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 )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D )
①进献贡物②定期纳税③服从调兵④镇守疆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B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C )
A.青铜农具的使用B.广泛使用了磨制石器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D.都江堰等的兴修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别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 D )
A.以“礼”治国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赢政(A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7.秦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C )
A.命蒙恬反击匈奴B.使用圆形方孔铜钱C.郡县制的推行D.统一东南、岭南等地
8.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是(A )
A.B.C.D.
9.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B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很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今天我国采用“以德治国”的方略,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B )
A.汉高祖时期B.文帝景帝时期C.汉武帝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11.“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B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颁布推恩令D.实行郡县制
12.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政府实施( C )
A.分封制B.郡县制C.推恩令D.科举制
13.《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C )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
14.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D )
A.①B.②C.③D.④
15.新疆古称西域,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汉时期,中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都汇集到了这里。

这个史实充分说明了(D )
A.汉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辖B.各民族为西域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C.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16.下列史实,可以通过下图所示著作了解的有(A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②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③蔡伦改进造纸技术④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以下四张图片反映的是一场大战,这场战役是( A )
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长平之战
1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一幅示意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B )
A. B .C.D.
19.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短命王朝之一。

下列对西晋短命而亡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B.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阶级生活极为腐化
C.地方上的八王之乱推翻了西晋政权D.内迁各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民族压迫
20.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朝代是( B )
①梁②陈③宋④齐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②①③④
21.“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D )
A.手工业发展情况B.商业发展情况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D.农业发展情况
22.下列哪些成语反映的是淝水之战时的情况(C )
①投鞭断流②草木皆兵③风声鹤唳④破釜沉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3.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B )
A.推动经济发展B.促进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南北统一24.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在(A )
A.数学领域B.建筑领域C.医学领域D.文学领域
25.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
①《论语》②《齐民要术》③《史记》④《伤寒杂病论》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④②
二、综合题
26.读图学史: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面图片展现的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这条交通要道被称为丝绸之路,历史人物张骞对开辟这条历史要道贡献最大。

(2)根据第一副图这条交通要道的主要路线,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区(地点)。

A长安、B河西走廊、F大秦_
(3)这一历史事件是在皇帝汉武帝统治时期。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位置的管理该地区的官职是西域都护,它的设置标志着新疆正式归属中央管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了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赋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1)材料一中的“商君”实行变法受到谁的支持?这次变法中有关土地制度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秦孝公;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江南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北方战乱不休,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3)材料三反映了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答案:迁都洛阳;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

(4)综合以上两大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或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8.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请你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是一项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此项工程是什么?它的设计者是谁?
答案:都江堰;李冰。

(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国历史上是在什么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答案:西汉时期。

(3)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请列举两位该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学家、医药学家。

答案:张仲景;华佗。

(4)下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B )A.《黄帝内经》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5)中国古代文学灿烂辉煌,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是什么?
答案:《史记》
(6)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赞他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