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及中国发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全球及中国发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全球及中国发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介于人发制品和化纤发制品之间,价格也略高于化纤发制品,主要以中端消费为主,偏向于高端消费群体。

三、全球发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全球发制品行业消费情况及未来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根据恩格尔定律,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比重将会下降,能够满足消费者求新、求美、求异等心理需要的发制品将会越来越受到顾客青睐,发制品行业得益于此,发制品行业发展也逐步回暖。

全球经济形势好转,进出口贸易活动逐渐升温,发制品行业出口总额和市场规模也必然呈现上扬趋势,2009至2011三年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6.20%、18.15%和26.14%,消费总额分别增长17.02%、21.07%和24.50%。

到2012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市场缩紧,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低谷,发制品出口总额和消费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2年全球发制品出口总额为33.98亿美金,出口增长率为15.43%,消费总额为84.47亿美元,消费总额增长率为13.51%。

在未来几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保守预计发制品行业出口总额和市场规模将以15%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全球发制品出口总额将达到68.35亿美元,全球消费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美元。

从全球宏观消费板块看,发制品消费中心是北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其中北美洲是最大的消费中心,非洲、亚洲和欧洲占比较为均衡。

从微观消费区域看,北美板块中,美国占据绝对消费市场;非洲进口国家以贝宁、南非、尼日利亚和加纳为主;欧洲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和德国;亚洲市场以日本、香港和韩国为代表,其他亚洲国家,如中国等市场也正处于起步阶段。

2、北美发制品行业消费情况及未来预测从全球发制品行业的消费趋势看,北美是全球发制品最大的消费市场。

美国是世界著名的发成品批发市场和消费市场,经营规模全球第一;产品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

北美经济发达、发制品消费群体大,一直是发制品的热点消费市场,生产企业和品牌商也都将其视为重点开拓领域,北美发制品市场起步早,发展成熟,佩戴习惯早已渗透到不同肤色、阶层和年龄阶段人群。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北美发制品消费逐年增长,2009至2011三年消费总额分别增长16.91%、27.15%和25.26%;2012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北美发制品消费额增长率有所下降,为6.54%。

2008至2012年北美发制品消费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8.68%,保守预计未来几年北美发制品消费市场规模仍将以14%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北美发制品市场消费总额将达到75亿美元。

3、非洲发制品行业消费情况及未来预测非洲市场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发制品消费市场,同时是中国的第二大发制品出口目的地。

从非洲发制品消费地域来看,非洲进口发制品的国家数量逐年递增,由2006年的40个国家上升至2010年的49个国家,年均增长5.3%,发制品消费广度的逐年上升,从地域范围上加大了发制品市场需求的动力。

从人种特点方面分析,黑人原生发卷曲、贴头皮、不易长长,不佩戴发制品很难区分性别,出于这一功能性需求,黑人女性只要具备经济条件,即从少年时期佩戴发制品,原生发及种族特点形成了发制品在非洲的刚性需求,这一需求使发制品成为非洲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此外,出于人种、民族特点,黑人男性也喜欢通过发制品追求形象个性化,发制品的消费欲望也远高于其他人种男性。

非洲市场的发制品消费频率高,消费周期也相对较短,最短的为化纤发条,通常为半个月左右,而最长的为人发发套,在6个月至12个月左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制品又具备快消的特点,尤其是经济能力较强的女性会长期、高频次、重复性对发制品进行使用与消耗。

加上非洲黑人人口较多,这些自然特性将使非洲成为全球发制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

•2008年的4.0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3.92%,其中2012年非洲发制品消费额同比2011年增长率为48.44,非洲是全球唯一未受经济不景气因素影响的市场。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非洲将成为发制品行业的重点开拓领域,其消费市场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消费总额将超过43亿美元。

4、欧洲发制品行业消费情况及未来预测欧洲是发制品行业的发源地,发制品佩戴历史悠久,市场成熟,消费群体大而稳定,因此也是发制品的重要消费中心,欧洲发制品消费市场比美国和非洲市场小,但以白人的时尚消费(发套和卡子发)为主要需求,其总体消费档次较高,除了黑人日常使用的发条产品外,多数为白人高档产品如假发套、卡子发等。

虽然有欧债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需求未来几年有望稳步攀升。

近几年,欧洲的发制品消费总额和进口总额也是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较北美地区缓慢,2008年至2012年欧洲的发制品消费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2.65%。

因此,预计未来5年,欧洲消费市场规模将以11%的速度平稳增长,到2017年欧洲的发制品消费总额将达到19.4亿美元。

5、亚洲发制品行业消费情况及未来预测亚洲人口超过40亿,占世界人口60%左右,但发制品消费却不到全球消费总额的20%,尽管亚洲是发制品生产中心,但其80-90%的发制品用于出口。

随着亚洲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居民传统思想也进入快速转变阶段,发制品消费观念也慢慢与国际接轨,佩戴发制品不再是受人歧视的行为,而逐渐演变成一种引领时尚潮流的行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佩戴发制品,而且部分消费者认为佩戴发制品是一种时尚,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同时,亚洲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快速发展,都意味着亚洲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因此,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都将逐步释放亚洲发制品市场需求潜力,在未来几年,亚洲发制品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成为继非洲之后发制品行业的又一潜力市场。

近五年,亚洲发制品消费总额由2008年的10.78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5.2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亚洲市场消费规模将以12%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17年亚洲发制品消费总额将达到26.79亿美元。

四、中国发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中国发制品行业消费情况及未来预测中国是全球发制品原料集散中心和全球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及出口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人口大国。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逐步转变,对头型妆饰、美容美发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国民消费购买能力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人们对发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发制品的使用群体也日渐广泛。

从国内发制品的消费市场看,国内的消费群体目前主要包括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时尚性消费群体(如追求流行时尚和个性化的年轻女性、高端时尚人群以及职业太太等)和特殊功能性消费群体(如演员、模特、脱发、秃顶、美容美发学校及美发店的教学道具和玩偶妆饰等),详见下图:近年来,国内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女性消费者作为我国主要的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正发生着从满足温饱向提升和体现生活品质转变。

女性收入的迅速增长,使得“替代效应”引发的对于“品牌”的需求将越来越凸显,因此,女性消费将更具有高端化、品牌化、时尚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目前,国内的发制品市场通过前几年的导入,现已开始步入快速成长期。

国内主要出口企业都已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并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开始建立数百家品牌专卖店,逐步引导国内发制品消费市场向品牌化发展。

如发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瑞贝卡,2007年就在北京开了国内第一家专卖店,几年来,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

到2011年底,瑞贝卡在国内的专卖店已经超过了200家,而其他业内以出口为主的大型企业如瑞泰、恒源、龙正等也逐步转向国内市场,相继在国内筹建专卖店,俨然有奋起直追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假发市场的需求已经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时尚观念的流行,加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刺激,发制品行业前景光明,预计国内发制品行业未来几年增速将达到30%以上,到2017年国内发制品市场消费总额将达到45.12亿元。

2、中国发制品行业出口情况及未来预测(1)中国发制品出口额及未来预测中国人口众多,人发发质好,人发资源丰富,历年都是全球的人发集散中心,伴随着全球发制品生产中心的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制品生产基地和发制品出口大国。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持续稳步增长。

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由2008年的12.42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26.95亿美元,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38%,2012年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比例为79.31%;预计到2017年,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将达到57.09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68.35亿美元)比例将达到83.53%。

(2)中国发制品出口单价近年来,伴随着发制品原材料价格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发制品行业在出口总额稳步增长的同时,出口单价也在不断提升。

2008年,中国发制品出口平均单价为33.37美元/kg,到2012年出口平均单价提高到50.66美元/kg,5年间出口平均单价涨幅达到了17.30美元/kg,出口平均单价年均增长率为11%。

(3)中国发制品出口区域历年来,北美等发达地区是全球发制品消费的主要地区,北美地区本土没有发制品生产企业,发制品主要依赖进口,同时,中国发制品出口也主要以北美为主。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北美市场发制品消费的稳步增长。

2011年中国出口至北美地区发制品出口额为11.27亿美元,至2012年上半年,北美市场发制品消费平缓增长,2012年上半年中国至北美地区发制品出口额为6.56亿美元,但2012年下半年开始北美市场需求回落,2012年下半年中国至北美地区发制品出口额为5.68亿美元,下半年出口额低于上半年,2012年全年出口额为12.24亿美元,2012年出口额增速有所放缓。

未来随着北美地区经济的逐渐恢复,发制品消费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

非洲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尼日利亚为中心的西非市场、以南非为中心的南部市场和以肯尼亚为中心的东非市场,这三大市场推动了非洲地区发制品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对发制品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中国对非洲发制品出口额的快速攀升,同时非洲发制品市场也是全球唯一未受经济因素影响的区域。

2011年中国对非洲发制品出口额达到5.66亿美元,占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的24.43%,非洲是中国第二大发制品出口地区;2012年中国对非洲发制品出口额达到8.43亿美元,同比2011年增长48.97%,占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的30.6%。

非洲已经成为全球发制品最具市场增长空间的地区,未来随着非洲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加强,将进一步带动发制品的消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