领下,全院同学乘车前往峡江水利枢纽。
到达后,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现场向我们讲解工程概况,并带我们参观大坝内部的一些结构和设备。
5月27日下午,听关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概况的专题报告。
5月28日早上八点,我们再次乘车前往坝区,观看船闸过船的全部过程。
之后,我们乘车返校。
二、实习目的和实习老师一起去考察已经基本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能增加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基础技术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同时,通过参观实际建筑,建立水工建筑物的类型,水利枢纽布局以及水利工程施工,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将建筑工程阅读图纸和现场进行比较,建立空间想象力从而初步建立工程图的概念,巩固和扩大所学课堂理论,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工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峡江实习过程,将报告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1.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简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老县城(巴邱镇)上游峡谷河段,位于赣江中游下端,是赣江干流梯级开发的主体工程,也是江西省大江大河治理的关键性工程。
经分析研究各部门的用水要求确定本工程的开发任务为: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等。
水库正常蓄水位46.0m,死水位44.0m,防洪高水位49.0m,设计洪水位49.0m,校核洪水位49.0m;防洪库容6.0×108m³,调节库容2.14×108m3,水库总库容11.87×108m³;电站安装9台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60MW;通航过坝设施按Ⅲ级航道过1000t级船舶的单线单级船闸考虑,闸室尺寸为180×23×3.5m (长×宽×门槛水深);灌溉耕地面积32.95万亩;另外,为了减少淹没损失,对库区内的同江、金滩、樟山、柘塘等7片区域采取工程防护措施,防护工程堤线总长57.81km,排涝电排装机容量17715kW,导排沟(渠)总长51.691km。
工程建成后,可将南昌市防洪标准从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将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水库下游可新增自流灌溉面积11.6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26 万亩。
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泄水闸、河床式厂房、船闸、左右岸灌溉进水口等,最大坝高23.1m,坝顶全长874m,库区防护堤总长70.126km。
水库淹没影响及防护工程压占主要实物指标为:人口23447万人,房屋135万m²,耕地22619亩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的初设概算,该工程概算总投资99.22亿元,静态总投资93.39亿元。
其中:枢纽工程部分投资31.28亿元,水库淹没处理补偿费33.89亿元,防护工程投资26.40亿元,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0.48亿元,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投资1.00亿元,同南河高速路穿越工程0.34亿元,建设期融资利息5.83亿元。
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投资来源为中央28.80亿元(由地方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省财政11.37亿元,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江西分公司10.20亿元,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21.50亿元,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贷款27.30亿元。
目前,工程投资已落实:中央投资28.80亿元、省财政11.37亿元、水电站出让款39.16亿元、省级融资10.00亿元,共落实资金89.33亿元。
截至2015年4月底,累计完成投资82.73亿元。
其中:枢纽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3.40亿元,库区防护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9.85亿元,移民安置和征地拆迁累计完成投资35.61亿元,其他费用3.87亿元。
2.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2.1 施工总布置本工程分三期施工,一期工程围右岸电站厂房;二期工程围左岸船闸;三期工程剩余的11孔泄水闸。
施工场地主要分别集中于坝址左、右岸附近。
右岸施工区主要承担右岸挡水坝、鱼道、电站厂房及相邻11.5孔泄水闸工程、厂房全年砼纵向围堰的施工。
右岸施工区内主要布置有混凝土拌和系统、砂石骨料筛分系统、砂石骨料毛料及净料堆场、混凝土预制厂、金属结构临时堆放场、钢筋加工厂、中心仓库及施工生活区等。
左岸施工区主要承担左岸挡水坝、混凝土纵向围堰、船闸及相邻6.5孔泄水闸工程的施工。
左岸施工区内亦主要布置有混凝土拌和系统、砂石骨料筛分系统、砂石骨料毛料及净料堆场中心仓库及施工生活区以及弃渣场等。
2.2 施工总进度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6年,第一年9月初~第二年6月底为工程准备期,第二年7月初~第五年7月底为主体工程施工期,第五年8月初~第七年8月初为工程完建期。
控制本工程进行计划的关键线路有2条:一条为右岸厂房:一期围堰施工(第二年8月初一期截流)——发电厂房施工——三期围堰施工(第四年9月初三期截流)——第一台机组发电(第五年7月底)。
另一条为左岸船闸:二期围堰施工(第三年8月初一期截流)——船闸施工——船闸具备临时通航条件(第四年8月底)——三期围堰施工(第四年9月初三期截流)——第一台机组发电(第五年7月底)。
2.3 施工导流一期围堰右岸电站厂房及其相邻的0.5孔泄水闸,施工导流标准采用10年一遇全年洪水,相应设计洪峰流量17400m³/s。
厂房全年纵向围堰需在一期枯水围堰保护下施工,一期枯水围堰导流标准为10年一遇8月~次年2月的洪峰流量9980m³/s。
二期围堰分为三段。
二期船闸围堰围护船闸施工基坑及其相邻的6.5孔泄水闸,该段围堰导流标准为10年一遇8月~次年2月时段的洪峰流量9980m³/s。
下游引航道1#围堰围护下游引航道中段施工,该段围堰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9月~次年2月时段的洪峰流量5950m³/s。
下游引航道2#段围堰围护下游引航道末段施工,该段围堰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11月~次年2月时段的洪峰流量4030m³/s。
三期围堰围护剩下的11孔泄水闸施工基坑,导流标准为10年一遇9月~次年2月时段的洪峰流量8490m³/s。
导流方案:先围厂房及其相邻的0.5孔泄水闸、再围船闸、门库坝段及其相邻的6.5孔泄水闸,最后围剩余11孔泄水闸。
2.4 料场选择与开采砼骨料可从赣江内开采。
工程所需的土石料优先利用开挖料,不足从选定料场开采。
右岸所需土料从张公石土料场开采,左岸所需土料从浆沙土料场开采。
3.灯泡贯流机组简介贯流式水轮发电设备从1892年开始研制的,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来,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在我国应用日益普及,20m水头段以下已进入实用性阶段。
3.1 灯泡贯流式机组特点单位容量投资相对较低。
灯泡贯流式的水轮发电机组为水平布置,开挖深度相对较浅,引水管路较短,大坝高度较小,总的土建工程量相对较小。
因此,土建投资相对较低。
机组效率高。
灯泡贯流机组轴线没有混流机组一样的蜗壳,流道由圆锥形导水机构和直锥扩散形尾水管组成从流道进口到尾水管出口,水流沿水平轴向几乎呈直线流动,水流平顺,水力损失小,效率高。
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低水头电厂往往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平原或河谷地区,输电线路投资较少;可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如零件加工、物流等),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3.2 国内外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发展我国研制大、中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从20个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可以分为五个发展阶段:1.摸索、试制阶段。
这个阶段的代表为1984年投产的我国自行研制的广东白垢电站的机组(转轮直径 5.5m、单机容量10MW),它是我国自行研制大、中型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始祖。
2.进口设备阶段。
20个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湖南马迹塘的灯泡贯流式机组以后,我国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研制工作,取得了宝贵经验。
3.消化、吸收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消化吸收后,生产了转轮直径5.8m、单机容量18MW的广东英德白石窑机组,是我国在大、中型灯泡贯流式机组的设计制造发展史上的第二级台阶。
4.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制造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单机容量从20MW、30MW到40MW的大型机组的需求不断出现。
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大量先进的独具特色的灯泡贯流机组设计、制造技术被引进。
5.全面提升阶段。
2000年以来,灯泡贯流式机组的生产制造进入了第五个发展阶段,可自行设计、制造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技术得到全面提升。
国外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首台机组于l936年安装在波兰的诺斯汀(Rostin)电站并成功投产。
该机组容量为195kW,转轮直径为1.95m,水头3.7m。
因其发电机外形类似于白炽灯泡的形状而被称为灯泡贯流式机组。
1966年,由法国奈尔皮克公司制造的转轮直径6.25m、单机容量20MW的四台机组,安装于法国罗纳河的皮埃尔一贝尼特电站,标志着灯泡贯流式机组技术已经成熟。
目前全世界投产的灯泡贯流式机组已有几千台套,总容量已超过6000MW。
4.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地质简介4.1 区域地质区域地貌单元以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和河流侵蚀堆积地貌为主。
两岸基本分布有一、二级不对称阶地,形态较完整。
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次级支流水系较发育。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第四系地层组成的河岸坍塌,规模较小。
4.2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库区为低山丘陵地貌,库周地形封闭条件好。
库周地下水分水岭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不会产生永久性渗漏问题。
防护堤局部堤段堤基粘性土缺失或较薄,易产生堤基渗漏或渗透稳定问题,须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4.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区两岸山体雄厚,地形基本对称,正常蓄水位46m高程处河谷宽730~750m,平水期河床宽540~580m,河床底高程一般27~31m,河流流向约N24°W,河床深槽居右。
河床覆盖层厚0.2~6.3m,两岸阶地覆盖层厚度8~10m。
河谷基岩面埋深浅,基岩面高程22~38m。
坝基岩体具浅变质特征,局部受断裂构造影响,硅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