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病防治-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治-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6.职业卫生操作要求 6.1 作业员应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岗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粉尘 性质、性能、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应了解;上岗前,必须规范佩戴好防尘口罩等岗位所需 PPE。 6.2 进入岗位后认真检查岗位配置的除尘设施、通风机、换气扇等设备,确认设备无异常时,作业前开启除尘 设施、通风机、换气扇等设备;除尘系统应在工艺设备启动前开启,生产作业停止后停机。 6.3 除尘设施出现故障时,及时报告本岗位班组长, 由其找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同时报告车间相关负责 人,确保除尘设施的正常运转。 6.4 除尘、通风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定期清理除尘管道积灰和更换布袋,保证除尘系统正常有效稳定运 行;维修设备设施时,需拆除部分除尘设施的,在设备维修完毕后,必须恢复拆除的除尘设施。 6.5 工作区域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各岗位要做好设备、设施的密封和粉尘抑制、隔离工作,充分使用调整好 除尘设施,严禁出现设备撒漏物料、粉尘飞扬及各种人为的粉尘污染现象。 6.6 生产现场产生的各类粉尘,班前/班中/班后及时清理,清理过程中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杜绝扬起二次粉尘。 6.7 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6.8 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6.9 生产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 GBZ158 要求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根据国家标准 GBZ1、GBZ2 要 求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6.10 岗位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前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 6.11 定期维护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 定期更换防尘滤纸; 对粘附粉尘的工作服要及时进行清洗。 6.1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下班洗澡,及时清洗身体接触粉尘的各个部位,避免粉尘吸入体内。
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5.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职业接触限值
电焊烟尘 活性炭灰尘
棉尘
皮毛粉尘
其他粉尘 (ABS/PP)
时间加权平均容 总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g/m3
5 mg/m3
1 mg/m3
8 mg/m3
许浓度 PC-TWA 呼尘 标准无要求 标准无要求 标准无要求 标准无要求
8 mg/m3 标准无要求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手册
标题:粉尘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章节版次:A/2
章: 第三章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页 码:第 1 页,共 1 页
节:第一节
日 期:2020 年 11 月 02 日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本岗位职业病危害的发生,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外来人员。
3.定义:
3.1 粉尘: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 75μm 的固体悬浮物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
3.2 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4.主要职业危害(风险):尘肺病;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
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如:尘肺病、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
7.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7.1 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7.2 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 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 7.3 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 晕、 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休息, 有条件给予吸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