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1大气环境管理课件

7-1大气环境管理课件


Page 20
步骤
1.定量分析影响大气污染的因素 2.确定整治重点和方向 1、调查某区域的各污 染物现状值与上级区 域的平均值; 2、计算各类指标要 达到平均值所需削减 量; 3、计算各污染物与平 均值削减量的比值。 气象条件 工业生产 工业结构和布局 居民生活和 社会消费活动
Page 21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干 洁 空 气 次要 成分 水 主要 N2 成分 O 2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CO2
O3 汽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
干洁空气——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除去水分的部分。
Page 13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季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Page 14
表 2 —3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0.06 0.15 0.50 0.20 0.30 0.10 0.15 0.08 0.12 0.24 4.00 10.00 0.20 1.50 1.00 0.01 7① 20① 1.8② 1.2② 3.0③ 2.0③ μg/(m2· d) (标准状态) μg/m3 (标准状态) 三级标准 0.10 0.25 0.70 0.30 0.50 0.15 0.25 0.08 0.12 0.24 6.00 20.00 0.20 mg/m3 (标准状态) 浓度单位
到了严重污染。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 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 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 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
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2011年,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9%。
一级标准 0.02 0.05 0.15 0.08 0.12 0.04 0.05 0.04 0.08 0.12 4.00 10.00 0.16
SO2 TSP PM10 NO2 CO O3
mg/m3 (标准状态)
Pb
苯并[a]芘 (B[a]p) 氟化物 (以F计)
注:①适用于城市地区;②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为主半农牧区,桑蚕区; ③适用于农业和林业区。
Page 6
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
大气是生命的支柱,它为人类及动物提供呼吸所需要
的O2。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13kg(10m3)的空气。
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合成碳水化合物,提供人 类和动物的食物。 大气中的N2通过不同形式的固氮作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 生物化学反应,转变为生命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大气在以太阳为能源的庞大的蒸馏室中起冷凝器的作 用,形成降雨,从而把水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为陆地生 物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 大气还吸收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和来自太阳的大
部分电磁辐射,滤掉了波长小于290nm的紫外辐射,使地
球上的生物免受其伤害。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天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 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
Page 15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 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 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144
12
18
Page 19
三、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宏观分析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宏观分析,是指在制定大气污染综 合整治规划时,根据当地的大气污染和大气环境特征,从 生态系统出发,对影响大气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综 合分析,从宏观上确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方向和重点, 从而为具体制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第一节
大气环境管理
800
80
55
12
Page 3
我们生存的地球被一层很厚的大气层所包围,大气环
境就是指大气所体现出来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特性。 大气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 气压和降水等;化学特性则主要表现为空气的化学组成: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
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
性质
气体
N2 O2 78.09 20.95
体积分数%
恒定组分
Ar
Ne、He、Kr、Xe等 CO2
0.93
≤0.1 0.02~0.04
99.97
可变组分
O3 H2 O ≤4

不定组分
尘埃、H2S、S、SOx、NOx、盐类、恶臭气体等
Page 5
四、大气环境管理对策
1、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源头控制;
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是指为保护人群健康和社会财产安全, 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大气环境中有害成分水平及其排 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它是有关控制大气污
染,保护大气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Page 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该标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不同分为三类区域: 一类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 区,文教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特定工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 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各级标准均对 这10种污染物的浓度规定了限值。该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 进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准则、管理的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新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将三类区并入二类区
——增设了颗粒物(粒径小于2.5μm)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 均浓度限值
——调整了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二氧化氮、铅和苯并芘 等的浓度限值 ——调整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2016年1月1日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