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抽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
18.(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分)
(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吸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必之,无则加勉。
”(每点2分,共6分)
19.(1)①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②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每点2分,共4分)
(2)体现了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1分)其他特点: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1分)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1分)③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1分)
20.(1)(1)拟题(4分)评分说明:以题目的形式呈现1分,题目综合概括材料的要义,并体现道德与法治课所学观点3分。
题目如:《法律护我们成长》《法律保障未成年人生活》等。
(2)评论(12分)评分说明:①运用所学知识,对情境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评论。
每一角度的分析评论4分,其中评论角度2分,观点阐释2分。
②同一角度的分析评论不重复计分。
③只要是从合理的角度评论,均可酌情给分。
例答:
从法律特征的角度: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从法律作用的角度: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从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角度: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或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
从法治的角度: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
21.(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每点2分,共6分)
(2)①爱国主义情感。
(1分)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1分)③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2分)(3)①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②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每点2分,共4分)
(4)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给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