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B071016
课程名称(中文):小学班级管理
课程名称(英文):Primary school class management
总学时: 36 实验学时:18 课内实验学时:10
适应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一、实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实践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实践使学生在理解、反思、探究与实践中内化和深化对小学班级管理课程基础知识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掌握与从事初等教育工作必备的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教育实际的能力。
二、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其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小学班主任的特色教育方法和教育素质等。
本课程在教学实验中遵循师生平等对话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对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典型专题及基本技能予以多元化教学设计,有效促进学生从事小学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能独立对小学班级管理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背景分析,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对案例情境做出正确的预测并确定符合教育基本规律的谈话目标,能根据目标及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谈话语言材料和系列问题提纲,并能预置多种方案对谈话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灵活机动的处置。
2.能认真观摩主题班会的录像并加以记录,能带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的观点分析评价该次主题班会的优势与缺陷并提出弥补失误的更新设计。
3.能了解问题学生的类型,对问题学生的案例进行较为正确的类型分析和原因分析,并掌握不同类型问题学生教育的不同方法和规律。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方式:实验报告+考勤
成绩评定办法:以平时成绩形式记入《小学班级管理》课程成绩。
六、实验课程教材(或指导书)
[1]邓红艳主编.《小学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李学农主编.《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李伟胜著《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徐长江、宋秋前主编《班级管理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5]李如齐主编.《小学班级管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执笔人:尹桂荣审核人:邓素文批准人:王建平
2013年3 月25日2013年4 月2日2013年4 月5日。