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一、知识产权的来源与称谓(一)知识产权的来源1.法国说:最早见之于17世纪中叶的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
后来被著名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所发展。
皮卡第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范畴,它根本不同于对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原则上是永恒的,随着物的产生与毁灭而发生与终止;但知识产权却有时间限制。
一定对象的产权在每一瞬息时间内只能属于一个(或一定范围的人——共有财产),使用知识产品的权利则不限人数,因为它可以无限地再生”。
2.德国说:“知识产权“一语产生于18世纪的德国3. 瑞士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知识产权的,是瑞士人杜尔奈森(Johann Rudolf Thurneisen)。
他在1738年巴塞尔城提出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中就探讨了知识产权,称之为“智力创造的财产”。
(二)知识产权的称谓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法文“Propriété Intellectuale”、德文“Gestiges Eigentum”,日本以汉字译为“知的所有权”。
“知识产权”一词译自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 ,中国台湾地区译为“智慧财产权”,中国香港地区译为“智力产权”二、知识产权的概念(一)完全列举法《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权利: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的权利;3、关于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的权利;7、关于禁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中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权利:1、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2、商标权;3、地理标记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对未公开信息的保护权;(二)抽象(概括)定义法第一,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如1.郑成思:“人们就其智力创造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2.李明德:“自然人或法人对自然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
”3.世界贸易组织: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the rights given to people over the creations of their minds.第二,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和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权利。
如:1.吴汉东:“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2.刘春田:“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其它说:张玉敏:“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支配其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信息,享受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
注意:知识产权的不同含义自主知识产权一般是指在一国疆域范围内,由本国的公民、企业法人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对其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如软硬件、信息产品等)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
三、知识产权的体系(范围)(一)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范围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目前已为《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所认可的权利。
(二)我国立法确定的受保护范围《民法通则》第94条至97条规定:1、著作权(版权);2、专利权(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3、商标权;4、发现权;5、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确认的受保护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和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商号权;其他知识产权。
(三)存在争议的知识产权1、域名权2、商品化权3、数据库特别权利4、科技成果奖励权5、传统知识权6、遗传资源权第二节知识产权的客体一、知识产权的客体1.“智力成果说”或“精神产物说”。
如:梁慧星:知识产权的客体为人的精神创作物郑成思:知识产权客体为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指人的智力创造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2. “利益关系说”或“社会关系说”。
刘春田: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指基于对知识产权对象的控制、利用和支配行为而产生的利益关系或社会关系。
3. “无形财产说”日本学者小岛庸和:无形财产为知识产权法的客体。
4. “知识产品说”吴汉东: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5、信息说6、符号说我们暂且使用知识产品指代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
二、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1、非物质性。
就是指知识产品的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固体、液体、气体),不占有一定的空间。
人们对它的占有不是一种实在而具体的控制,而表现为认识和利用。
2、创造性。
就是指知识产权保护的知识产品,必须是对既有智力成果的创新、突破,而不能使对其的重复、抄袭。
3、社会性知识产品具有社会公共利益性、历史传承性4、公共性。
知识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只要其一公开,就可以被众多的人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共享。
5、永存性。
其作为信息,它不象物一样,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具有永存性。
6、可复制性。
可复制性就是指知识产品能够通过载体的复制而得以再现。
三、知识产品的主要形式1、文学艺术作品和科学作品2、发明3、科学发现4、工业品外观设计5、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6、商业秘密7、其他形式四、知识产品与载体1、无论何种形式的知识产品都有一定的载体2、知识产品本身是无体的,而其载体是有体的3、知识产权的对象是知识产品,而不是知识产品的载体本身。
第三节知识产权的分类、性质与特征一、知识产权的分类(一)传统分类:根据存在的领域不同分为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二)新近分类:根据客体的不同,分为创造性智力成果权和工商业标记权1992年国际工业产权协会东京大会认为, 知识产权分为“ 创作性成果权利”与“ 识别标记权利”两大类。
其中前一类包括7项,即发明专利权、集成电路权、植物新品种权、Know-How权(也称技术秘密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版权(著作权)、软件权。
后一类包括3项, 即商标权、商号权(也称厂商名称权)、其他与制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识别性标记权围。
二、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一) 专有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又成为独占性、排他性或垄断性,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依法享有的独占使用知识产品的权利。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知识产品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没有法律规定或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权利人的智力成果;第二,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二)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产生的知识产权,只在该权利产生的国家或地区主权所及地域内有效,在该国家或地区以外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原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知识产品便进入公有领域,不再为任何人所专有,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三、知识产权的性质(一)知识产权是私权第一,知识产权是财产权第二,与物权(所有权)的区别1、客体不同。
2、专有性不同首先,从权利主体上看,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比物权的专有性更强。
其次,从内容上看,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又比物权的专有性更弱。
3、权利的实现方式不同。
物权人可以通过占有的方式实现物权知识产权只有借助于法律才能实现权利人的独占性利益。
4、存续期限不同。
5、地域性不同6、侵害权利手段不同。
对物权的侵害就表现为对客体物的侵夺或损坏。
对知识产权的侵害表现为对客体上利益的侵害,如盗版,假冒等。
第四节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一、知识经济概述(一)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特点1、知识经济是科技经济。
2、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
3、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财产为主导的经济。
4、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1、知识产权是重要的财富世界的权威机构做的排位,排位第一的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品牌的价值是将近七百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七百亿就相当于五千六百亿人民币,可口可乐这四个字的价值,而且这个品牌价值是在往上增长的,在94年也有一个统计,可口可口的品牌价值是三百多亿,三百五十亿,大概一半的价值,十年它翻了一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品牌价值还要往上涨,可见它的价值是多么大。
IBM公司一年的总利润是81亿美元,仅专利转让收入就有17亿美元。
这也就是说,IBM一年卖专利的钱相当于西安市两年多的财政收入。
总部设在美国圣地亚哥的高通公司,在他的大门口的墙上镶嵌着他们所拥有的移动通讯CDMA的1400多项专利。
高通公司凭借这些专利,已经从生产企业变成一个知识产权专卖店1997年,罗琳还只是一个失业救济金生活的贫穷的年轻单身母亲,默默无闻。
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她时常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把她所想象的一个戴着眼睛的小男巫的故事写在纸片上,并将其以《哈利·伯特》名称发表,依靠《哈利·伯特》的著作权,目前,罗琳已成为拥有10亿美元的亿万富翁。
2、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对象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国际间的技术贸易总额1965年是30亿美元,1975年为110亿美元,1985年为500亿美元,90年代超过了1千亿美元。
据1995年的统计,国际间信息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5950亿美元,超过了农产品贸易,30年间增加了190多倍。
3、知识产权是企业和国家竞争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
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国外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
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因此,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是不可能真正成为制造中心的,只能是加工中心。
(1)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存发展的竞争资源(2)知识产权是国家经济利益的核心要素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温家宝2004、64、知识产权是重要的贸易壁垒1999年欧盟公布了1999/815/EC指令,要求从2000年3月8日起禁止销售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含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
据外贸部门统计,符合要求的替代品柠檬酸酯已被欧美的公司申请了专利。
2000年美国政府规定,凡进入美国市场的13英寸以上的彩电都必须具备“童锁”功能,我国出口美国的彩电绝大多数都是13英寸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