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常见毒蘑菇
白毒伞
特征:菌体白色,比较细长。
菌盖宽7—12厘米,幼时鸡蛋形至钟形,老后平展,纯白色,表面光滑。
产地: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西、河南、四川等地。
毒性:极毒,能严重损害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橙红毒伞
特征:菌盖橙红色,具橙黄色的粉末或小疣,边缘有清楚的条纹。
产地:云南、陕西、浙江等地。
毒性:可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甚至可死亡。
星孢丝盖伞
特征:菌肉灰白色至土黄色,薄。
菌褶凹生,长短不等,密,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出现深褐色斑点。
菌褶后期出现深褐色斑点。
产地: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毒性:可引起神经精神型症状。
毒粉褶菌
特征:菌盖污白色,菌肉白色,菌褶最初白色,老后变成粉红色或皮肤色。
产地:吉林、江苏、安徽、台湾、河南、黑龙江等地。
毒性:食后发病较快,约半小时就出现强烈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以及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等。
红网牛肝
特征:菌盖茶褐色,有平伏的细绒毛,菌柄桔红色,有紫红色网纹,管口桔红色,菌肉受伤变蓝色,与菌管层接连处带红色。
产地:河北、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毒性:有人采食,但常发生中毒,食后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黄粉牛肝
特征:菌盖表面覆盖一层柠檬黄的粉末,柄上部有蛛网状菌环。
产地: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海南岛等地。
毒性:食后发病快,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文字来源:主要是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组编著的《毒蘑菇》,中国科学出版社。
本文转载韩省华微博/s/blog_4f7d56f401015h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