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泵检修规程

水泵检修规程

青铜峡水电站技术标准水泵检修工艺规程目录1 目录 (1)2 前言 (2)3 范围 (3)4 规范性引用文件 (3)5 检修周期及质量标准 (4)6 廊道检修排水泵(型号12SH-13)检修程序 (4)7 深井泵(400JC550F×2)检修程序 (6)8 廊道渗漏泵(型号8BA-12)检修程序 (8)9 BA型、Sh型及深井泵的检修项目及要求 (8)前言为了加强水泵的检修和管理工作,适应设备更新改造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结合水泵检修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1983年原青铜峡水电厂颁布的《水泵检修工艺规程》进行了全面修订。

修订后的规程能满足当前水轮机检修的需要,发挥检修规程在检修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原青铜峡水电站1983年颁布的《水泵检修工艺规程》已不能满足目前的水轮机检修要求。

为了适应标准化工作的需要和提高班组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水平,提高检修工艺水平,促进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规程的目的是通过明确的条文规定,规范水轮机检修工作,特修订本规程。

水泵检修工艺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泵检修项目、检修周期、工期、质量标准及验收等级、检修技术管理及工艺要求,检修工艺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青铜峡水电站主附设备上使用的BA型、Sh型离心泵,400JCW550F×2深井水泵检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原青铜峡水电厂《水泵检修工艺规程》;原青铜峡水电厂《水泵及空压机检修工艺规程》;3、检修周期、性质4、检修项目表5、廊道检修排水泵(型号12SH-13)检修程序5.1 泵体分解检查5.1.1拆除电机电源线并包好,拆除电机地脚螺丝,移开泵与电机靠背轮,电机吊离,平稳放置在不防碍工作的地方(吊电机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防止在吊运时伤人);5.1.2;5.1.3 分解泵两侧的盘根压盖与泵壳连接螺母,并将填料压盖向两侧推开;5.1.4 分解泵盖与泵体结合连接螺栓,将泵盖吊走,记录结合面密封垫的厚度(起吊泵盖时人员应站在泵出水管两则,防止挤伤手指);5.1.5;5.1.6 拆卸两端轴承压盖,整体吊出泵的转动部分,注意不得碰伤叶轮、轴颈等部件;5.1.7 用专用工具拆除靠背轮,卸下轴承,检查其完好情况,并作好前后端轴承及相应配合记号;5.1.8 取下填料压盖,填料环、填料套,取出叶轮两侧的密封环,记录密封环与叶轮的前后位置;5.1.9 拆卸轴套,检查轴套的磨损情况,取下叶轮,检查叶轮磨损情况,记录轴套、叶轮与轴相对位置,以防回装时错装。

叶轮若遇下列情况之一,应予以更换:A.叶轮表面有裂纹;B.叶轮表面因腐蚀或汽蚀而出现汽蚀穿孔;C.叶轮强度降低或工作效率降低;D.与密封环配合外圆明显偏磨,且无法修复;E.与轴配合内孔磨损无法修复;5.1.10 检查轴及切向键的情况;切向键磨损严重应更换,泵轴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更换新轴:A.轴已产生裂纹;B.轴与密封盘根接触部分磨损严重,已超过2mm以上;C.轴的前后端螺纹严重损坏,已无法修复,或其它部位严重腐蚀、磨损已影响机械强度。

5.2 泵底座基础检查处理5.2.1 检查底座与电机相联接的螺丝底孔是否完好,检查底座与泵相联接的螺丝底孔是否完好;5.2.2 检查底座与混凝土之间是否联接牢固,有无晃动,如有晃动或底孔损坏应进行更换;5.3 进出口阀门及进口箅子检查处理;5.3.1 分解进口阀门与管路联接螺丝,取出阀门;5.3.2 分解阀门,检查阀杆及阀舌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应进行更换;5.3.3 检查进口鼻子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应进行处理;5.3.4 出口逆止阀检查:阀内部无杂物,阀体阀座是否损坏,当发现接触不良时应进行处理。

阀杆及轴套磨损间隙超过1mm者应更换阀杆或轴套,阀体内外表面除工作面外均应刷防锈漆;5.4 相关管路检查5.4.1 检查管路各法兰口有无漏水,管路内有没有异物堵塞,各管路是否有锈蚀;5.4.2 检查管路上的压力表有无校验,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5.5 廊道检修排水泵回装5.5.1 对各部件进行彻底清扫;5.5.2 将切向键装入键槽,安装叶轮,回装轴套,打紧轴套背帽,安装时注意轴套、叶轮与轴相对位置;5.5.3 回装叶轮两侧的密封环,注意密封环与叶轮的前后位置;5.5.4 装入填料压盖,填料环、填料挡套,回装轴承端盖挡套,放入轴承端盖,安装轴承,打紧轴承背帽,安装时注入黄油,注意前后端轴承及相应配合记号;5.5.5 回装两端轴承盒,保证回装后的轴承转动灵活,安装靠背轮;5.5.6 整体装入泵的转动部分,注意不得碰伤叶轮、轴颈等泵轴部件;5.5.7 回装泵盖,旋紧泵体连接螺栓及定位销钉,注意要与分解前结合面密封垫的厚度相同,回装泵两侧的盘根压盖与泵壳连接螺母,回装泵两侧的轴承盒压盖,回装泵与电机靠背轮;5.5.8 调整泵与电机水平、间隙,保证其同心度,间隙调整到3-4mm最佳;5.5.9 更换新盘根,密封盘根选择合适。

每圈对合缝应互错120度装入,盘根使用线麻盘根,盘根压盖的松紧度要适当,不能过紧或过松,以每分钟漏水10—20滴为宜;5.6 各部管路及阀门联接5.6.1 管路及阀门联接时密封垫应选择合理;5.6.2 各部螺丝紧固对称,保证法兰间无漏水;5.7 通水试运5.7.1 打开进出口阀门,观察泵盖及盘根处是否有漏水现象;5.7.2 手动盘车,检查有无卡涩现象,无旋转死点;5.7.3 通知电气人员测电机绝缘,如不合格需进行处理;5.7.4 绝缘合格后,启动泵,观察泵运转情况,有无振动、漏水现象;6. 深井泵(400JC550F×2)检修程序6.1 深井泵整体分解6.1.1 拆除电机电源线,取下电机防水罩,记录调整螺母原始位置(即传动轴的原始轴向窜)6.1.2 分解调整螺母固定螺栓,旋出调整螺母,拆下电机弹子盘和电机轴上的钩头键,将电机与泵座连接螺丝分解,将电机吊离,平稳放置于不防碍工作的地方;注意:起吊电机时,防止将电机轴上部螺纹损伤,人员站位要合理;6.1.3 分解泵座与出水短管法兰连接螺丝,分解泵座与基础连接螺栓,整体起吊泵座及泵扬水管,起吊至上部短管全部露出时,停止起吊,用专用管子夹板夹紧短管,紧固夹板两端螺丝,泵座下落,使得管子夹板落于基础上的方木上。

注意:夹板紧固螺丝必须紧固到位,夹板两侧间隙应保证相等;6.1.4 取下泵座填料压盖,分解泵座与短管连接螺栓,吊出泵座,置于合适地方放置平稳;6.1.5 取下上护管,用管钳旋出电机轴及联轴器,分解短管与扬水管的连接螺丝,吊出短管,取出轴承支架,取出首节中护管,置于合适地方;6.1.6 将麻绳系于传动轴上,起吊扬水管,待第一节扬水管全部吊出后,上另一副管子夹板,安装完后放置于基础上的方木上面,分解扬水管连接螺丝,起吊扬水管至一定高度,麻绳吊紧传动轴,用管钳旋出第一节传动轴,整体吊出扬水管及传动轴;6.1.7 取下轴承支架及护管,依次分解所有扬水管、传动轴、护管、轴承支架,吊出深井泵泵体;6.2 深井泵泵体分解6.2.1 分解下导流壳和甩砂环;6.2.2 用冲筒将中导流壳的叶轮锥套撞松,打松后卸下叶轮和锥套,而后拆除中壳,用此方式将泵体全部拆完;6.2.3 每卸一件零件,要依卸下的先后顺序排好,以防重装时串位;6.3 各部件检查处理6.3.1 检查泵座基础是否平整,基础螺丝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进行处理;6.3.2 检查叶轮有无损坏,有无开裂、磨损现象,如有,应进行更换;6.3.3 检查叶轮轴的磨损情况,轴的螺纹是否完好,如有严重损坏应进行更换;6.3.4 检查传动轴及其镀铬处的磨损情况,轴的弯曲度校验,如有不合格的地方应更换新轴;6.3.5 检查扬水管、轴承支架及护管的止口面是否完好,水管的锈蚀情况,对扬水管进行刷漆;6.3.6 检查泵座的磨损、锈蚀情况,对泵座进行刷漆处理。

6.4 深井泵整体回装6.4.1 所有部件均清扫完毕,该刷漆的部件全部已刷漆,工器具准备齐全;6.4.2 泵体清扫回装,检查其最小轴向窜量应满足水泵说明书中的要求;6.4.3 先将滤水网结合部与工作部分用螺栓拧紧,用随泵带来的夹板夹在工作部上端的短管上,吊起工作部件放入井内,将夹板落在事先放在井口上的二根方木上;6.4.4 将大的“O”型密封胶圈先套在短管上部轴承体的芯轴外圆上,吊起一根传动轴,旋入工作部件泵轴的联轴器内,使其两端位置在联轴器的1/2处,用管钳拧紧使油脂从联轴器小孔内排出,此时传动轴的镀铬部位在上方;6.4.5 吊起一根中护管,从传动轴的上方套入至装有“O”型圈止口上,将护管对正止口后压护管,使凹槽内“O”型圈进入护管就可停止下压,检查凹槽内“O”型圈是否全部进入护管,如没有全部进入须重新安装;6.4.6 吊起一根扬水管部件,通过装好的护管,将扬水管的止口装入轴承体止口,用螺丝对称与短管均匀拧紧,此时的扬水管上端卡有另一付夹板;6.4.7 稍稍提起水泵,卸掉工作部上的夹板,将泵放入井内至扬水管上的夹板放在枕木上,将“O”型圈安放在轴承体结合部两端相应的凹槽里,装上“O”型圈的轴承体部件通过已装好的传动轴,安在扬水管的止口上,在安装的同时检查凹槽里的“O”型圈是否全部进入了护管,大“O”型圈是否封在护管口上。

6.4.8 从传动轴和轴承体的空间加入清洁的润滑水直至加满后观察一段时间看其是否泄漏,如有泄露必须重新组装;6.4.9 依此顺序将传动轴、护管、扬水管、轴承体分别一节一节的装好,放入井内,装上护管后也必须检查是否泄露,6.4.10 将最上部扬水管与泵座之间加橡胶石棉板后用螺栓拧紧,然后起吊泵座,将最上部扬水管与已装好的扬水管用螺栓拧紧,放在井口上;6.4.11 泵座安装后,将套好“O”型圈的填料环从泵座的中心孔放入,使之装入上护管,可通过泵座的出水口检查“O”型圈是否全部进入护管,进入一个就可以,用螺母拧紧填料函,检查其与泵座配合处不漏水,完成后从填料函中心孔向护管内加入清洁的润滑水直到装满后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有泄漏;6.4.12 安装注水保压管和出水针阀管,将电机轴与传动轴联接拧紧,用填料压盖压入填料并拧好填料压盖螺母,安装挡水圈,吊起电动机,将其徐徐降落,使电机轴穿过电动机之空心转子,让电动机安放在泵座上,用螺钉拧紧;6.4.13 检查电机轴是否在电动机转子孔的中心,若不在中心,需整体起吊移位或在泵座与基础间隙处填充楔铁加以校正。

若在中心,则进行电动机试运转并校正转向。

6.4.14 将转动盘装上,把键插入电机轴与传动盘间的键槽中,使其与转动盘平面恰巧相接触,旋上调整螺母,在调整螺母没有与电机转动盘接合时可用扛杆加压给电机轴,使其下窜到不动为止;6.4.15 旋转调整螺母使其与电机转动盘接合,接合后继续旋转,使转子提升,此时应保证最小提升量为4mm,泵试运后应再进行转子轴向间隙的调整,调整完后紧固调整螺母定位螺栓;6.4.16 手动盘车,深井泵应转动灵活,积水井内保证水位正常,通入润滑水一段时间后启动深井泵,深井泵转动平稳,无振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