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

第七章 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


3、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为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 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 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对企业知识产权的 开发、保护和营运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 的活动。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有利于充分利用知识产权
整体而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规模较为可观,但质量和 水平尚有差距,其转化运用和实施效益亟待提高。从政府部门 层面看,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是提高本国竞争力是行政管理的 主要任务之一。而企业才是知识产权运用的主体。提高企业的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促使企业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实现知识产 权的价值。因此知识产权运用是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的高低制约着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的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管理是 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提高 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益。知识产权盈利的主要手段是知识产权的 实施、转让和许可,在这些工作过程中,均涉及知识产权管理 的相关内容。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22
2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指企业中专门履行知识产权管理职责的部门。
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职责应包括: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部分提供建议; 与研发人员、技术人员沟通,挖掘创新发明并及时申请保护, 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工业产权的取得与维持; 收集知识产权情报,建立知识产权档案; 对涉密文件的管理;
9
此外,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由国家商务部负责;与科技有 关的知识产权由国家科学技术部管理;与进出境货物有关的知识 产权由国家海关总署 负责;互联网域名则由信息产业部管理等。
(2)地方层面
地方层面也是采取分别管理的方式,将专利、商标、版权等 客体归属不同的与中央管理部门对应的机构负责,涉及地方知识 产权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版权局(新闻出版局)、科技局(科技厅 )、技术监督局、海关等多个部门。
(3)动态性
知识产权管理者根据被管理的知识产权的具体情形、市场发展 变化、国家宏观政策变化等,对知识产权管理及时作出调整。
(4)从属性
知识产权管理是国家宏观管理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既要 与其他领域的管理结合起来,还要符合全局性管理的整体战略 思路。 知识产权管理的从属性特征并不否定知识产权管理具有较强的 专业性。
处理侵权案件;
知识产权的实施与收益管理,组织谈判及签订关于知识产权的 合同;
起草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政策及具体实施措施,并提出建议。
知识产权法 23
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议事决策制度; 知识产权保密制度;
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制度;
知识产权奖惩制度; 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制度;
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
(5)文化性
知识产权管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知识产权管理者 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促进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与形成。
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知识产权管理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知识产权管理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知识产权管理划分为政 府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行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的知识产 权管理、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等; 根据知识产权管理客体的不同,可以将知识产权管理划分为专 利管理、商标管理、版权管理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管理; 根据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不同,可以将知识产权管理划分为集 中统一管理、相对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散管理等。
(3)灵活性
知识产权运用的手段具有多样性为灵活选择知识产权运用策略 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知识产权的运用要因势利导,不同的企业 、不同的新技术需要采取不同的运用策略。 例如,权利人自己利用其知识产权是一种可以考虑的选择,但 是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如果知识产权所有人缺乏利用能力或者 没有利用的必要时,则可以选择许可、特许经营或者转让、出 资、融资等方式加以利用。权利人利用知识产权设置市场壁垒 ,也可以通过建立专利池来对知识产权分享和市场份额作出精 细的安排,实现竞争伙伴之间的强强联合或者策略联合。
1.政府部门知识产权管理
政府部门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授权、知识产权 行政执法、纠纷调处、市场秩序的维护等内容。 中国现行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主要由中央和地方两个层 面组成。 总体来看,中国现行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主要采取“分而 治之”的管理方式,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归属不同部门管理 。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呈现“多层级”的特点,不同 地方层级和编制设置也不同。
(2)多样性
知识产权运用的手段具有多样性。 《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2013)指出,“企业知识产 权运用包括知识产权获得、实施、许可、转让、产业化等”。 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权利人行使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质押等等 ,以及在这些基本的知识产权运用形式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 其他形式,例如,专利布局、专利池、特许经营,甚至风险投 资、资产证券化等。
知识产权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合法性
知识产权管理的合法性,就是指知识产权的管理应当遵循相关的知识 产权法律制度、在法律框架下进行。
(2)市场性
为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生产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管理应当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企业竞 争能力,实现市场化管理。
2.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相对而言,知识产权保护侧重于事后救济,而知识产权管理则 侧重于事前预防。对于企业来说,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能够及 时把握其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数量、内容、法律状态等方面的信 息,这样可以为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政府部门层 面看,加大知识产权执法的协调管理,以及逐步完善知识产权 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可以为知识产权提供更为有效的保护。
3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
知识产权的取得管理
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性,知识产权的取得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 要件,甚至需要行政机关进行审查才能授权;同时,企业知 识产权的取得还涉及企业合作开发者、委托开发者以及企业 员工的关系等问题。 以专利为例,加强专利申请的管理,严格控制专利申请质量 ,能够有效提高专利授权率,避免“垃圾专利”的产生,进 而降低专利的申请和维护成本。此外,企业专利其它管理工 作,例如专利实施监控、职务发明奖励、专利价值评估等, 也需要从专利申请的管理阶段开始介入。
(1)中央层面
专利局:管理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统筹协调知识产权事 宜 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 出版署国家版权局:著作权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反不正当竞争处不正当竞 争行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植物新品种办公室;植物新品种
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 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 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作为知识产权的拥有 者和使用者,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由于其性质不同 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2
二、知识产权运用的概念和特征
实际上,提出知识产权的运用,目的在于强调实现知识产权价 值的重要性。 根据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 南》,“知识产权运用是指各类市场主体依法获得、拥有知识 产权,并在生产经营中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增强知识产权防卫 能力,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活动”。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1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目标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其目标 在于协调相关资源,实现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 的市场竞争服务。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目标有:
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防止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收益。
企业须要事先做好知识产权归属的安排,特别是在委托开发、合作开 发的过程中对权利的归属以及后续改进技术权利权属作出明确约定; 并建立起完善的职务作品、职务发明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奖酬机制。 企业转移取得知识产权,应查明权属状态,转移合同中注明转移知识 产权法律状态、转移范围及附加条件。
关于知识产权申请管理,企业需建立一套知识产权识别、评估、决策 机制。企业的专利申请管理首先涉及专利申请前的决策分析。
第七章 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
1
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概述
2 3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第三节 知识产权运用的主要形式
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概述
1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知识产权管理就是对知识产权工作加以计划、组织、领导和控 制的活动和过程。 知识产权管理一般由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目 标四个要素构成。 从广义上讲,知识产权管理包括行政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行 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事业单位的知识 产权管理等。 狭义的知识产权管理仅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专利管理制度; 商标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技术合同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交易管理制度;
著作权管理制度;
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知识产权评估制度; 知识产权权属管理制度;
其他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等。
11
2.行业知识产权管理
行业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各行业协会、行业管理者或者组织根 据各自的情况,依据法律规定所进行的知识产权管理。从某种 意义上说,行业知识产权管理比单个企业所进行的知识产权管 理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是产业和企业后续发展的基础。根据 WTO规则,政府对企业的经济活,促进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 实现行业整体的对外抗衡能力。例如,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研 发过程中,需要凝聚整个行业的力量,行业中技术标准的形成 ,就是行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