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一、床上排便训练一、目的:指导卧床患者定时排便,以解除或预防便秘。
二、适应症:卧床不习惯床上排便有便秘倾向或存在便秘者,大手术后需卧床患者。
三、方法1、排除外界因素对患者床上排便的影响,如增设遮挡屏风、无关人员回避等。
2、在患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协助患者坐在便器上。
3、排便时嘱患者双腿屈膝协助用力,病情较重者勿用力排便,在排便时深呼吸,以防病情突变。
4手术前排泄训练重点是教会患者使用大小便器,演示便器放置和取出的方法。
5、如直肠有粪便硬块,应用润滑剂通便,无效时,可采用人工通便或遵医嘱清洁灌肠的方法。
二、咳嗽、咳痰训练一、目的:排痰,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肺膨胀,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二、适应证:各种原因导致的肺内感染或无力咳嗽而引起的痰液淤积和引流不畅,手术后患者肺不张的预防与治疗。
三、方法:结合患者的体位向患者介绍和示范如何进行有效咳嗽。
患者一般采取坐位,身体稍前倾,双臂可支撑在膝上,以放松腹部肌肉利于其收缩。
然后指导患者以腹式呼吸深吸气,屏气3—5秒后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运用腹肌的有力收缩将痰液咳出。
如无痰者做两次短而有力的咳嗽,做完咳嗽后休息。
每次咳嗽次数不宜过多,根据体力情况,一般每次咳嗽2—3次,每日练习4—5次。
三、胸式呼吸训练(一)、目的掌握有效的呼吸方法,增加肺活量,预防肺部并发症。
(二)适应证腹部手术后、腹部外伤等患者。
(三)方法嘱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将手贴于胸廓,让患者呼气末用手轻压胸廓,吸气时,有意鼓起胸廓,同时尽量使腹部在呼吸过程中保持静止。
如此反复练习。
每次15分钟。
四、腹式呼吸训练(一)、目的改善肺功能状态和缺氧程度。
(二)适应症开胸术后、胸外伤、肺部疾病等患者。
(三)方法可采用卧、坐、立位练习,以吸鼓呼缩的方式,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稍用力压腹部,腹部尽量回缩,吸气时则对抗手的压力将腹部鼓起,同时要注意吸气时用鼻深呼吸,呼气时则用口缓慢呼气,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1~2倍,初始5分钟/次,渐增加至10~15分钟/次,2~3次/天。
五、术后下床活动训练一、目的:通过训练使患者恢复最佳活动功能,尽早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
二、适应症:腹部、胸部等影响术后下床活动的患者。
三、方法1、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制订训练计划,循序渐进。
2、先指导患者每日做3次四肢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训练,随病情好转和肌张力的增加,逐步增加肢体活动量。
3、训练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方法:a鼓励患者从床上活动开始练习,顺序为:床上坐起----床边坐起----扶床活动b患者肢体动作的协调练习:先开始训练近端肌肉的控制能力,然后训练远端肌肉的控制能力。
c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坐位时着力点为臀部,学会用双手或健肢支撑坐起。
d让患者坐起在床沿摆动腿部数分钟。
e训练患者下床时,使用辅助器具或由他人搀扶。
f让患者沿床边走动十步至数十步。
g脱离器具慢步行走。
六、胸部叩击训练(一)目的振动气道内分泌物,以利于排出。
(二)适应症胸部疾患、长期卧床者。
(三)方法胸部扣击法,扣击是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患者侧卧位,扣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扣击胸壁、每次扣击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
扣击时力度适中,以不引起患者疼痛为宜。
一、术前常规健康指导(一)心理指导热情主动的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患者角色。
态度和蔼,关心和尊重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引起负面情绪的原因,介绍成功病例,通过患者现身说法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向患者说明本次手术的重要性,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手术中如何配合医护人员。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手术充满信心;知道患者配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保持情绪稳定。
术后常规健康指导(一)心理指导护士长首先向患者祝贺手术顺利,感谢患者手术中的配合,但术后伤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安置都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
护士应根据术后具体情况及出现不适的原因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术前常规健康指导(一)心理指导热情主动的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患者角色。
态度和蔼,关心和尊重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引起负面情绪的原因,介绍成功病例,通过患者的现实说法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好的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向患者说明本次技术的重要性。
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手术如何配合医护人员。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手术充满信心;指导患者配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保持情绪稳定。
二、饮食指导没有特殊禁忌的术前患者应鼓励进食富含高蛋白、高热量、各种维生素的平衡膳食。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以最佳的营养状态迎接手术,但是有以下疾病的患者应注意:1:患肝脏疾病的患者(1)、所有患肝脏疾病的患者均应禁饮酒类饮料。
(2)、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应进高蛋白、高糖和含充足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肉,豆制品、各种新鲜蔬菜等。
(3)伴有门脉高压症的患者饮食应禁辛辣、刺激、粗糙、坚果、过热的食物。
(4)、合并有腹水的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小于5g ,同时控制水量,饮水量以前一天尿量加500ml为宜。
2、患胆石症患者饮食应注意(1)、少进刺激的碳酸饮料、酒精等促进胃液分泌的食品。
胃液刺激胆囊收缩,增加结石的发生。
(2)、早、中、晚三餐要定时进食,特别应注意早餐的摄取入,以免胆汁排泄不规则,胆汁浓缩易形成结石。
(3)、豆腐等含钙高的食物不宜与菠菜等草酸高的蔬菜一同煮食以免它们结合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4)不应食用动物性脂肪丰富的肥肉、蛋、奶油、猪油、肝等食物。
(5)饮食应以清淡、含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膳食为宜,如糙米、鱼肉、瘦肉、蔬菜、水果。
3、患胃肠疾病的患者应注意(1)禁食辛辣、碳酸饮料、酒精、过冷、过热食物。
(2)应进清淡、软的食品,如面食、稀饭、牛奶等。
(3)少食多餐。
每日根据情况进食4~6次。
4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1)禁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2)少进动物脂肪高的肥肉、内脏、奶油等食品。
(3)控制盐的摄入,每日控制在10g以下,以免水滞留,引起血压升高。
(4)多食水果、蔬菜,蔬菜可用香油伴食,以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内压力。
三胃肠道准备指导根据手术的种类、方式、部位、范围不同,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
(1)如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应给予少渣饮食。
非肠道手术患者,一般不限制饮食。
但在手术前12h禁食,4~6h禁饮。
(2)胃肠道手术及上腹部大手术,应放置胃管。
(3)除急腹症手术患者严禁灌肠外,普通患者手术前晚常规用甘油灌肠剂一次或遵医嘱清洁洗肠,以防术中患者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粪便排出,增加手术污染的机会。
腹部手术患者灌肠还可防止术后发生腹胀。
四呼吸道准备指导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不愿做深呼吸或咳嗽排痰,再加上麻醉的影响,易发生肺不张、肺炎。
因此术前应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痰方法,防止术后并发症。
1、长期吸烟者,住院后应立即戒烟,对有吸烟嗜好患者,应劝其停止吸烟,以免呼吸道黏膜受到尼古丁的刺激而使痰液分泌过多,手术后发生痰阻气道的现象。
2、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咳嗽。
五、术前适应性训练的指导见“住院能力训练”六、入手术室前指导术前1天患者应淋浴、理发、剃须、剪指甲、更衣,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
按手术部位做好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工作,剔除汗毛,预防术区切口感染。
接手术前协助患者更衣,排空小便,下腹部手术、盆腔手术及手术在4小时以上者均应放置导尿管,并妥善固定。
取下假牙、眼镜、发夹、饰品、手表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存。
二、术后常规健康指导(一)心理指导护士首先向患者祝贺手术顺利,感谢患者手术中的配合,但术后伤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的安置都使患者感到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
护士应根据术后具体情况及出现不适的原因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二)卧位指导待麻醉作用消失,血压平稳后应根据不同手术部位和治疗需要安置合适的卧位,以减少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1头面部手术后取高坡卧位,将床头垫高15~30cm,有利于头面部的的血液循环,预防颅脑手术后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颈、胸、腹手术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引流,如胸液、胆汁,尤其是患腹膜炎时可引流腹腔炎性渗液,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预防隔下感染,放松腹肌减轻腹部伤口疼痛。
长期取半卧位的患者,要经常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四肢手术后取平卧位,患肢抬高应高出心脏平面约15厘米,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和伤口疼痛。
(三)饮食指导术后饮食的恢复视手术和患者具体的情况而定。
1、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需禁食1~3天,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少量流质饮食,第7~9天可过渡到软食,术后10~12天开始普食。
2、非腹部手术后,局部麻醉和无任何不适者术后可按需进食。
3、珠网膜下隙麻醉和硬脊膜外腔麻醉者术后6h可根据需要适当进食。
4、全麻术后,待完全清醒,无恶心、呕吐后方可进食,先给予流质饮食,以后视情况改为半流食或普食。
5、在保证一定能量的基础上,可选择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和肠蠕动。
当患者进食不足或不能进食时,应有静脉供给充足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必要时早期提供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四)伤口护理指导1、手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
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及时报告通知医务人员更换敷料,渗血可加呀压包扎止血。
若出血量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对烦躁、昏迷的患者和患儿,须使用约束带,防止脱落敷料。
2、一般情况下,伤口敷料没有侵湿,不需要每天换药,过勤的换药反而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3、换药是无菌操作,医生均需要戴口罩、帽子进行,所以换药时家属不要靠近,防止交叉感染。
4、关于活动对伤口的影响。
术后伤口至少都进行了三层以上的缝合,在护士指导下的活动是不会引起伤口裂开的。
5、拆线后24~48小时后可沐浴。
(五)引流管护理指导根据不同的需要,术中可能在切口、体腔和空腔内脏器官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引流物。
对留置多根引流管者,应区分各种引流管的引流部位和作用,做好标记并妥善固定。
经常检查管道有无堵塞或扭曲,保持引流通畅。
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变化。
根据引流量和病情决定拔除时间。
一般切口胶片引流在术后1~2日拔除,烟卷引流在术后4~7日拔除。
作为预防性引流渗血用的腹腔引流物,若引流液少,可于术后1~2日拔除。
胃肠减压管在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其他引流管视具体情况而定。
1、胃管(胃肠减压)为了手术的需要,95%以上腹部大手术患者均需放置胃管。
胃管是侵袭性操作,对患者的鼻黏膜、咽喉部有一定损伤,所以在放置胃管期间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安置胃管前患者应全身放松,安置过程中配合护士做吞咽动作,避免做呕吐动作,可张开嘴做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