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
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形成
五大学科: 五大学科:
“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地理学”
四大技术: 四大技术:
“陶瓷、丝织、建筑、冶练”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学科 1.天文学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天文历法和天文理论。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观测、天文历法和天文理论。 天文观测:天文观测的连续性、资料保存的完整性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天文观测:天文观测的连续性、资料保存的完整性是世界绝无仅有的。 有精密的仪器,如东汉张衡水运浑天仪、唐代僧一行研制的黄道游仪和 有精密的仪器,如东汉张衡水运浑天仪、唐代僧一行研制的黄道游仪和 浑天铜仪都是同时期世界上第一流的天文观测仪器。 浑天铜仪都是同时期世界上第一流的天文观测仪器。元代郭守敬创制的 简仪、圭表,其设计和制造水平在世界上领先了300多年。 简仪、圭表,其设计和制造水平在世界上领先了300多年。 天文历法: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时期的甘德和石申。 天文历法: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公元前4世纪中叶战国时期的甘德和石申。 天文理论:中国古代关于宇窗结构的理论, 在公元1 天文理论:中国古代关于宇窗结构的理论, 在公元1~2世纪时先后出现 了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三派。 了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三派。
华佗
张仲景
神医— 神医—华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 医学家。 医学家。擅长针灸和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他制成的 全身麻醉药剂“ 全身麻醉药剂“麻沸 散”,是世界医学史 上的创举。 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 疗体操“五禽戏” 疗体操“五禽戏”, 以强健身体。 以强健身体。
华 佗 (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 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
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水经注》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学专著。 水经注》 是一部综合性的地学专著。
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什么?
地理学专著: 水经注》 地理学专著:《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为汉魏时的地理学专著《水经》 北魏郦道元为汉魏时的地理学专著《水经》作注, 写成了著名的《水经注》 写成了著名的《水经注》。 这是一部郦道元的再创造之作。《水经注》 这是一部郦道元的再创造之作。《水经注》全书 四十卷,注文为原书的二十倍,记载的河道由137条增 四十卷,注文为原书的二十倍,记载的条,引用了四百多种书籍,极大地丰富了《 经》的内容。“注”以水道为纲,详细记叙了各江河 的内容。“ 流域地理情况、历史事迹、民间传说等,内容丰富, 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三)力学 杰出学者阿基米德创立的力学原理就是古希腊力学的高峰。 其代表作有《论浮体》 其代表作有《论浮体》、《论平板的平衡》、《论杠杆》、《论重心》 论平板的平衡》 论杠杆》 论重心》 等等。 (四)数学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德,系统地整理了以往的几何知识。从 10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靠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467个数学命题,写 10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靠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467个数学命题,写 出了13卷的《几何原本》 出了13卷的《几何原本》,建立了几何学的理论体系。 (五)技术 古希腊早在公元前1200年时,掌握了较高的造船技术。 古希腊早在公元前1200年时,掌握了较高的造船技术。 古希腊的建筑别具一格,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就已采用高大华丽的 古希腊的建筑别具一格,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就已采用高大华丽的 列柱技术建造高大的神庙,他们所创造的多利亚、爱奥尼亚和科林斯三 种石柱风格。 罗马帝国时期,相继建成了宏伟和豪华多姿的大剧场、大神殿、大浴 池、凯旋门、竞技场等,使古罗马的建筑著称一时。
5.地理学 5.地理学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成就
(1)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 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 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 )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1)夏朝:制定了历法“夏小正” 。 夏朝:制定了历法“夏小正” (2)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 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 (3)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4)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5)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 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 (6)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大衍历》。 )隋唐: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大衍历》
第二章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 在距今一万四千多年前,原始人发明了新的劳动工具——弓箭。 在距今一万四千多年前,原始人发明了新的劳动工具——弓箭。 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由狩猎进入畜牧时代; 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类由狩猎进入畜牧时代; 另一方面:提高了生活质量,制造出金属农具,使人类结束了 另一方面:提高了生活质量,制造出金属农具,使人类结束了 一万多年的迁徙不定的生活,进入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从而开始 了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
2.数学 2.数学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 1 ) 西周:商高讲过“ 勾三股四弦五 ” 定理, 载于 《 周髀算 西周:商高讲过 “ 勾三股四弦五” 定理 , 载于《 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还著《缀术》等书。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还著《缀术》
张衡 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东汉时期我国伟大的科学 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和 文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
张 衡 (78--140年)东汉南阳人 78--140年)东汉南阳人
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农学著作: 齐民要术》
北朝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注重实践, 精心研究前人成果,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写 成了《齐民要术》 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 全书共10卷92篇,内容丰富,介绍了农、林、牧、 全书共10卷92篇,内容丰富,介绍了农、林、牧、 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其中有许多经验居当时世界的领 先地位,
《九章算术》书影
我国古代杰出的大数学家。在世界 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 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即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成 即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成 就领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他的数学论文集《缀术》 他的数学论文集《缀术》达到当时我 国数学最高成就,直到唐代还被作为学 校课本。
二、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 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是一些农业较稳定的国家, 这些国家的地理环境具有同一特点,它们都处于大河 流域。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 斯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印度;黄 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一)中国 (二)埃及 (三)印度 (四)巴比伦
第二节
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
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 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 位数。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生活在南朝宋齐间) 生活在南朝宋齐间)
3.医药学 3.医药学
中国古代的医药学成就
(1)战国:扁鹊发明“四诊法”;医学著作《内经》。 战国:扁鹊发明“四诊法”;医学著作《内经》 (2)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3)东汉:《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 东汉:《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华佗的麻沸散。 (4)唐朝:《千金方》;《四部医典》;《唐本草》。 唐朝:《千金方》 四部医典》 唐本草》 (5)明朝:《本草纲目》。 )明朝:《本草纲目》
一、古希腊、罗马科学技术的形成
(一)天文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天体有10个,且都是球形的,绕中心“ 毕达哥拉斯学派:天体有10个,且都是球形的,绕中心“火”转动。 亚里士多德:地球处在宇宙中心,且固定不动,其它天体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亚里士多德:地球处在宇宙中心,且固定不动,其它天体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希帕克:本轮均轮模型。 希帕克:本轮均轮模型。 托勒密:《天文学大成》 托勒密:《天文学大成》使地球中心说成为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阿利斯塔克: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的思想(遭冷遇)。 阿利斯塔克:提出了太阳中心说的思想(遭冷遇)。 (二)元素论和原子论 泰勒斯( 泰勒斯(米):水 阿那克西米尼( 阿那克西米尼(米):气 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毕):水、气、火、土四种元素。 亚里士多德:“四原性” 亚里士多德:“四原性”即冷、热、干、湿。 留基伯和德漠克利特:提出了构成事物更为本质的学说——原子论。 留基伯和德漠克利特:提出了构成事物更为本质的学说——原子论。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