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

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习心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早已被每一个人熟知,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了,也让庞大的地球变为一个小村落。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

手机网民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半年内新增4334万,达到2.77亿人,增幅为18.6%。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亿,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

由此可见,当今计算机网络已是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自身多年的体验以及使用,对计算机网络也是更加了解。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

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

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物,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交换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7层:
应用层:OSI中的最高层。

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

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虚拟终端VT、事务处理TP、远程数据库访问RDA、制造业报文规范MMS、目录服务DS等协议;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

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

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受方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

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

计算机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整套规则,或者说是为完成计算机网络通信而制订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应用层
· DNS (域名解析)
DNS 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它是由解析器和域名服务器组成的。

域名服务器是指保存有该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域名和对应IP地址,并具有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功能的服务器。

其中域名必须对应一个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

域名系统采用类似目录树的等级结构。

域名服务器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服务器方,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主服务器和转发服务器。

将域名映射为IP地址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 FT 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

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

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PC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FTP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

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接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FTP服务器程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文件,然后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送到远程计算机去。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

在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过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

HTTP包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 访问,也可以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它是规定个人计算机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上的邮件服务器进行收发邮件的协议。

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协议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根据客户端的操作删除或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POP3协议是
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由RFC 1939 定义。

本协议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
传输层
·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和TCP协议的主要区别是两者在如何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递方面不同。

TCP协议中包含了专门的传递保证机制,当数据接收方收到发送方传来的信息时,会自动向发送方发出确认消息;发送方只有在接收到该确认消息之后才继续传送其它信息,否则将一直等待直到收到确认信息为止。

与TCP不同,UDP协议并不提供数据传送的保证机制。

如果在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传递过程中出现数据报的丢失,协议本身并不能做出任何检测或提示。

因此,通常人们把UDP协议称为不可靠的传输协议。

相对于TCP协议,UDP协议的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如何接收突发性的多个数据报。

不同于TCP,UDP并不能确保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顺序。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实际上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但SCTP偶联的概念要比TCP的连接具有
更广的概念,SCTP对TCP的缺陷进行了一些完善,使得信令传输具有更高的可靠性,SCTP的设计包括适当的拥塞控制、防止泛滥和伪装攻击、更优的时时性能和多归属性支持。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
网络层·
ARP
ARP,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

在TCP/IP网络环境下,每个主机都分配了一个32位的IP地址,这种互联网地址是在网际范围标识主机的一种逻辑地址。

为了让报文在物理网路上传送,必须知道对方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

这样就存在把IP地址变换成物理地址的地址转换问题。

以以太网环境为例,为了正确地向目的主机传送报文,必须把目的主机的32位IP地址转换成为48位以太网的地址。

这就需要在互连层有一组服务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地址,这组协议就是ARP协议。

· 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ARP 表或者
缓存上请求其IP 地址。

网络管理员在局域网网关路由器里创建一个表以映射物理地址(MAC)和与其对应的IP 地址。

当设置一台新的机器时,其RARP 客户机程序需要向路由器上的RARP 服务器请求相应的IP 地址。

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我懂得了网络的基本原理。

明白了数据传输的方式。

现在,网络已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相信只要我们珍爱这位良师益友,健康上网,他就会永远充满魅力,为我人生的精彩助上一臂之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