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搭学生活动平台创校外教育佳绩
—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优秀成果申报材料
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位于富源县城鸣凤路648号,建筑总面积5032平方米,使用面积为1700平方米,为第一批国家彩票扶持建设项目,由中央彩票公益金和富源县政府拨款共建,工程总造价867万元,是一所集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社会实践于一体的素质教育基地。

活动中心有编制4名,实行主任负责制,聘任兼职优秀教师12人,自2007年9月启动运作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有近35000余人次青少年接受过各种专业知识培训,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倡导学生热爱科学、提升学生良好品质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特色人才,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彰显了社会公益性原则,于2012年云南省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评估中荣获良好等级。

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活动平台
富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支持校外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纳入富源县经济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和珍惜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公益性支持项目建设计划,立即成立了项目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有关部门统筹协调,研究和解决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对正常损耗设备及时更新,保证了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2004年,省财政厅为活动中心配备了60万元的设备,包括50台电脑、音乐、美术、体育器材、气象器材、摄影器材、图书等;县教育局更是把建设一流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思想重视,资金倾斜,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拨款20万元给活动中心添置了课桌凳及办公用品,制定了《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任务。

开展特长培训赢取社会效益
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爱好,结合对城区青少年学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活动中心把书法、艺术、科技、体育、写作等特长教育作为突破口,通过特长教育项目扩大活动中心的影响,加强对活动中心的宣传,提升活动中心的人气,吸引青少年学生来中心参加培训。

根据富源县实际情况,中心全天、全年对中小学生开放,2007年以来,陆续开办了各类特长生培训班,主要是舞蹈、钢琴、绘画、书法、象棋、乒乓球6个项目300个培训班。

每年春季、秋季办周末培训班,暑假、寒假办假期培训班。

每年办四期,五年共培训学员15000人次。

2012年以来,先后开设了舞蹈、绘画、书法、作文、钢琴、声乐、象棋、微机、科技、乒乓球等10个项目200
个培训班,两年共培训学员10000人次,不断地扩大了活动中心的社会影响和感召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发挥资源优势丰富课余生活
为丰富广大师生的文化生活,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促进校园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青少年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爱校情感,2013年3月3日至3月4日,活动中心与富源县第一中学继续联办第十届“三月三”校园艺术节。

本届校园艺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

此次活动两校共有4800余名学生参加,学生积极踊跃,气氛活跃。

艺术节设有文艺表演、书法绘画展、游园活动、体育竞赛等项目,极大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艺术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使部分学生的艺术天赋得到了展现。

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和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特别是2013年6月1日,富源县财政局、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了庆“六一”联欢活动。

活动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开展声乐、绘画、书法、乒乓球、象棋、五子棋比赛,第二段开展游园活动。

活动结束后,对取得一、二、三等奖的98
名学生进行颁奖。

这次活动,富源县财政局职工子女和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共300余名学生参加。

通过联欢活动,使两个单位的少年儿童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开展科普活动倡导热爱科学
为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与县科协联合,在2010年9月19日,开展了以“体验科技、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系列活动。

把当今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送进了富源县胜境中学、富源县第六中学,为8000多名中小学生送上了一道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普盛宴。

活动分为4大板块:航天航空、车模和机器人科普活动;低碳环保科普讲座;观看三维立体展板;II型科普大篷车展教品演示、活动体验。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通过这次活动普及了一些科普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究科技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2年3月,活动中心外聘教师汤学周到富源县第一中学宣讲节能环保知识,300多名学生听了讲座,50多名学生写了节能环保方面的论文。

2013年7月,汤老师又指导活动中心的200余名学生做了兴趣科技小实验。

这些活动的开展,普及了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科技知识的欲望。

借力诵读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中华经典美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品质,今年6月,活动中心积极组织全校300多名师生参加了“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大型系列专题片为基本教材,以“学、诵、做”为教育实践方式,通过观看道德系列专题片、诵读中华经典教育活动、召开“学、诵、做”主题班会、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把学习道德模范与加强中华美德教育结合起来,用道德模范来激励引导广大学生学习“道德模范”、“美德青少年”的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学习雷锋精神,续写雷锋日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少年。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活动中心杨美桃老师拾到一部手机,主动归还失主;象棋二班学生宋真和音乐班学生张格在下课时拾到人民币151元,主动交给老师。

学生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学习积极性高。

此次活动以学道德模范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以诵中
华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以做有德之人传承中华传统精神,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拓展了德育资源、传承了中华美德、还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活动中心建成后,为全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培养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了我县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

在下步工作中,活动中心将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拓展办学模式,拓宽办学渠道,提升培训质量,打造中心品牌,推动富源县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