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D)。
A.大众化和普及化;B.民主化和终身化;C.国际化和全球化;D.上述三种趋势2、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于(B )。
A.鸦片战争时期;B.中日甲午战争之后;C.民国时期;D.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3、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D )。
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 D.现代国家兴起之后4、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B )。
A.专科教育;B.博士后阶段;C.本科教育;D.研究生教育5、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做到(B)。
A.追求同质化;B.避免过度综合化;C.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水平;D.加大应用型学科门类的比重6、“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是(C)。
A.中世纪大学的特色;B.哈佛大学首创的原则;C.洪堡提出的办学思想;D.我国古代书院确立的原则7、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必须进一步(B )。
A.收归上级高等教育管理部门;B.扩大;C.保持;D.减少8、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B)。
A.科研;B.社会服务;C.教学;D.知识创新9、终身学习具有3A特点,但一般不包括(C )。
A.任何时间(anytime);B.任何地点(anywhere);C.任何材料(anything);D.任何方式(anyway)10、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中不包含(D )。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C.专业品质;D.专业技术11、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D)。
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12、根据教学关注阶段论的观点,年轻教师初上讲台一般关注的是(A )。
A.自我表现;B.学科内容;C.学生反应;D.物理环境13、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不包括(D )。
A.角色多样性;B.工作神怪性;C.劳动创造性;D.成效即时性14、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是(A )。
A.学、问、思、辨、行;B.学、辨、问、思、行;C.问、学、思、辨、行;D.学、问、辨、行、思15、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本质就是解决(B)。
A.教师的尊重与被尊重的矛盾;B.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C.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不平等的矛盾;D.师生之间的民主与不民主的矛盾16、根据比格斯的研究,学习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工具性动机、内在动机和成就动机,这三种动机分别对应于哪三种学习策略?(A )A.再认策略、意义策略和组织策略;B.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再认策略;C.再认策略、组织策略和意义策略;D.意义策略、组织策略和目标策略17、主张学习是动物和人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A )。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8、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不同,下列哪一种学习策略会最大限度帮助理解知识结构的复杂性?(B)A.再认策略;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D.组织策略19、根据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可以将人才划分为(C)。
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20、主张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A)。
A.个人本位论;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社会本位论;D.兴趣决定论21、对于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应当理解为(C )。
A.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B.学术型人才的劳动是高水平的,而应用型人才的劳动是低水平的;C.学术型人才偏重于学术理论的创造,应用型人才偏重于知识的应用;D.高校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22、素质的涵义是(D )。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23、下列对于高校培养目标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B)A.高校培养目标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B.高校培养目标具有抽象性与统一性;C.高校培养目标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D.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具体性与多样性24、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的是(A)。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25、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26、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C )。
A.确定重点难点;B.选择教学方法;C.设计教学过程;D.教学反思27、教学计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是(A)。
A.确立课程目标;B.选择课程内容;C.实施课程方案;D.进行课程评价28、高校课程改革中,牛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C)。
A.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B.跨学科选课;C.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D.加强基础,淡化专业29、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D)A.目的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D.手段先进30、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C )。
A.完全学分制;B.学年制;C.学年学分制;D.美国学分制31、下列关于高校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C)。
A.二者关系甚为密切;B.理论性知识需要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C.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会降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D.实践对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32、让学生获得直观知识的实验是(A )。
A.演示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设计性实验;D.操作性实验33、关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B.一个好教师应既是研究者又是教育者;C.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D.教学与科研很难两全其美34、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A)。
A.柏林大学;B.哥廷根大学;C.哈勒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35、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A )。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36、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B )。
A.苏格拉底;B.费希特;C.洪堡;D.范海斯37、“大学要把知识传播给民众并使其能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看作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体现了大学的(C)。
A.科学研究职能;B.培养人才职能;C.社会服务职能;D.终身学习职能38、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是(B )。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39、说到底,高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A )。
A.高水平的教师和高质量的毕业生;B.先进的办学理念;C.校长的卓越领导和创新实践;D.优势学科40、学校定位的核心是(A )。
A.办学特色定位;B.办学目标定位;C.办学原则定位;D.办学类型定位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1、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ABCD )。
A.形成职业观;B.更好地理解高校;C.认识高等教育; D.形成专业发展观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 ABC)。
A.高等教育的现象;B.高等教育的问题;C.高等教育的矛盾; D.高等教育的规律3、高等教育民主化表现在(ABD )。
A.入学机会均等;B.教职员工参与院校管理;C.开设选修课程;D.学生参与院校管理4、在实行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大体上有三种类型(ABC)。
A.集中型;B.分散型;C.复合型;D.配置型5、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以发展其(ABCD )。
A.素质;B.学习能力;C.研究能力;D.实践能力6、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ABCD )。
A.专门性与高深性;B.服务性与伦理性;C.教育性与组织性;D.合法性与自主性;E.他律性与发展性7、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ABCDE)。
A.反思日记;B.观摩教学;C.专业发展;D.行动研究;E.接触新知8、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AB )。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9、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主体意识,具体表现在(ACD )。
A.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B.教师影响的决定性;C.学习目的的多样性;D.学习方法的独立性10、以学科或专业为基础,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是(AB )。
A.高等教育; B.专业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11、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AD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需求的统一12、钻研教材包括钻研(ABCDE )。
A.教学大纲;B.教科书;C.相关的本专业专著;D.相关的学术杂志;E.相关的学术网站13、科学主义课程思潮对大学课程带来的变化有(ABD )。
A.促使大学内容学问化;B.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转变;C.促进大学课程以问题为导向;D.促进大学课程更加专门化;E.促使大学课程注重经典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ACD)。
A.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B.是教学模式;C.须以教学内容为载体;D.方法的选用须注意到学生的特点15、课堂教学的优点是(ABD )。
A.提高教学效率;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C.因材施教;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6、美国学者博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观,认为学术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四种形式,分别是(ACDE )。
A.发现的学术;B.讨论的学术;C.综合的学术;D.应用的学术;E.教学的学术17、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特点有(ACDE )。
A.专业性;B.学术性;C.合作性;D.实体化;E.直接性18、高校战略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ABCDE)。
A.在本质上,是对高校发展方向及未来环境适应性的把握;B.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决定性;C.在作用上,具有纲领性;D.在空间上,具有系统性、全局性;E、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前瞻性。
19、目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其内涵是(ABCDE )。
A.按需设岗;B.公开招聘;C.平等竞争;D.择优聘用;E.合同管理20、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以下哪些方面的需要(ABCDE )。
A.生存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爱的需要;D.获得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1、高等教育就是由大学(university)提供的教育。
错2、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法。
对3、依照国际标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
对4、高等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